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和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两种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TUVP组133例,PKRP组113例,对两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中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剩余尿量(PVR)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I—PSS、QOL、Qmax、RUV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PKRP组明显长于TUVP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PKRP组明显小于TUVP组。术后尿路刺激症状PURP明显少于TuVP组。结论PKRP与TuVP对治疗BPH均安全有效,但PKRP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并发症率低,但手术时间较长。
- 金晓华范波范志江李峰屠文健丁琪王竞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电外科手术尿道
- 萘哌地尔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3周;B组30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坦索罗辛0.2 mg每日1次;C组30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萘哌地尔片剂25 mg每日1次。3周内观察结石排出例数、止痛药物使用次数、结石排出时间、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A组排石率为47%,B组为80%,C组为83%,B组、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的吲哚美辛使用率(67%)明显高于B组(10%)和C组(13%)(P均<0.05);3组排石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萘哌地尔能有效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减少排石疼痛,费用低,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与盐酸坦索罗辛比较排石效果相当,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一种新的选择。
- 金晓华王竞范波范志江丁立李锋屠文健
- 关键词:Α1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输尿管下段结石
-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27蛋白在肾癌中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27(P27 kipl)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简称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3例肾癌中的PCNA和P27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肾癌组织中PCNA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肾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27则反之。结论 PCNA蛋白表达增高与肾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并与P27负相关。联合检测PCNA及P27可以作为反映肾透明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 徐松涛邵雪峰范波金晓华
- 关键词:肾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