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昕悦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信息技术
  • 2篇课程
  • 2篇课堂
  • 1篇新颜
  • 1篇信息技术教材
  • 1篇信息技术课
  • 1篇信息技术课堂
  • 1篇信息科技
  • 1篇学力
  • 1篇知识
  • 1篇知识水平
  • 1篇人文
  • 1篇授课
  • 1篇授课对象
  • 1篇年级
  • 1篇网络
  • 1篇系统组成
  • 1篇校本
  • 1篇校本课程

机构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市中华中...

作者

  • 5篇李昕悦
  • 1篇李霞

传媒

  • 3篇中国信息技术...
  • 2篇教育研究与评...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板书被引量:1
2022年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却常被忽视。实际上,板书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学《绘制奥运五环》一课时,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夯实基础;抽象坐标,具象过程;灵活标注,强调重点;对比呈现,明晰思路。这样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课堂中板书的作用。
李昕悦
关键词:板书信息技术
绘制你心中的大白——《用计算机画图》微课程教学设计
2016年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活动3《用计算机画图》,包括了解画图程序、绘制心中的理想家园、添加文字和编辑图形四个步骤。我们通过设置各个任务,让学生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画图程序,但是基础较弱,仅能够徒手进行简单的绘制。
李昕悦李霞张雯
关键词:教材分析课程教学设计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师反馈
解析、重构、延伸,让教材旧貌变新颜——以初中信息技术“用计算机画画”一课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教材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工具。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不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从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度剖析、重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赛项中的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组委会提供的是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在对不熟悉的教材进行分析解读、设计教案的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重要性。
李昕悦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计算机教学工具知识水平
“3D遇见南京”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被引量:1
2020年
"3D遇见南京"校本课程,立足于学校实际,坚定"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常者不平常"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开发与实施的依托,借助"南京"元素,串联3D打印技术,融合更多的南京地方特色元素,充实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技术的同时,提升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陶冶南京本土人文情怀。
李昕悦
关键词:3D打印人文校本课程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初中生信息科技学力提升策略——以《网络系统的组成》为例
2024年
本文以《网络系统的组成》为例,从学情分析、情境选择、活动安排、评价设计等方面,构建了一个闭环式的实施路径,旨在系统性地提升学生的学力,使其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提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李昕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