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爱琴

作品数:62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动脉
  • 19篇心肌
  • 14篇介入
  • 13篇心肌梗死
  • 13篇梗死
  • 13篇冠状
  • 13篇冠状动脉
  • 12篇介入治疗
  • 1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0篇冠脉
  • 7篇细胞
  • 6篇主动脉
  • 6篇综合征
  • 5篇造影
  • 5篇增殖
  • 5篇主动脉夹层
  • 5篇夹层
  • 4篇心肌梗死患者
  • 4篇心脏
  • 4篇血管

机构

  • 62篇赣南医学院第...
  • 4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兴国县人民医...
  • 1篇于都县疾病预...

作者

  • 62篇周爱琴
  • 38篇钟一鸣
  • 21篇谢东明
  • 21篇廖伟
  • 18篇王小萍
  • 17篇谢东阳
  • 13篇阳贻红
  • 12篇廖永玲
  • 8篇危小军
  • 7篇田克钧
  • 6篇廖祥中
  • 6篇严章林
  • 4篇蔡九妹
  • 4篇王云开
  • 4篇刘心强
  • 3篇钟华平
  • 3篇李法权
  • 2篇李清
  • 2篇王梓良
  • 2篇刘芳

传媒

  • 21篇赣南医学院学...
  • 5篇广东医学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十次中国中...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新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0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出血患者院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随访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内出血患者出院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共入选AMI患者234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血分为非出血组和出血组。随访出院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使用情况。结果:院内发生出血共36例,出血发生率15.4%,其中消化道出血14例(6.0%),皮肤黏膜出血9例(3.8%),深部组织出血7例(3.0%),生殖泌尿系出血5例(2.1%),颅内出血1例(0.4%)。高龄、伴发高血压、伴发慢性肾功能不全(CRI)出血发生率高。与非出血组相比,出血组阿司匹林使用率在出院时、1个月和6个月降低(P<0.01),但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使用率在出院时和1个月降低(P<0.01),但6个月和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住院期间出血患者出院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使用率降低,可能与其不良预后相关。
周爱琴王小萍廖伟钟一鸣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出血
右束支传导阻滞影响旁道靶点判断2例
2010年
谢东阳钟一鸣周爱琴廖永玲
关键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内电生理检查靶点旁道阵发性心慌
多出口膜部囊袋型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安全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国产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囊袋型多出口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总结其技术难点和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20例膜部囊袋型室缺患者,左前斜位45°~60°加头位20°~25°行左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左室面入口直径7~21(10.9±5.2)mm,右室面均有2个或2个以上出口,最大出口直径3~10(4.8±2.9)mm。根据经胸超声和造影的结果判断囊袋的大小、形态、位置、囊袋组织粘连程度、稳固性,植入不同类型小腰大边型堵闭器,封堵器直径为5~14(4.6±2.8)mm。封堵15min后重复左心室造影和胸超声,观察堵闭即刻效果。术后住院5~7d,术后1,3,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服用拜阿司匹林片6个月。结果:20例患者17例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左室面入口封堵成功,2例采用对称性封堵成功,1例失败。术中堵闭后均未影响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的功能。术中出现左束支传导阻碍滞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经用激素治疗,1周内均恢复。6个月后心超声复查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对膜部囊袋型多出口室缺使用国产小腰大边型堵闭器堵闭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技术的关键根据囊袋的大小,形态、牢固性、出口方向、入口大小、主动脉侧残端大小确定封堵部位和选择合适的堵闭器。
谢东明廖祥中阳贻红周爱琴廖永玲谢东阳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心血管植入物安全性
右束支传导阻滞影响旁道靶点判断2例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52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慌、心悸15年入院,在外院记录到了发作时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及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均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在介入室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常...
谢东阳钟一鸣周爱琴廖永玲
文献传递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院治疗AMI患者135例,根据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得到PLR。根据入院时PLR大小分为低PLR组(PLR<170,n=84)和高PLR组(PLR>170,n=51),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脂、再灌注治疗等资料,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病死率、1年全因死亡率、心绞痛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及再灌注治疗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PLR组的AMI患者院内死亡率(10.7% vs 5.9%,P<0.05)、心绞痛再住院率(28.6% vs 15.7%,P<0.01)、1年全因死亡率(19.0%vs 7.8%,P<0.01)均明显高于低PLR组。结论高PLR的AMI患者近期预后相对更差。
周爱琴王小萍田克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IABP和ECMO治疗危重症围生期心肌病1例报告被引量:1
2019年
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指既往无心脏病史女性在妊娠最后1个月至产后5个月内发生左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EF<45%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发性心肌病[1]。目前对PPCM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不足,其重症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现将我院运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及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治疗后成功救治1例重症PPCM病例报道如下,以期为重症PPCM的救治提供临床经验。
谢家和丁荣明胡育华李青瑞苏强廖永玲廖永玲周爱琴钟一鸣刘子由
关键词:IABPECMO围生期心肌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2例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提高全科医师对甲状腺减低性心脏病的认识,以便及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例甲状腺减低性心脏病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均有典型的甲减临床表现,同时又具有心血管系统的特殊改变。结论:早期诊断并予以甲状腺素替代及改善心功能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并逆转心血管病变发展。
田克钧钟一鸣谢东明周爱琴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球囊(DEB)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中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ISR并实施DEB治疗的患者30例,对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DEB介入治疗即刻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较术前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明显减轻,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21±13.62)%vs.(9.14±5.50)%,t=-32.675,P<0.05];患者术后血管最小管腔内径也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1±0.43)mm vs.(0.83±0.37)mm,t=21.326,P<0.05]。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无临床症状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DEB在冠状动脉ISR病变中的治疗安全有效,可避免患者再次植入药物支架造成的管腔狭窄。
刘心强钟一鸣周爱琴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冠状血管
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间隔部电极定位固定的技术方法。方法:24例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植入,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起搏阈值(0.45±0.17)V,R波幅度(10.2±2.5)mV,电极导线阻抗(680±120)Ω。起搏心电图Ⅱ、Ⅲ、avF导联的QRS波群直立向上,Ⅰ或AVL导联呈负向波。术后随访起搏良好,胸片无电极脱位,部分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复查心脏超声示心腔缩小,心功能改善。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阳贻红周爱琴谢东明钟一鸣廖祥中
关键词:主动固定电极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静脉溶栓失败后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经静脉溶栓失败后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岁急性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26例(B组,≥65岁组),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后若梗死相关动脉(IRA)未能有效开通,即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若IRA血流未达心肌梗死试验性溶栓TIMI3级,且仍有较明显胸痛和(或)梗死对应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并除外急诊PCI禁忌证,即行IRA的补救性PCI。同时与<65岁的33例(A组,<65岁组)STE-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经静脉溶栓后行CAG显示:溶栓有效开通比例较低,但IRA经PCI治疗的成功比例两组无显著差异,B组PCI术后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主要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补救性PCI治疗经静脉溶栓失败后的老年AMI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危小军谢东阳廖伟钟一鸣谢东明周爱琴贺敏
关键词:补救性PCI老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