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 作品数:38 被引量:23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57例临床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生化检查、B型脑钠肽(BNP)水平测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全胸片等检查,对DHF患者的BNP水平、心超特点以及基础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DHF患者的BNP水平明显增高,平均值为594.7pg/mL(正常值<100 pg/mL),心脏超声特点为左心房明显增大占84.2%,平均值为44.6 mm,肺动脉压升高占71.9%,平均值48.5mmHg,室间隔肥厚的患者占19.3%,平均值10.4 mm,左室后壁增厚占8.7%,平均值9.7 mm,LVEF大致正常;心电图检查房颤占56.1%,所患基础疾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分别占56.1%、66.7%、47.3%和21.1%。结论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可能是发生DHF的主要病因,心超检查和BNP水平监测、心电图检查是诊断DHF的重要手段。 潘文博 梁有峰 钟万生 丁汝跃 刘圣好 盛春梅 樊宗成 陈东 程小兵关键词:心力衰竭 舒张性 老年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心肌梗死及短期心脏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与急性心肌梗死及短期MACE(心脏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急性心肌梗死124例,根据Hcy水平分为H-Hcy组(>15umoI/L,n=59例)和Hcy组(≤15umoI/L,n=65例),分析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疼痛、吸烟、饮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尿酸(SUA)、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类型差异性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发生风险。结果 H-Hcy组病人吸烟(49.2%比29.2%,χ~2=5.174,P=0.023)、SUA[(2.58±0.143)比(2.50±0.123),t=3.686,P<0.01]、LDL[(0.36±0.19)比(0.43±0.13),t=-2.625,P=0.01]明显高于Hcy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SUA(r=0.721,P<0.01)、吸烟(r=0.407,P<0.01)呈正性相关。Kaplan-Meire生存分析显示:6个月短期随访H-Hcy组累积MACE发生率高于Hcy组(82.8%比48.4%,P<0.01)(log-rank χ~2=55.09,P<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H-Hcy(HR=1.315,95%CI:1.225~1.414,P<0.01)、SUA(HR=1.304,95%CI:1.210~1.412,P=0032)、吸烟(HR=1.089 95%CI:1.017~1.307,P=0.024)是影响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Hcy、SUA、吸烟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短期MACE发生具有重要相关性,其中H-Hcy是MACE的最独立预测因子。 陈东 严激 陈康玉 程小兵 朱代峰 钱晓君关键词:心肌梗死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尿酸 吸烟 血压变异性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BPV)对心房颤动发生及左心结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就诊患者120例,其中永久性房颤40例、持续性房颤40例、阵发性房颇40例;选取同期住院的窦性心律患者40例。检测24h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比较四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左房内径。结果心房颤动组的血压变异性、左房内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0.20±0.12)比(0.09±0.02),(45.0±2.48)mmt±(35.0±2.03)mm,P〈0.05];房颤组内比较,永久性房颤组较持续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大(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加,且心房颤动的严重程度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 程小兵 潘文博 钟万生 陈东 刘圣好 丁汝跃 樊宗成 盛春梅 梁有峰关键词:心房颤动 血压变异性 左房内径 T波电交替现象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2年 T波电交替(T wave alternans,TWA)是指在规整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同一导联T波形态、极性和振幅的逐搏交替变化,逐搏T波振幅相差大于1 mm(伴有QT或不伴有QT间期的延长)。这种心电现象主要存在于长QT综合征、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患者中。TWA在临床中与室性心律失常联系较常见,被预测其独立因子。 陈东 严激关键词:T波电交替 电交替现象 室性心律失常 长QT综合征 T波振幅 回顾性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慢性心力衰患者合并贫血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出院病历240例,其中120例出院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实验组),并依据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余120份心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性别与肌酐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6.77±2.51,6.09±1.58)×10^9·L^-1,红细胞(3.70±3.13,4.63±3.76)×10^12·L^-1,血红蛋白(118.07±22.97,132.36±17.87)g·L^-1,红细胞压积(37.57±8.37,40.70±5.30)%,血小板计数(145.74±65.81,178.78±65.26)×10^9·L^-1,尿素氮(46.26±57.80,5.16±1.47)mmol·L^-1,年龄(73.9±11.97,65.0±13.14)岁,射血分数(51.18±10.16,65.37±5.92)%,左室舒张末内径(55.53±10.26,48.18±3.56)mm均有统计学意义或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心功能与对照组组间比较,贫血程度没有在心功能内呈现正线性相关,但是贫血多见于心功能较重患者,心功能Ⅲ与Ⅳ级合并贫血更为显著。结论 慢性心衰合并贫血高于心功能正常者,年龄较大多见,贫血程度没有随心功能级别升高呈正线性相关,心功能Ⅲ级与Ⅳ级贫血更为显著。 陈东 严激 潘文博 钟万生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贫血 急性心肌梗死45岁以下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影响45岁以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特点、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三医院确诊的年龄≤45岁的21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同时收集同期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的病例数据为对比,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和老年组(>60岁),回顾性分析两组数据的临床病例特点和随访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分析青年STEMI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21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平均年龄39.57岁,其中男性20例(95.2%),随访时间为1年,其中出现不良事件2例(9.53%),均为PCI术后未戒烟者,未出现1例死亡患者。与老年组(>60岁)对比中两组在年龄、糖尿病史、高血脂、吸烟史、BMI水平、胆固醇、LDL水平、BNP水平存在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轻STEMI患者的主要诱因是情绪应激(38.09%),最常见的症状为心绞痛(80.95%),随访1年的MACE事件发生率是9.52%,主要是再发心梗。【结论】对于青年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后临床效果好,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吸烟是影响长期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陈厚良 刘圣好 盛春梅 程小兵 陈东 钟万生 潘文博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青年人 预后 结直肠癌自发性破裂穿孔43例诊疗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自发破裂穿孔的诊疗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结、直肠癌破裂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本组患者35例痊愈出院,围手术期死亡8例,死亡率18.6%。发病至手术时间、感染性休克、合并症数目、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及肠瘘影响围手术期预后。结论加强对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的认识,缩短救治时间及手术时间、选择合适手术方式、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是围手术期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魏焱 陈秋星 曹荣格 陈东关键词:结直肠癌 肠穿孔 诊疗 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Hcy水平分为3组:A组75例(血Hcy<15.0μmol/L),B组52例(15μmol/L≤Hcy<20.0μmol/L),C组33例(≥20μmol/L)。分别测定24h动态血压,计算24h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同时根据hs-CRP水平分为3组:A'组65例(hs-CRP<5mg/l),B'组55例(5mg/l≤hsCRP<10mg/l),C'组40例(hs-CRP≥10mg/l)。测定24h动态血压,并计算24h时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结果:以HCY分组,患者24hBPV随血Hcy水平增高而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Hcy水平与24hBPV(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正相关性(r=0.652、0.595,均P<0.01);以hs-CRP分组,患者24hBPV亦随血hs-CRP水平增高而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24hBPV(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正相关性(r=0.623、0.483,均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s-CRP和Hcy与BPV呈正相关关系,在关注血压变异的同时还应关注Hcy与hs-CRP的变化。 程小兵 潘文博 钟万生 陈东 刘圣好 丁汝跃 樊宗成 盛春梅 梁有峰关键词: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C反应蛋白质 同型半胱氨酸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临床上并不多见,其发病率在1/1000~1/2500,但其发病急、病死率高及对母婴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由高脂血症性诱发的病例其并发症发生率更高,预后差,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HLP)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APIP的表现无特异性, 杨东亮 卢华东 吕德超 陈东 苏勤文关键词:妊娠 急性胰腺炎 胆石症 高脂血症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右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右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心内科门诊收治的120例HFpE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50 mg,bid)治疗,对照组应用缬沙坦(50 mg,bid)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右心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心肌做功指数(Tei index,Tei指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峰流速(TAPSV)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观察组Tei指数较对照组下降,而RVFAC、TAPSE、TAPSV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同时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房容积指数(RAVI)、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在缬沙坦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均下降(P<0.05),右侧房室瓣环处心肌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Va)较治疗前升高,其中观察组mPAP、RAVI、IVST均较对照组下降,Ve/Va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改善HFpEF患者右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以及纤维化相关因子水平改善心室重构。 周伟 陈东 高玉关键词: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