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惠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冶金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金属
  • 4篇粉末冶金
  • 3篇多孔
  • 3篇多孔材料
  • 3篇金属间化合物
  • 3篇孔材料
  • 3篇合金
  • 2篇真空
  • 2篇真空炉
  • 2篇近净成形
  • 2篇抗高温氧化
  • 2篇抗酸
  • 2篇活化烧结
  • 2篇粉末冶金高速...
  • 2篇复合材料
  • 2篇高速钢
  • 2篇高温氧化
  • 2篇SIC复合材...
  • 2篇SUB
  • 2篇FEAL金属...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昆山德泰新材...
  • 1篇成都易态科技...
  • 1篇长沙市萨普新...

作者

  • 10篇张惠斌
  • 9篇贺跃辉
  • 5篇江垚
  • 4篇刘新利
  • 2篇张乾坤
  • 2篇庄启明
  • 1篇喻林萍
  • 1篇苏淑兰
  • 1篇高海燕
  • 1篇饶秋华
  • 1篇康建刚
  • 1篇黄晓琳
  • 1篇朱胜利

传媒

  • 4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精密成形工程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i_3(Si,Al)C_2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抗盐酸腐蚀性能
2018年
以Ti、Si、Al和石墨元素粉末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Ti_3(Si,Al)C_2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研究Ti_3(Si,Al)C_2多孔材料分别在0.001,0.01,0.1和1 mol/L盐酸溶液中的质量、孔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变化情况。通过Tafel曲线得到Ti_3(Si,Al)C_2多孔材料的电化学腐蚀动力学参数,并与多孔Ti材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Ti_3(Si,Al)C_2多孔材料腐蚀行为呈抛物线规律,在0.001 mol/L盐酸溶液中质量损失最少,为多孔Ti材料的29%。Ti_3(Si,Al)C_2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在0.001 mol/L盐酸中最大孔径及透气度变化分别为1.06%,9.4%,随酸度增大变化不大,表现出优异的孔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极化曲线拟合结果表明,Ti_3(Si,Al)C_2多孔材料自腐蚀电位在0.01,0.1和1 mol/L盐酸溶液中随酸浓度的升高而负移,自腐蚀电流密度随酸度提高而增加,且材料在0.01 mol/L盐酸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最佳,自腐蚀电位及电流密度分别为161 mV,7.802×10^(-4) mA·cm^(-2)。结合静态腐蚀浸泡实验和电化学腐蚀测试结果,Ti_3(Si,Al)C_2多孔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抗盐酸腐蚀性能。
王重贺康建刚张惠斌刘新利贺跃辉江垚
关键词:多孔材料
金属及金属合金微滤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金属及金属合金过滤膜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综合阐述了金属及其合金微孔滤膜的优点与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多孔金属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范围,探讨了金属微滤膜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金属及金属微孔滤膜今后的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
喻林萍刘新利张惠斌江垚贺跃辉
基于微极理论的新型FeAl多孔材料弹性模量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本课题组制备的一种新型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即FeAl多孔材料,分析其孔隙结构的微观特征,建立六边形多孔结构模型,利用微极理论和能量法推导出多孔材料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材料的相对弹性模量E_1/E_s随相对密度ρ~*/ρ_s增加而增大,且弯曲剪力对E_1/E_s的影响也随之增大,故中、高密度的多孔材料必须考虑弯曲剪力对E_1/E_s的影响;采用能量法精确计算微极弹性连续介质的结构位移,且考虑弯曲剪力对相对弹性模量的影响,理论公式计算的弹性模量更接近于实验结果,从而验证了弹性模量理论公式更加准确、可靠。
苏淑兰饶秋华贺跃辉张惠斌
关键词:弹性模量能量法
热处理工艺对18%Cr马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以羰基Fe粉以及Cr_3C_2,VC,Mo_2C等碳化物粉末为原料,制备Cr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8%的粉末冶金马氏体不锈钢。将不锈钢分别在1 050℃和1 150℃下淬火,然后于200~590℃下进行回火处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18%Cr马氏体不锈钢的基体中存在M_7C_3型以及MC型碳化物,随回火温度升高,碳化物数量增多并且碳化物形态由原来的部分连续状向孤立、块状转变。1 150℃温度下淬火的不锈钢,其硬度较高,HRC最高达63.9,在较低温度下(200℃)回火时,抗弯强度为2 002 MPa,而在530℃温度下回火后,抗弯强度大幅升高至3 093 MPa。1 150℃淬火的不锈钢,其冲击韧性较低,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升高。热处理后的不锈钢断裂形式均为准解理断裂。
黄晓琳贺跃辉张乾坤沈玮俊张惠斌
关键词:粉末冶金不锈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新型高性能粉末冶金高速钢及其近净成形制备技术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无熔炼制备高性能近净成形粉末冶金高速钢的新工艺(SAP工艺)。方法以铁粉、钴粉和碳化物粉末为原料,通过机械球磨和真空活化烧结制备SAP 6031粉末冶金高速钢,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碳含量、相对致密度等检测方法,探讨球磨和活化烧结对试样致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球磨后的原料粉末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结合后续活化烧结过程中的碳氧反应,使烧结坯在远低于液相线温度下实现烧结致密化(>99.5%),材料力学性能优异,且杂质含量远低于标准值。结论 SAP工艺具有合金成分易调节、工艺流程短、生产能耗低、近净成形等优点,在特种粉末高速钢开发、异形件和非标件的灵活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
张惠斌沈玮俊庄启明张乾坤陈豫章贺跃辉
关键词:高速钢粉末冶金近净成形活化烧结
新型近净成形粉末冶金高速钢的直接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针对传统气雾化-热等静压粉末高速钢制备工艺存在的流程长、设备昂贵、能耗大、污染重、材料利用率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球磨混合粉和真空活化烧结技术制备高性能近净成形粉末冶金高速钢的新型工艺,命名为DFT法.以高性能含钴AIS...
张乾坤贺跃辉张惠斌沈玮俊庄启明
关键词:粉末冶金高速钢活化烧结冲击韧性
一种多孔Ti<Sub>3</Sub>SiC<Sub>2</Sub>/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Ti<Sub>3</Sub>SiC<Sub>2</Sub>/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粉末称量后混合,获得混合粉末;将混好的粉末加入成形剂后,采用冷压成形设备进行压制,获得...
刘新利贺跃辉江垚张惠斌
文献传递
一种多孔Ti<Sub>3</Sub>SiC<Sub>2</Sub>/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Ti<Sub>3</Sub>SiC<Sub>2</Sub>/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粉末称量后混合,获得混合粉末;将混好的粉末加入成形剂后,采用冷压成形设备进行压制,获得...
刘新利贺跃辉江垚张惠斌
文献传递
添加Cr合金化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8
2016年
在Fe-25%Al金属间化合物成分基础上,添加铬(Cr)元素进行合金化,通过元素偏扩散-反应合成-烧结的方法制备含Cr的铁铝(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反应合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采用孔结构测试仪、排水法、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研究Cr含量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静态腐蚀实验研究Cr合金化FeAl多孔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Cr含量为20%时,制得的FeAl多孔材料物相仍为单一FeAl相;其中,Cr含量为5%~10%时,FeAl多孔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值较高;随Cr含量增加,FeAl多孔材料的孔径和孔隙度均增大,材料的氧化和硫化速率显著降低。
朱胜利张惠斌江垚高海燕高麟贺跃辉
关键词: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铁铬铝
国内粉末冶金铜基含油轴承粉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粉末冶金铜(Cu)基含油轴承是最早投入使用的自润滑材料,也是机械制造工业中应用面最广、应用量最大的粉末冶金零件之一.鉴于近年来低端Cu基含油轴承产能过剩,而尖端产品却依赖进口的现状,笔者认为国内厂家需要从合金设计和粉料制...
朱胜利张惠斌王汉宁
关键词:粉末冶金合金设计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