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季兰
- 作品数:6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6年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片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试验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加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治疗。14天后观察两个组的治疗效果,并且进行血脂(TC、TG、LDL-C、HDL-C)、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的检测,以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细胞刚性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0%(44/50),高于对照组的66.0%(33/50)(P<0.05)。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对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疗效显著,且具有明显的降脂效果。
- 周季兰华玮戴晓勇浦清叶宥文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片血栓通注射液脑梗死
-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对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对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2例,根据入院时患者病情分为脓毒症组21例,严重脓毒症组24例,脓毒性休克组17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41例,死亡组21例。对各组分别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MEDS评分,并测定血乳酸水平,记录患者28 d的存活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SOFA、血乳酸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5),而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II、MEDS评分: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病死率均低于脓毒性休克组(P<0.05)。死亡组患者年龄大于存活组,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MEDS评分及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脓毒症患者MEDS评分、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随着危险分层的增加,患者病死率也显著增高(P<0.05);多凶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MEDS评分及血乳酸均是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EDS评分的实用性优于APACHE II、SOFA评分,可作为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 戴晓勇华玮叶宥文周季兰沈健颜伶
-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
- 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IGF-1、Tau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Tau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血清hs-CRP、IGF-1及Tau蛋白水平;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血肿体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变化情况,并评估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第2周、4周血清hs-CRP、Tau蛋白水平及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而IGF-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尼莫地平能够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hs-CRP及Tau蛋白水平,提高IGF-1水平,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临床疗效显著。
- 周季兰华玮戴晓勇浦清
-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高血压脑出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TAU蛋白
- 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心力衰竭老年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研究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肌内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发现,研究组的显效率(62.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心率、收缩压、心率与血压的乘积指数有明显的下降。结论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
- 浦清华玮居培红李铮周季兰
- 关键词:心力衰竭中成药老年人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CU)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死亡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ICU病房进行治疗的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328例VAP患者,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确定入组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观察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非COPD患者(n=229)ICU死亡率显著低于COPD患者(n=99)(42.8%vs 59.6%,P=0.017)。非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27(16-42)d和35(29-59)d,而COPD患者分别为为32(17-68)d和40(22-72)d(P>0.05),二者没有显著差异,非COPD患者与严重COPD患者(GOLD IV期)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P=0.002与0.03)。多变量分析表明COPD(OR=2.59,95%CI:1.34-5.03)、简化急性生理评分II(SAPS II)(OR=1.03,95%CI:1.02-1.05)以及休克(OR=3.73,95%CI:1.89-7.40)是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PD、SAPS II以及休克均与ICU内VAP患者的死亡有关。
- 浦清华玮居培红戴晓勇周季兰李铮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机相关肺炎休克
- 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明确白细胞介素-6(IL-6)在小鼠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通过胰胆管结扎的方法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分离小鼠胰腺腺泡细胞。采用ELISA方法检测胰腺组织或腺泡细胞裂解物中的细胞因子;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组织或细胞中IL-6或ERK表达。结果:IL-6浓度在胰腺组织和腺泡细胞中显著增加(P<0.05)。在离体原代小鼠腺泡细胞,TNF-α刺激增加IL-6释放(P<0.05);与此同时,IL-6刺激可增加其它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两者都涉及ERK MAP激酶通路。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抑制IL-6刺激引起白细胞介素-6(IL-6)和人巨嗜细胞激活蛋白-1(CCL2/MCP-1)释放。最后进一步证实,IL-6激活人胰腺组织中的ERK。结论:IL-6在急性胰腺炎中增加,激活炎症通路并加重急性胰腺炎。
- 浦清华玮居培红戴晓勇周季兰李铮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