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于群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争端
  • 3篇争端解决
  • 2篇争端解决机制
  • 2篇经济合作
  • 2篇经济合作区
  • 2篇跨境
  • 2篇跨境经济合作
  • 2篇跨境经济合作...
  • 1篇贷款
  • 1篇贷款条件
  • 1篇多边开发银行
  • 1篇银行
  • 1篇援助
  • 1篇条约
  • 1篇投资银行
  • 1篇全球治理
  • 1篇仲裁
  • 1篇贸易纠纷
  • 1篇金融
  • 1篇金融组织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作者

  • 7篇孟于群
  • 3篇杨署东
  • 1篇杨云鹏

传媒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加总技术下的制度安排与全球治理被引量:15
2018年
面对国际社会的建制、改制和创制问题,以及逆全球化现象的集中升温态势,全球治理“赤字”日益凸显。全球治理的短板是国际公共产品的缺失,国际制度和国际法作为国际公共协调产品,正是为了克服国际政治经济市场失灵和解决公共成本问题而建立的。在全球集体行动的加总技术下,每一类公共产品生产过程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博弈模式和问题,以及其映射出的国际制度创设原理。“一带一路”的提出和亚投行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到“研发”国际公共产品的转变,意味着其在国际社会中身份角色、成本收益和权利义务的变化,为全球治理开出了“中国药方”。
孟于群杨署东
关键词:国际公共产品
亚投行技术援助机制的构建探究被引量:3
2016年
多边开发银行在建立之初,都在《协定》中明确规定了技术援助为银行重要"职能"之一,而《亚投行协定》将技术援助作为亚投行开展业务遵循的"原则"之一。将技术援助职能"原则化"这一实质性变化,意味着亚投行技术援助对传统多边开发银行援助理念和"条件性"援助的突破,也是对技术援助"有效性"的重大改善。为此,针对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存在的"援助困境"和技术援助缺乏有效性两大问题,基于对《亚投行协定》技术援助条款的解读,为构建和完善亚投行技术援助机制提出技术援助自主性、有效性、便利化三原则和具体建议,使其援助项目具有可持续性从而助力亚洲基础设施建设。
杨署东孟于群
关键词:多边开发银行技术援助
跨境经济合作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跨境经济合作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跨境经济合作区(Cross-border Economic Corporation Zones,简称C...
孟于群
关键词:跨境经济合作区争端解决机制贸易纠纷经贸合作
“一带一路”之亚投行贷款条件的设计理路被引量:1
2018年
传统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条件性"的干预性和强制性特点,有违背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之嫌,存在合法性危机。由发展中国家主导成立的亚投行,标志着多边开发银行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融资的主要平台,亚投行贷款条件的合理设置关乎银行和借款国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国际法治的推进。当前,亚投行发布的《AIIB协定》和《AIIB主权支持贷款条件通则》是涉及贷款条件规定的两个主要法律文件,前者为贷款条件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后者为贷款条件提供了选择性规定。在此基础之上,亚投行贷款条件应实现以"共赢"国际法为导向,兼顾系统性与相关性、自主性与灵活性、效果性与合规性,以规范其形式的发展理路,促使其向"善治"需求之"良法"转型。
孟于群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条件
菲推国际仲裁的海洋法公约机制应对被引量:3
2015年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具有整体上的强制性。《公约》构建了司法管辖、仲裁管辖和辅助管辖等多元异质性强制管辖,架构了前置程序、识别程序、初步程序和审裁程序等多重次序性强制程序。针对菲律宾就中菲南海争端单方强推的国际仲裁,我们可以立足于争端强制解决机制的多元异质性与多重次序性,让《公约》机制为我所用,为中国所持的"双不"立场提供清晰的国际法注解,寻求中国主权维护之策,并为日后类似侵蚀中国主权的行为提供预防性立场注解,以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应利用初步程序,坚持前置程序理据,对仲裁法庭受案提出反对主张,利用对事管辖和时间效力阐明仲裁法庭无管辖权的法理所在,利用裁决属性搁置可能的不利裁决,以维护国家主权。
杨署东孟于群
关键词:争端解决机制
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
2013年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的一个多世纪里,是中华民族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时期。这一时期里我们不得不谈到中国与帝国主义列强乃至一些西方中小国家订立了的一系列国际条约,而绝大多数是不平等的,这些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独立主权。自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那一刻起,尽管当时的中国人尚不具有清晰的国际法意识,但已经开始了反抗斗争。随着民族意识的日益觉醒、对世界认识的增多及对国际法更多的了解,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提出修约、废约的要求。纵观近代中国废约的历史,不难看出,中外条约关系是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到国际法和外交关系的领域。在相当程度上,废约的成效与历届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解读这段艰难曲折的废约历史,我们从中可以获取不少有益的启示。近代国际法源于西方文化,当国际法被介绍到中国,国际法发生什么作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进程中涉及哪些国际法问题,中国近代外交与国际法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可以说历史和文化对国际法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以史为鉴,如何更好的运用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对今后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有着不可置疑的重要性。
杨云鹏孟于群
关键词:不平等条约
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以云南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跨境经济合作区(Cross-border Economic Corporation Zones,简称CBECZ)是近年来兴起的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云南三大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在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合作框架下的具体落实。随着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对云南省桥头堡建设实施的深入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域内的贸易往来持续增长,跨境贸易、投资争议等纠纷也成增长的态势,跨境经济合作区争端解决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跨境经济合作区尚未形成体系化的法律制度安排,更没有一个具有约束力的争端解决机制,而适用现有WTO争端解决机制和区域性争端解决机制存在许多缺陷和不可行性,为此,探寻跨境经济合作区内贸易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构建系统的争端解决机制是确保跨境区域内贸易发展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重要举措。
孟于群
关键词:跨境经济合作区争端解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