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仁鹏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瘢痕
  • 3篇细胞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瘢痕
  • 2篇增殖
  • 2篇皮瓣
  • 2篇瘢痕疙瘩
  • 2篇瘢痕疙瘩成纤...
  • 2篇外科
  • 2篇纤维细胞
  • 2篇颈部
  • 2篇腹壁
  • 2篇产后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凋亡
  • 1篇肚皮
  • 1篇肚脐
  • 1篇修饰
  • 1篇腰线
  • 1篇医师

机构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15篇周仁鹏
  • 13篇王丹茹
  • 9篇梁奕敏
  • 8篇王琛
  • 1篇盛玲玲
  • 1篇傅士博
  • 1篇温从吉

传媒

  • 3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家庭医生(月...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张力诱发小鼠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机械张力诱发小鼠产生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性。方法小鼠背部形成2 cm长的手术切口,术后第4天,使用牵拉装置给予创面持续的张力刺激,维持2周后拆除装置,分别在牵引结束后1 d、30 d、60 d观察瘢痕大体形态及组织学形态变化。检测瘢痕面积、细胞数目及胶原量变化情况。结果牵拉后小鼠背部形成类似于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并且瘢痕组织可以维持至少60 d,但瘢痕的面积有逐渐减少趋势。结论机械张力诱发的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可以形成增生性瘢痕。
温从吉傅士博周仁鹏王丹茹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
M2型丙酮酸激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糖酵解以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正常皮肤组织和瘢痕疙瘩组织中PKM2及增殖相关标记物(Ki67)的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检测正常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来源成纤维细胞中PKM2及纤维化指标(COL1A1、COL1A2、COL3A1)的表达;应用Western-blot检测正常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来源成纤维细胞中PKM2的表达;应用Seahorse XF技术检测正常皮肤来源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来源成纤维细胞的糖酵解功能。使用PKM2抑制剂处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应用CCK-8、Ed U标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Seahorse XF技术检测细胞糖酵解功能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纤维化指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结果 PKM2、增殖相关标记物(Ki67)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皮肤组织中明显升高;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PKM2、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糖酵解功能显著上调。PKM2抑制剂处理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糖酵解功能显著下调、Ⅰ型胶原纤维表达显著减少。结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高表达PKM2,抑制PKM2可能是临床治疗瘢痕疙瘩的新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杨怡圆周仁鹏候家琳王麒瑞梁奕敏王丹茹
关键词:M2型丙酮酸激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糖酵解增殖
上海某三甲医院整形外科进修医师继续教育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整形外科进修医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方法收集2019年至2023年上海某三甲医院整形外科进修医师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近五年来,上海某三甲医院整形外科共培训进修医师546人。进修医师主体为男性,年龄31~40岁,大多为中级职称的当地业务中坚力量。进修医师以学士和硕士为主,大多来自三级医院,其中整形外科专业来源的进修医师不到总人数一半,跨专业进修特点明显。结论整形外科涵盖范围广泛,进修医师的教学培训需注意系统化、特色化,实现高质量的继续教育目标。
周仁鹏于岩王丹茹
关键词:整形外科继续教育进修医师
腹股沟皮瓣修复儿童、青少年颈部瘢痕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儿童、青少年中小面积颈部瘢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间接受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治疗颈部瘢痕的儿童、青少年患者9例。患者瘢痕累及范围局限于颈前区或一侧颈外侧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障碍。术中先切除、松解颈部瘢痕,再按创面大小和形态设计并切取腹股沟皮瓣,显微吻合面动静脉与旋髂浅动静脉,供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本组有1例出现皮瓣移植后远端因静脉回流欠佳而小面积浅表组织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2例出现皮瓣供区创面愈合延迟。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颈部外观及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1例进行了皮瓣蒂部修薄术。结论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儿童、青少年颈部中小面积瘢痕增生挛缩畸形,可明显改善患者功能及外观。
傅秀军王琛梁奕敏周仁鹏王丹茹
关键词:颈部瘢痕儿童青少年腹股沟皮瓣
颗粒软骨注射隆鼻装置
一种颗粒软骨注射隆鼻装置,包括管体和推杆。管体用于装载软骨组织,其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推杆一端从入口端装入管体的内腔。管体呈杆状,其轴向的截面包括直线段和曲线段,曲线段呈抛物线,两端与直线段两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推...
王琛傅秀军王彩霞梁奕敏周仁鹏王丹茹
文献传递
双侧扩张肩胛皮瓣在儿童、青少年大面积颌颈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7例报道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儿童、青少年大面积颌颈部瘢痕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2018年8月-2020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小儿整形病区接受双侧背部扩张皮瓣治疗大面积颌颈部瘢痕的儿童、青少年患者7例。所有患者瘢痕累及范围包括颈部及下颌、前胸部,颈部瘢痕累及颈前区及一侧或双侧颈外侧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障碍、下颌骨发育不良。手术分为两期,Ⅰ期在双侧背部设计旋肩胛动脉扩张穿支皮瓣并植入扩张器,并行6~14个月的扩张;Ⅱ期行颌颈部瘢痕切除、松解,扩张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吻合双侧面动、静脉与旋肩胛动脉及伴行静脉,供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7例患者中,出现扩张器植入后切口愈合不良、皮瓣破裂1例,经手术治疗后愈合并完成皮瓣扩张。注水壶堵塞1例,经注水壶外置后完成扩张。皮瓣移植后,1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小面积缺血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年,患者颌颈角恢复正常,颈部后伸、前屈、侧曲、旋转明显改善,功能改善满意。2例患者进行皮瓣修薄术及瘢痕条带松解术。结论:旋肩胛动脉位置恒定,支配的背部皮肤面积大,经扩张后的双侧肩胛皮瓣游离移植可修复儿童、青少年颌颈部大面积瘢痕增生挛缩畸形,供区隐蔽、继发损伤小。
傅秀军王琛梁奕敏周仁鹏王丹茹
关键词:肩胛皮瓣扩张皮瓣
与产后松弛肚皮说再见
2024年
36岁的缪女士是一位二孩宝妈。她很开心家里有两个“小天使”,但随之而来还有松弛的肚皮。每当缪女士看着自已松松垮垮的肚皮,一用力还会事膨隆:原来的腰线也不见了,堆积着脂肪,就无比郁闷。日常只能用宽松的衣服来掩饰。
周仁鹏王丹茹
关键词:腰线郁闷
一种腹壁整形术可拆换拉钩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壁整形术可拆换拉钩包括:配置于腹壁外侧便于手持的载力手柄、配置于腹壁下方的拉钩组件、可拆换组件和限位部件;拉钩组件包括:第一拉钩、第二拉钩和第三拉钩,拉钩组件包括两个分别配置于脐...
王丹茹周仁鹏王琛梁奕敏钱付雯傅秀军王麒瑞
一种脐部重建后脐部支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部重建后脐部支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中腹壁整形中脐部重建后脐部支撑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算包括30‑55%EVA树脂、20‑40%萜烯树脂、20‑30%石蜡和1‑3%抗氧化剂,所述脐部重建后脐部支撑材料...
周仁鹏王丹茹梁奕敏王琛
一种负载Pt@FeMOF纳米酶的冷冻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负载Pt@FeMOF纳米酶的冷冻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FeSO<Sub>4</Sub>·7H<Sub>2</Sub>O和均苯三甲酸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形成FeMOF...
李富鹏周仁鹏 堵云 柳毅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