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黎明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光谱
  • 2篇纳米
  • 1篇调Q激光
  • 1篇异质结
  • 1篇原位掺杂
  • 1篇原子
  • 1篇原子晶体
  • 1篇生物安全性
  • 1篇生物安全性评...
  • 1篇生物材料
  • 1篇锁模
  • 1篇锁模激光
  • 1篇体外
  • 1篇体外释放
  • 1篇体外释放试验
  • 1篇气相
  • 1篇气相沉积
  • 1篇气相沉积法
  • 1篇微波
  • 1篇显微术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家纳米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广东粤港澳大...
  • 1篇四川省食品药...

作者

  • 8篇谢黎明
  • 2篇陈亮
  • 2篇刘颖
  • 2篇邵安良
  • 2篇葛广路
  • 2篇谢黎明
  • 2篇王新胜
  • 1篇白波
  • 1篇魏志义
  • 1篇朱宏伟
  • 1篇蒋兴宇
  • 1篇吴晓春
  • 1篇张锦
  • 1篇段晓杰
  • 1篇王健
  • 1篇高洁
  • 1篇魏利娜
  • 1篇王洪伦
  • 1篇索有瑞
  • 1篇徐丽明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药事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二维材料的转移方法被引量:3
2021年
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在电子学、光电子学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候选电子材料.二维材料的转移对于物性测量与器件构筑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转移方法,详细介绍了各个方法的操作步骤,并基于转移后样品表面清洁程度、转移所需时间以及操作难易等方面对各个转移方法进行了对比归纳.经典干、湿法转移技术是进行物理堆叠制备原子级平整且界面清晰范德瓦耳斯异质结的常用手段,结合惰性气体保护或在真空条件下操作还可以避免转移过程中二维材料破损和界面吸附.高效、无损大面积转移方法为二维材料异质结构建和材料本征物理化学性质测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转移技术的优化将进一步扩展二维材料在高温超导、拓扑绝缘体、低能耗器件、自旋谷极化、转角电子学和忆阻器等领域的研究.
廖俊懿吴娟霞党春鹤谢黎明
二维材料的拉曼光谱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与性质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拉曼光谱是一种特征性强、快速、无损的材料结构表征方法,其在低维材料的结构表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综述了拉曼光谱在二维材料结构表征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系统介绍了二维材料结构和拉曼选律基础知识,并分析了二维材料的典型拉曼特征;其次,通过对二维材料的典型拉曼特征峰的峰位和峰强的分析,讨论了拉曼光谱测定二维材料的层数、边缘手性/晶格取向、合金成分等;然后,介绍了缺陷、掺杂、外界应力以及热效应对二维材料拉曼散射的影响;最后,结合二维电荷密度波材料相变过程中的结构和拉曼特征的变化,讨论了拉曼光谱在相变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吴娟霞谢黎明
关键词:拉曼光谱
纳米生物材料标准化检测和评价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纳米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靶向递送、医学成像、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化妆品等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其在提高材料性能的同时也带来潜在的生物安全性风险.目前,我国的纳米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前沿,然而纳米技术的转化仍旧是短板.纳米生物材料要实现生物医药产品的转化应用,围绕“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两个主要方面,尚有很多关键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将综述纳米生物材料及其产品的理化性质表征和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标准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为纳米生物材料的转化应用提供参考.
刘颖吴美玉刘伊高洁王孝平陈宽文海若陈亮邵安良肖百全葛广路谢黎明
关键词:纳米生物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
SiO2基底Nb原位掺杂MoS2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场效应被引量:2
2019年
以氧化钼(MoO3)、硫(S)和氯化铌(NbCl5)作为前驱体,利用一锅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在SiO2基底上大面积地生长连续性好、均匀负载的Nb-MoS2薄膜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可知薄层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同时使用拉曼光谱(Raman)、光致发光光谱(PL)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了掺杂后薄膜内部出现高达90meV的蓝移现象。将薄膜制成场效应管(FET),并对其电学性能进行测试得出,场效应迁移率为1.22cm^2·V^-1·s^-1,电流开关比为10^5,并证实了当Nb掺杂入MoS2薄膜后使得薄膜整体阻抗大幅降低,整体阻抗降低到66.67kΩ,比未掺杂Nb的MoS2薄膜降低了约40%。本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重现率高,为制备高质量、大面积过渡金属掺杂的MoS2薄膜光电学器件提供了新的途径。
孙钰琨白波马美玲王洪伦索有瑞谢黎明柴禛
关键词:光致发光光谱
基于功能化原子力显微术的二维原子晶体垂直异质结构的性质研究
由二维材料堆叠形成的范德瓦尔斯(vdWs)异质结构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热点之一,其电学性质易受到界面的影响。传统的表面分析技术对埋藏在表面下的界面并不敏感,测量方法的缺乏制约了对范德瓦尔斯异质结的埋藏界面及其电学特性之间关系...
许瑞郑志月王新胜谢黎明季威程志海
含银敷料中银的表征和体外释放试验技术共识被引量:2
2018年
由于银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医疗(如外用药品的磺胺嘧啶银软膏等)、餐具及食品保藏等领域充分利用银的抗菌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各种含纳米银或银化合物产品,如:含纳米银或银化合物敷料或者贴剂、银涂层导管等在我国已作为医疗器械在临床上应用。在评价这类产品中银的特殊生物效应和潜在风险时,首先需要充分表征含银产品中银的存在形式(纳米银还是化合态银,即:银离子)以及银的释放动态。银释放的量、释放的速率、纳米银还是化合态银等是预测和分析其中的银在体内暴露情况,及其进入体内后各种潜在风险的基础信息。特别是如果有纳米银颗粒物的释放和脱落时,需要进一步评价纳米银颗粒物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在体内蓄积的靶器官以及可能存在的长期毒性风险。因此,含银敷料中银的表征和银释放动力学研究是该类产品风险评价的基础。针对产业发展和国家监管的需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联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起草了《含银敷料中银的表征和体外释放试验技术共识》(以下简称《技术共识》)。《技术共识》中所涉及的敷料中释放试验方法参照了《美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关于药物贴剂的药物释放试验方法。其他表征和银的测定方法都给出了相应的可参考标准。本《技术共识》中给出的方法经过了起草小组不同实验室的验证,充分证实了其可实施性。2018年6月21日,中检院召开了"纳米技术产品质量检测及临床前评价技术论坛",有关国内纳米材料和毒理学领域专家、学者,包括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及检测机构、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医疗机构代表,及中检院药品、医疗器械及药包材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该《技术共�
陈亮徐丽明邵安良段晓杰魏利娜王健蒋兴宇陈春英白茹谢黎明刘颖吴晓春葛广路程祥屈淑新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模拟体液体外释放
基于β相硒化铟的被动调Q及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特邀)
2021年
利用层状半导体β相硒化铟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在掺镱光纤激光器中实现稳定的调Q及锁模运转。经测量该可饱和吸收体在1μm波段调制深度及非饱和损耗分别为47%及20%。将可饱和吸收体插入掺镱光纤激光器中,可获得53.42 kHz到217 kHz重频可调的调Q脉冲。其最窄脉冲宽度为630 ns,最大单脉冲能量为47.9 nJ。优化激光谐振腔后可进一步实现稳定的锁模输出,其重频为10.82 MHz,最大输出功率为51.2 mW,最大单脉冲能量为4.7 nJ。实验证明了β相硒化铟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在近红外超快非线性光学方面的潜力。
张子灏胡皓闻廖俊懿朱宏伟谢黎明王军利魏志义
关键词:调Q激光光纤激光器锁模激光
二维半导体合金的制备、结构和性质被引量:7
2015年
原子层厚度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因具有特殊的低维效应而被广泛研究.面向光电器件应用,需要可控调节二维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包括带隙、价带/导带位置等.合金方法是一种调控半导体能带的通用方法.本综述介绍了近几年来二维半导体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可控制备、结构表征和性质研究.介绍的材料体系是过渡金属二硫族化物的单层合金材料,金属元素主要是第六副族的Mo和W,硫族元素主要是S和Se.
王新胜谢黎明张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