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宇红

作品数:69 被引量:311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根管
  • 25篇根尖
  • 13篇根管预备
  • 13篇根管治疗
  • 10篇根尖周
  • 10篇X线
  • 9篇锥形束CT
  • 9篇X线片
  • 8篇牙髓
  • 8篇充填
  • 7篇根管充填
  • 7篇管充填
  • 6篇体外
  • 6篇体外研究
  • 6篇疗效
  • 5篇牙根
  • 5篇手术
  • 5篇镍钛
  • 5篇下颌
  • 5篇根管治疗技术

机构

  • 41篇北京大学口腔...
  • 32篇北京大学口腔...
  • 16篇北京大学国际...
  • 4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石家庄市第二...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深圳市中科微...

作者

  • 69篇梁宇红
  • 13篇陈晨
  • 12篇高学军
  • 12篇王嘉德
  • 11篇岳林
  • 5篇姜岚
  • 5篇朱洁
  • 4篇白伟
  • 3篇孙玉春
  • 3篇陈智滨
  • 3篇柳登高
  • 3篇姜岚
  • 3篇张茗茗
  • 2篇马绪臣
  • 2篇和璐
  • 2篇王祖华
  • 2篇张茗茗
  • 2篇景亚楠
  • 2篇李建红
  • 2篇袁婷婷

传媒

  • 17篇北京大学学报...
  • 10篇中华口腔医学...
  • 10篇中国口腔医学...
  • 6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第12次全国...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2013年全...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2007年第...
  • 1篇FDI、CS...
  • 1篇全国第八次牙...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镍钛系统预备根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两种旋转镍钛系统Twisted File(TF)和Pro Taper Universal(PU)预备根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离体磨牙样本20颗(62个根管),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TF和PU按照推荐程序预备根管至#25/0.08,记录预备时间(使用每支镍钛锉的累加时间)。利用立体显微镜在25倍放大下观察并记录两组牙齿预备前后根尖3 mm区域牙根表面裂纹,应用Micro-CT对预备前后根管形态进行扫描重建分析,比较两组根管预备时间以及根管中心偏移等三维形态变化。结果:TF组每根管的平均预备时间为(0.53±0.14)min,明显短于PU组(2.06±0.39)min(P<0.05)。在根管中段,两实验组根管中心偏移量分别为:TF组(0.070±0.056)mm、PU组(0.097±0.08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F组和PU组在预备过程中均未发生器械折断;根管预备完成后,3D表面重建分析以及立体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均未见牙根裂纹的产生。结论:与PU相比,TF镍钛系统预备磨牙根管所用时间短,效率高;TF根管中段的中心偏移小,成形效果好,优于PU。
陈晓播陈晨梁宇红
关键词:根管制备
超声波与声波根管冲洗应用于感染根管的清理效果评价
目的:比较超声波与声波根管冲洗应用于感染根管的清理效果,筛选符合临床操作实际的冲洗方法。方法:拔除双尖牙90颗分为6组(n=15),牙根沿根管纵剖后,根尖部根管壁上制作沟槽模拟不规则区,填入牙本质泥,分组进行不同条件的超...
梁宇红陈智滨王嘉德
文献传递
氢氧化钙调节骨代谢的体外研究
利用与牙槽骨生物学特点相似的小鼠颅骨建立体外培养模型,观察了氢氧化钙对骨组织成骨活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氢氧化钙可以提高成骨细胞 ALP 分泌活性,同时培养基中无机 PO浓度也呈现有意义的变化。研究结果提示:C...
梁宇红王嘉德于世风庞淑珍
关键词:氢氧化钙骨代谢体外研究
文献传递
两种根管封闭剂GuttaFlow 2和AH Plus与根管壁间粘接性能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封闭剂GuttaFlow 2及AH Plus与根管壁的粘接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单根管下颌前磨牙20颗,根据所用封闭剂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AH Plus实验组及GuttaFlow 2实验组,每组10颗离体牙。两组均使用旋转镍钛器械ProTaper预备至F3,单尖法充填后,自冠方向根方每间隔0.25mm制作硬组织切片8片,切片厚度1mm,应用万能实验机进行推出实验,比较两组间推出强度(MPa),并在立体显微镜下观察断裂类型。结果每组封闭剂组内不同牙根水平推出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封闭剂实验组间,AH Plus实验组试样的平均推出强度(1.58±0.95MPa)明显高于GuttaFlow 2实验组(0.38±0.28MPa)(P<0.001)。两实验组均以混合型断裂(mixed)为主要断裂类型,但GuttaFlow 2实验组中有16.4%的断裂为管壁间断裂(adhesive),而AH Plus实验组中并未观察到此种断裂类型。结论在实验条件下,GuttaFlow 2组的推出强度明显低于AH Plus组,有16.4%的断裂为管壁间断裂。
李晓霏白伟陈晨梁宇红
关键词:GUTTAFLOWAH粘接强度
根尖预备直径对下前磨牙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根尖预备直径对下前磨牙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正畸新鲜拔除的牙根发育完成、无牙根折裂的单根下前磨牙,单根管、根管弯曲度小于10°、距根尖5 mm处根管颊舌径与近远中径之比小于2,初锉≤15#。离体牙截冠后,保留13 mm牙根,按重量以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6组(n=10),根管预备至不同主锉号数:A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根管预备;B组,40#主锉组;C组,45#主锉组;D组,50#主锉组;E组,55#主锉组;F组,60#主锉组。预备采用不锈钢手用K锉,以步退法进行预备,步退4号,每次步退1 mm,预备锥度为0.05,预备过程中冲洗液采用蒸馏水。将牙根用义齿基托树脂包埋,制作试件,使用万能试验机垂直加载,直至牙根折裂,记录抗压载荷(N)和折裂的类型。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Tukey检验比较各实验组牙根抗压载荷,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实验组的牙根折裂类型。结果:根管预备后,5个预备实验组平均抗压载荷均明显低于未经根管预备的空白对照组,其中50#主锉组[(1 027±128)N]、55#主锉组[(994±150)N]、60#主锉组[(983±166)N]的平均抗压载荷降低明显,与空白对照组[(1 444±155)N]、40#主锉组[(1 339±131)N]、45#主锉组[(1 287±144)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件折裂类型分析显示各实验组无明显差别,发生于颊舌向折裂的最高(55%),近远中向折裂率为13%,复合折裂率为32%。结论:根尖预备大于50#后,下前磨牙牙根抗折强度明显下降。
田诗雨白伟梁宇红
关键词:根管预备抗折强度双尖牙
次氯酸钠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过程中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 OCl)冲洗溶液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15颗,牙冠完整无龋坏,未经牙体或牙髓治疗,去除釉质,暴露中层牙本质,600目砂纸打磨牙本质表面1 min,去离子水冲洗1 min,制备牙本质平面试件。试件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后制作粘接试件:A组(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处理牙本质平面试件20 min;B组(2.50%Na OCl实验组),2.50%Na OCl溶液处理牙本质平面试件20 min,每5分钟更换1次新鲜溶液;C组(5.25%Na OCl实验组),5.25%Na OCl溶液处理牙本质平面试件20 min,每5分钟更换1次新鲜溶液。处理后所有试件表面均使用自酸蚀粘接剂SE bond进行粘接处理,上方堆塑5 mm高的AP-X复合树脂,分层固化后,粘接试件置于37℃去离子水中储存24 h后,使用金刚石切割机垂直于粘接界面切割,制作1.0 mm×1.0 mm条状试样(n=45)。用微拉伸测试仪测试条状试样微拉伸粘接强度(MPa),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样断裂类型(界面破坏、内聚破坏及混合破坏类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并用Post-hoc test(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分布的差异,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2.50%Na OCl实验组[(26.04±5.74)MPa]和5.25%Na OCl实验组[(24.46±3.77)MPa]的粘接强度明显低于未经Na OCl溶液处理的阴性对照组[(48.71±7.77)MPa],P=0.00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50%和5.25%Na OCl实验组粘接强度分别下降了46.5%和50.2%,2.50%和5.25%Na OCl实验组间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不同实验组之间断裂类型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4,P=0.000),阴性对照组试样断裂类型以混合破坏类型(68.9%)为主,界面破坏类型(24.4%)次之,内聚破坏类型(6.7%)最少,2.50%Na OCl实验组与5.25%Na OCl实验组发生界面破坏类型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王月梁宇红
关键词:牙本质次氯酸钠微拉伸粘接强度
有机溶剂对牙本质表面残留根管封闭剂的清除效果
2018年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过程中残留在牙本质表面的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对牙本质-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对比不同有机溶剂对其清除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鲜无龋人第三磨牙离体牙25颗,切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试件。试件随机分为5组,每组5颗离体牙。阴性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做处理,不涂根管封闭剂,其他4个实验组试件牙本质表面涂布环氧树脂根管封闭剂AH-Plus 5 min后,采用不同的清除措施:阳性对照组使用干棉球擦拭;乙酸戊酯、丙酮及乙醇有机溶剂实验组,分别用蘸有99%(体积分数)乙酸戊酯、99.5%(体积分数)丙酮及95%(体积分数)乙醇的棉球擦拭牙本质表面,直至体视显微镜(×10)下观察无残留AH-Plus,去离子水冲洗3 s。制备1.0 mm×1.0 mm条状粘接树脂试样(n=45)用于测定微拉伸强度,体视镜下观察断裂类型。制备1.0 mm厚片状试样(n=4)用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的差异。结果:五组间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棉球组[(38.69±8.60)MPa]、乙醇组[(37.14±12.01)MPa]与阴性对照组[(43.86±7.99)MPa]相比,粘接强度明显降低(P<0.05)。干棉球组与乙醇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丙酮组、乙酸戊酯组、阴性对照组三者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酮、乙酸戊酯清洁牙本质表面后粘接强度分别达到(45.94±10.37)MPa、(43.99±7.01)MPa。乙醇组粘接强度明显低于丙酮组和乙酸戊酯组(P<0.05)。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干棉球组及乙醇组树脂突短小而稀疏,且在乙醇组的粘接界面可以看到残留的根管封闭剂;阴性对照组、乙酸戊酯组及丙酮组树脂突均匀致密。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残留使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下降
臧海玲王月梁宇红
关键词:牙本质根管充填材料溶剂
一种含氟化钠和硝酸钾的夜用漂白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据报道有67%的患者在漂白过程中会出现暂时的敏感症状,使一些患者不能继续治疗。本研究是测定一种漂白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材料和方法22名受试者每晚最少漂白6小时,持续2周,漂白剂为EPE(Experiment Product E),是含有氟化钠和硝酸钾的10%过氧化脲凝胶。在基线、1周、2周、13周、26周进行评价。用VITA传统比色标准和一个比色计来衡量牙齿颜色变化。每天患者记录牙齿,牙龈,舌部和/或咽部的敏感情况。 结果研究中大约36%的患者在漂白阶段出现敏感症状,有13.7%的治疗时间中有敏感症状。 结论EPE漂白剂是安全的,受试者仅在漂白剂作用阶段出现轻度敏感症状。研究证实EPE是一种有效的漂白剂。
William D. BrowningDaniel C. N. ChanKevin B. FrazierRichard S. CallanJohn S. Blalock王丽华梁宇红王嘉德
关键词:漂白剂安全性硝酸钾氟化钠过氧化脲凝胶VITA
基于根尖X线片和CBCT的非手术根管再治疗4年疗效研究
目的:基于根尖X线片(PA)和CBCT评价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再治疗术后4年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需行根管再治疗的患牙97颗(80名患者)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由牙髓专科医师在手术显微镜下,按照既定诊疗程...
张茗茗方高峰梁宇红
扫描电镜观察乳磨牙和恒磨牙副根尖孔的大小、位置和发生率
2006年
目的确定和比较乳磨牙和恒磨牙分歧部位副根尖孔的大小、位置和发生率。材料和方法随机抽取100颗拔除的人上下颌第一、二恒磨牙各25颗作为第一组,第二组为随机抽取的100颗拔除的人上下颌乳磨牙各50颗。分别在根分歧根方1.5mm和釉牙骨质界根方1mm截去牙冠和牙根。样本用扫描电镜放大10~1250倍观察。对副根尖孔的大小、位置和发生率加以记录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00颗恒磨牙中79%有副根尖孔,直径为10μm~200μm。100颗乳磨牙中94%有副根尖孔,直径为10μm~360μm。乳磨牙副根尖孔发生率明显高于恒磨牙。结论较大直径副根尖孔的存在,提示炎症可以以此为途径,在牙髓组织和牙周组织间扩散。
Till DammaschkeMartin WittKlaus OttEdgar Schafer刘宇梁宇红王嘉德
关键词:扫描电镜观察根尖孔恒磨牙乳磨牙发生率牙髓组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