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化元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0篇文物
  • 6篇文物保护
  • 5篇石质
  • 5篇石质文物
  • 4篇有机硅
  • 3篇有机硅氧烷
  • 3篇硅氧烷
  • 2篇石质文物保护
  • 2篇文物库房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材料
  • 2篇风化
  • 2篇风化作用
  • 2篇传世
  • 1篇锈蚀
  • 1篇氧化亚铜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价值
  • 1篇实验室
  • 1篇书画

机构

  • 7篇故宫博物院
  • 5篇中国文物研究...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南京博物院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作者

  • 12篇李化元
  • 3篇柳振安
  • 3篇陆寿麟
  • 1篇王志华
  • 1篇王时伟
  • 1篇许淳淳
  • 1篇郭广生
  • 1篇万俐
  • 1篇何宗虎
  • 1篇石志敏
  • 1篇杜晓帆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东南文化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博物馆
  • 1篇2005年文...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TiO_2、SiO_2纳米粉体对石质文物防护剂改性的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通过添加TiO2 、SiO2 纳米颗粒对一种有机硅氧烷类渗透固结型石质文物防护剂进行改性 ,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测试了改性后防护剂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粒子在防护剂中的分散性较好 ,改性后的纳米复合防护剂的固结性能、耐紫外线。
许淳淳何宗虎李伟李化元柳振安
关键词:有机硅氧烷石质文物防护剂改性TEM紫外分光光度计
博物馆、文物保护环境因素的研究
1994年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呈发展趋势。据有关资料介绍,1992年全国废水增长9%,烟尘增长7.6%,二氧化硫增长3.9%,工业固体废物增长5.1%。城市人均绿地从4.1m^2降到3.9m^2。全国80%的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2800km的河段鱼虾基本绝迹,有2.5万km河流水质污染超过渔业水质标准。三分之一国土受风沙威胁,风沙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5亿元。
李化元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库房石质文物河流水质环境因素酸雨污染
有机硅加固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被引量:20
2000年
根据石质文物风化蚀变原因和故宫博物院提供的石质样品的风化状况,选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为单体合成聚硅氧烷,并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赋予风化石质以一定强度的同时,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能。
郭广生韩冬梅王志华石志敏李化元姜进展
关键词:石质文物有机硅
纳米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添加 TiO,SiO纳米颗粒对一种有机硅氧烷类渗透固结型石质文物防护剂进行改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卡斯腾量瓶等测试改性后防护剂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粒子在...
柳振安李化元陆寿麟
关键词:有机硅氧烷纳米材料石质文物风化作用
古代青铜器的锈蚀鉴别去除的原则与方法
青铜器的古香古色是年代久远的象征。无论是传世品还是殉葬物,它们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锈蚀,不产生锈蚀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各自的锈蚀程度不一、锈蚀成分存在着差异而己。传世品的锈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它们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李化元
关键词:青铜器孔雀石氧化亚铜
文献传递
纳米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添加TiO<,2>,SiO<,2>纳米颗粒对一种有机硅氧烷类渗透同结型石质文物防护剂进行改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卡斯腾量瓶等测试改性后防护剂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柳振安李化元陆寿麟
关键词:有机硅氧烷纳米材料石质文物风化作用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与创新——“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专家访谈被引量:11
2012年
2012年9月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期间,本刊邀请部分专家围绕"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创新研究"的会议主题,作了主题座谈及会后采访。专家们从我国文物保护修复发展的历程,摩崖石刻、馆藏文物、古代建筑、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等领域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与创新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角度,指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与创新是我国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与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科学化研究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的创新理念;在遵循文物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工艺技术与人才队伍有机结合并作创新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将有效推进新时期文物保护修复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陆寿麟李化元姜怀英周保中王时伟杜晓帆杨军昌万俐毛颖
关键词:文物保护专家访谈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12年
我先从故宫博物院的情况谈起。1998年我从中国文物研究所调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当时故宫的传统工艺力量相当强,授艺教徒在全国领先,书画装裱、青铜器修复的基础很雄厚,也为地方省市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故宫科技部的前身分两块:一是修复厂,一是保管部下设的实验室。两个部门各有侧重:实验室侧重于研究,如材料研究、病害分析;修复厂主要是师傅教徒弟,沿袭师承制。1986年修复厂与实验室合并为科技部。
李化元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实验室书画装裱
文物/环境/科技
文物赖以生存环境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文物的寿命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物的环境即文物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涉及的范围很广;其种类亦稂多。总体上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地上环境和地下环境。地下环境以文物的墓葬环境居...
李化元
关键词:纤维质反应物
文献传递
美国的文物保护技术
美国的文物保护机构,除了象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这样专门从事文物保护研究的单位以外,一般都附属在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以及大学的考古系、人类学系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水平比较高的研究单位有史密森研究中心、大都会博物馆保护研究室...
李化元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