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妮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个体特质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是中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探索,是由国内高校和国外科研院校沟通合作、多元协调,对国内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的分阶段、多模块、多周期的学历教育形式;大学生个体特质等因素对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具有直接或间接、或大或小、显性或隐性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全面考察,并回归分析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中外联合办学项目的有序进行、大学生接受高效国内外联合教育等提供优化参考。
- 李一鸣李卓妮
- 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
- 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以文理渗透为视角被引量:8
- 2016年
- 跨文化能力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高素质国际人才的基本技能,是高等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必要选择。高中的文理分科使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呈现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抑制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整体素质提升,因此高校应确立文理渗透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高校文理课程的结构,推进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构建文理渗透教育的实践平台,以增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效能,提升大学生跨文化能力。
- 李一鸣王锐李卓妮
- 关键词:文理渗透跨文化能力
-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是中国留学生的重要群体,项目大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项目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生活状态。本研究以跨文化适应的基本过程为依据,针对于高校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六维度"培养模式,以增强中外联合办学项目的教育质量,提升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 李卓妮常亮黄城锐
-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中外联合办学跨国高等教育
- 文理分科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现状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具有压力应对理论、文化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三方面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文理分科使大学生呈现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抑制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整体素质提升,因此高等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着力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以满足培养日趋激烈的国际化人才需求。
- 李一鸣李卓妮黄城锐
- 关键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