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301H指数:8
供职机构:香港浸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中药
  • 5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4篇骨质疏松症
  • 4篇补骨脂
  • 3篇药理
  • 3篇绝经
  • 3篇绝经后
  • 3篇绝经后骨质疏...
  • 3篇绝经后骨质疏...
  • 2篇代谢
  • 2篇去卵巢
  • 2篇去卵巢大鼠
  • 2篇中医
  • 2篇胶囊
  • 2篇骨疏灵
  • 2篇骨疏灵胶囊
  • 2篇骨转换
  • 2篇成骨
  • 1篇代谢影响

机构

  • 15篇香港浸会大学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江门市新会区...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广东省老年医...
  • 1篇西澳大学
  • 1篇山西众智检测...

作者

  • 17篇徐敏
  • 5篇谢金华
  • 3篇张晓晖
  • 2篇陈砺
  • 2篇冯新送
  • 2篇王涛
  • 2篇邓平香
  • 2篇曾元儿
  • 2篇王小平
  • 2篇张晓晖
  • 2篇赵立春
  • 2篇唐梅
  • 2篇张谦华
  • 2篇朱春燕
  • 1篇唐农
  • 1篇庞宇舟
  • 1篇麦惠环
  • 1篇陈小华
  • 1篇莫飞智
  • 1篇谢瑶

传媒

  • 3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广西中医药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循证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分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PMOP)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有关临床报道和调查研究的初步结果。方法 :(1)采用骨密度测定等现代量化指标以明确调查对象的疾病诊断 ,是开展该病证型研究的基本前提 ;(2 )采用传统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证型划分系统 ,并配合已被公认的现代证候辨证参考标准 ,是该病证型规范化研究的重要依据 ;(3)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及合理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和结果分析 ,是调查获得可靠结论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对PMOP的证型分布特点开展严谨的横断面调查 ,同时对PMOP的证型转变特点等开展纵向追踪 ,包括对PMOP患者出现的中医主症、次症、兼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将有助于阐明其规律性。
谢金华张晓晖徐敏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辨证分型
骨疏灵胶囊中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
2004年
【目的】通过测定骨疏灵胶囊中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以控制制剂内在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甲醇 水(V甲醇∶V水 =4 8∶5 2 )为流动相 ,流速 1 1mL/min ,色谱柱为C18柱 ,检测波长为 2 4 5nm。【结果】异补骨脂素在 0 0 342~0 2 736 μg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 92 11% (RSD =1 89% ,n =5 ) ,方法重现性好 (RSD =2 0 5 % )。【结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骨疏灵胶囊中的异补骨脂素含量 ,可避免制剂中其他化学成分的干扰 ,专属性好 ,且操作简便。
王涛曾元儿徐敏谢金华麦惠环
关键词:骨疏灵胶囊异补骨脂素中药中医
补骨脂单味应用和复方应用对大鼠肝脏毒性的比较被引量:30
2005年
目的:观察口服不同剂量的单味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复方水提液对实验大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将10月龄SD大鼠采用去卵巢术造模后,随机分成术后灌服补骨脂高剂量水提液组、灌服补骨脂低剂量水提液组、灌服补骨脂复方水提液组和灌服冷开水组(空白对照组)。术后第12周处死大鼠,各组随机取4只大鼠的肝脏送检,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各组组织学的变化。结果:高剂量水提液组大鼠组织学观察可见部分区域的肝细胞出现混浊肿胀和脂肪变性,个别区域可见部分肝细胞坏死。其余三组大鼠肝细胞未见异常改变。结论:服用较高剂量的补骨脂水提液可对实验大鼠的肝细胞造成一定程度损伤,而等剂量补骨脂在复方中与其它中药配伍合煎后的水提液,未见对肝脏造成明显的影响,其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邓平香徐敏
关键词:补骨脂肝脏毒性毒理学
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药物的临床疗效综述被引量:8
2004年
综述了近年来中西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研究概况。现代医学用于防治PMOP的药物有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降钙素及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以上药物对减少骨丢失和骨折有效,但长期应用其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近年来中医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等法治疗本病,已有较好的疗效报道。但目前尚缺乏设计严谨和以骨折为观测终点的中医临床研究。按循证医学的要求和方法开展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验证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并阐明其机制,最终开发出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谢金华徐敏冯新送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钙剂维生素D
中药复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复方防治雌激素缺乏引起骨丢失的药效机理。 [方法 ]随机将 1 0月龄雌性SD大鼠分为 3组 :去卵巢组 (OVX)、去卵巢后加中药治疗组 (OVX -M)及去卵巢后加雌激素治疗组 (OVX -E)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 1、 4、 8和 1 2周对尿吡啶交联 /肌酐比率 (Pyd/Cr)、尿脱氧吡啶交联 /肌酐比率(Dpd/Cr)和血浆碱性磷酸酶 (ALP)含量进行动态观测。 [结果 ]与术前相比OVX组尿Pyd/Cr、Dpd/Cr及血ALP术后各时点平均升高 93%、 1 80 %和 5 9% (P <0 .0 5 ) ;而OVX -M组仅平均升高 39%、 1 0 2 %和 1 9% ;两组变化差异显著 (P <0 .0 5 )。 [结论 ]实验提示自拟中药复方与雌激素替代疗法相似 ,可通过抑制骨转换减少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丢失。
谢金华张晓晖陈小华李小侬W.Kent冯新送徐敏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去卵巢大鼠
补肾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大众健康问题,大量临床研究文献显示:补肾中药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本文通过分析已发表的有关研究文献,评价补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国内6篇有关补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进行Meta分析。结果:补肾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下肢骨密度平均效应尺度及其95%CI分别为0.05(0.01,0.09)和0.04(0.03,0.06)。结论:补肾中药可有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使患者下肢骨密度增加。
陈砺朱春燕王小平徐敏
关键词:补肾药骨质疏松绝经后骨密度
植物雌激素与中药研究被引量:49
2002年
对植物雌激素及其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综述。作者提出对中药中植物雌激素开展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中药药理;同时也有助于从中药植物中发现新的植物雌激素。
张晓晖刘素香徐敏
关键词:植物雌激素药理学中药研究
太原市冬夏季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
细颗粒物(PM2.5)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其粒径小,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极大.
张玫李志平徐敏岳建伟蔡宗苇翁建霖李瑞金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源解析健康风险评估
附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3
2017年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附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附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成分,经分离鉴定的有百余个,主要骨架类型为C-19型二萜生物碱;其次为C-20型二萜生物碱,除生物碱以外,还含有黄酮、多糖、甾醇、有机酸等化学成分。附子的药理作用研究已久,主要有对心血管的作用、镇痛抗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衰老作用、降低胆固醇作用等。附子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为广泛应用的有毒中药,目前临床观测附子毒副反应的项目及其标准既不系统,也不明确,还没有实用的指南对其进行安全性监控。对附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期待在转化研究的启发下,运用代谢组学等新技术为附子应用的安全性评价带来突破,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唐梅赵立春赵立春徐敏冷静唐农张谦华
关键词:附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代谢组学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药治疗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了解目前国内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研究的现状。方法对检索到的50篇有关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和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从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组间基线可比性、随机、对照、双盲、统计学方法、疗效判断、疗程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随访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50篇相关文献中,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评价,推荐级别为B级的占44.0%,C级的占56.0%;证据水平为2b级的占40.0%,3b级的占4.0%,4级的占56.0%;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占44.0%;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占4.0%;采用随机双盲者占9.1%,随机单盲者占18.2%,说明组间基线可比的占31.8%,有诊断标准的占90.9%,有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占86.4%,说明统计方法的占52.4%,有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占90.9%,说明药物不良反应的占9.1%。结论有关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日益增多,但随机对照试验比例偏低,研究设计及论文撰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陈砺朱春燕王小平徐敏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试验循证医学中药治疗随机双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