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擎柱
- 作品数:51 被引量:37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70例肢体软组织肉瘤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肉瘤(LSTS)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LST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LS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病理分期以及手术外科切缘等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LSTS患者局部复发和发生全身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期间,70例LSTS患者中,局部复发患者为15例,局部复发率为21.43%;发生全身转移的患者为22例,全身转移率为31.43%;初治、广泛切除肿瘤以及外科切缘阴性LSTS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低;LSTS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随着FNCLCC分级和MSTS分期的升高而升高,而与LSTS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以及肿瘤深度无关(P﹥0.05)。结论 LSTS患者应优先考虑广泛切除治疗,高分期、外科切缘阳性和二次治疗的LSTS患者术后应注意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情况的发生。
- 冯震吴薇娜魏俊强张擎柱赵景新
- 关键词:复发
- 保留鹅足肌腱的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比较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切开与保留鹅足肌腱两种处理方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行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8例术中保留鹅足肌腱(研究组),22例术中切开鹅足肌腱(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膝侧别、致伤原因、Schatzker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及合并韧带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解剖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周、12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术后3个月站立位膝关节伸直活动度;术后1、3、14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情况;术后3、6、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2.8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t=8.339,P=0.000)。术后对照组和研究组骨折解剖复位率(90.9%vs. 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810)。对照组术后发生胫骨近端骨髓炎1例、切口皮肤坏死3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研究组发生干骺端骨不连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40.9%vs. 22.2%)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576, P=0.209)。研究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伸直活动度及术后2周、12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时间延长,两组VAS评分及HSS评分均逐渐改善(P<0.05),而且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HSS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鹅足肌腱相比,保留鹅足肌腱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患者术后1�
- 章鑫隆慈文韬闫石罗开文闫帅张擎柱尹雪莲张义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活动度
- 髌骨关节外粉碎性骨折合并髌股关节脱位1例报告被引量:7
- 2020年
- 髌骨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疾病,但髌骨关节外粉碎性骨折合并髌股关节脱位非常罕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于2014年10月17日收治1例,经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主因"摔伤致左膝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4 h"于2014年10月17日来我院就诊。
- 张擎柱尹雪莲金宇王金铸杨小华王寅付世杰魏俊强任栋王鹏程
- 关键词:髌骨骨折粉碎性骨折
- 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瓣联合组织回植在手指末节离断再植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瓣联合组织回植在手指末节离断再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对收治的11例11指末节离断患者,将清创后的离断指骨甲床复合体回植,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瓣覆盖软组织缺损,采用这种方法来完成断指再植。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19-55岁,平均34.7岁。受伤原因:挤压伤3例,砸伤3例,绞伤5例。指别:示指3例,中指4例,环指3例,小指1例。创面挫伤严重,显微镜下探查确定无可供吻合血管。所有患者均为单发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无其他部位合并伤。结果本组11例11指再植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0.6个月,再植指外形饱满,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3.0-5.0 mm,远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接近正常,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8例,良3例。结论应用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瓣联合组织回植进行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手术方法简便,并能获得良好的功能与外形,是对无血管吻合的末节离断进行再植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 付世杰孙勃张海峰高云峰张擎柱王培
- 关键词: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再植
- 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改良评估方法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中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改良评估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7行手术治疗的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传统组(23例)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踝关节正位、踝穴位,根据下胫腓联合间隙、踝关节内侧间隙及下胫腓联合重叠判断复位情况;改良组(25例)术中在传统组观察指标上联合透视踝关节侧位观察穹窿间隙以判断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组与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3(6~28)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下胫腓联合间隙、下胫腓联合重叠、踝关节内侧间隙及踝关节侧位穹窿间隙可以提高下胫腓联合复位的质量并改善预后。
- 张义金宇张擎柱侯敬曹向宇谷锐
- 关键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X线片CT扫描复位不良
- 3D打印技术辅助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观察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7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1例相关随访资料,均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其中20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实体模型,并在3D模型上模拟手术,术中按术前计划手术(3D打印组);31例行膝关节CT平扫+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常规术前准备及手术(常规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术后第3天查术膝正侧位χ线片及CT平扫+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估(Rasmussen评分),术后12个月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HSS评分)。结果 51例患者严格随访1~2年,平均时间18个月。与常规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持续时间短、手术失血量少、术后第3天Rasmussen评分及术后12个月HSS评分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 974、14. 304、4.912、4.274、P均<0. 01);3D打印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4.012,P=0.04);3D打印组住院费用比常规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661,P=0.101)。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缩短手术持续时间,减少手术失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并不明显提高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 张擎柱万乾张义付世杰李哲何志勇邱宇辰金宇闫石杨小华
- 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4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可视三窗口(后内侧窗口、后外侧窗口、前内侧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9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估(Rasmussen评分)。结果本组19例手术时间为(137. 3±32. 4) min,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 5±3. 7)周。19例均获随访(23. 1±4. 2)个月,末次随访HSS评分为71~100分,优良率94. 7%,Rasmussen评分为6~18分,优良率89. 5%。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切口皮缘部分坏死、小腿感觉麻木、内固定螺钉松动各1例,均未影响骨折愈合。结论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充分显露手术区域,直视下精准复位,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 张擎柱张义何志勇邱宇辰翟栋金宇闫石杨小华付世杰李哲
-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科手术手术入路
- 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临床特点及漏诊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12年3月收治的836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7例合并创伤性膈疝。全部为男性。年龄19~63岁,平均40.5岁。交通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挤压伤1例,砸伤1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1型1例,B2型6例。膈疝全部为左侧。合并创伤性休克3例,合并肋骨骨折6例,合并脾破裂6例,合并胃肠道破裂2例,合并尿道断裂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3例。2例骨盆骨折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其余5例保守治疗。膈疝均行手术治疗。[结果]7例患者均于治愈或好转后出院。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6个月。7例患者中4例创伤性膈疝漏诊。漏诊原因1例为膈疝症状不典型,3例为严重创伤掩盖膈疝症状。骨盆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根据Majeed功能评分,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5.7%。随访过程中未发现与创伤性膈疝相关的呼吸、消化、循环系统并发症。[结论](1)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多见于男性,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多合并肋骨骨折及脾破裂,其中骨盆骨折多为Tile B2型,膈疝多见于左侧;(2)骨盆骨折患者中创伤性膈疝的发生率虽低,但漏诊率较高,漏诊原因多为膈疝症状不典型或严重创伤掩盖膈疝症状;(3)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如能及时确诊,给予相应治疗,预后是良好的。
- 张擎柱尹雪莲翟栋王金铸杨小华谷锐张义周伟娜任栋王鹏程
- 关键词:骨盆骨折创伤性膈疝漏诊
- 普通X线片对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普通X线片对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诊治的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均摄X线片,包括踝关节正位、侧位及踝穴位,通过观察下胫腓联合间隙、下胫腓联合重叠、踝关节内侧间隙来判断复位情况,以CT扫描为参考标准,评估普通X线片对下胫腓联合复位的诊断价值。结果 48例术后行CT扫描发现23例存在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以CT扫描为参考,通过踝关节正位及踝穴位X线片诊断的敏感性为52.2%,特异性为92%,假阳性率为8%,假阴性率为47.8%。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通过踝关节正位及踝穴位X线片评价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复位不良率较高,术后踝关节CT扫描很有必要。
- 张义周伟娜张擎柱曹向宇谷锐石利涛翟栋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X线片
- 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被引量:9
- 2020年
- 背景: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手术方式包括髓内固定、钢板固定、关节置换,但孰优孰劣,国内外相关文献少,目前尚无定论。目的:对比股骨近端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和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Inter TAN组24例,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35例,关节置换组29例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12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①Inter TAN组手术时间短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和置换组(P<0.05);InterTAN组术中出血量最少、其次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最多,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小于Inter TAN组和置换组(P <0.05);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术后卧床时间长于Inter TAN和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置换组术后半年髋关节Harris评分总分最高,其次为Inter TAN组,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最低,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总分小于Inter TAN组和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③Inter TAN组、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和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34%和21%,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④提示相较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Inter TAN和人工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型)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卧床时间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均可作为优先选择;但人工�
- 张擎柱万乾尹雪莲侯敬张义
- 关键词:关节骨折脑梗死偏瘫股骨头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