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芳

作品数:12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羊膜
  • 3篇胰岛
  • 3篇胰岛Β细胞
  • 3篇糖耐量
  • 3篇分泌
  • 3篇Β细胞
  • 2篇代谢
  • 2篇血清
  • 2篇羊膜细胞
  • 2篇胰岛素
  • 2篇人羊膜
  • 2篇妊娠
  • 2篇胎膜
  • 2篇胎膜早破
  • 2篇糖耐量试验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葡萄糖
  • 2篇葡萄糖耐量

机构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市妇幼保...

作者

  • 12篇刘芳
  • 5篇邓华聪
  • 4篇瞿华
  • 4篇王行
  • 4篇漆洪波
  • 2篇张媛
  • 2篇江昕
  • 1篇刘丹
  • 1篇何琴
  • 1篇陶兰
  • 1篇李莉
  • 1篇刘菊莲
  • 1篇陈晨
  • 1篇邓敏
  • 1篇冯丽娟
  • 1篇高燕
  • 1篇程永红
  • 1篇周玮
  • 1篇唐倩
  • 1篇骆媛媛

传媒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羊膜细胞在Ⅰ型胶原基质中的三维培养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将人羊膜间质细胞种入Ⅰ型胶原三维基质中,羊膜上皮细胞接种在基质的表面,构建人羊膜细胞/Ⅰ型胶原基质复合物以模拟人体羊膜组织结构,为其用于修复胎膜破口的研究做准备。采用罗丹明-鬼笔环肽荧光染色剂特异性标记胞浆中的微丝(F-actin)结构,观察细胞在三维基质中的细胞形态;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法观察羊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在三维培养中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人羊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在Ⅰ型胶原基质的复合培养中生长良好,显示出与体内羊膜细胞的相似性。以上结果提示,Ⅰ型胶原蛋白有望应用在羊膜细胞组织工程,三维细胞基质培养系统有望为胎膜早破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手段。
刘芳漆洪波
关键词:人羊膜细胞
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用于修复胎膜破口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羊膜细胞I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用于修复胎膜破口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羊膜间质细胞接种在I型胶原蛋白三维基质中,人羊膜上皮细胞接种在基质的表面,构建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以模拟人体羊膜组织结构.DAPI标记三维基质中的细胞核以计数羊膜细胞在三维培养第2,8天的细胞数量.动态测定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复合物体积.培养含有不同数量羊膜间质细胞的羊膜细胞/I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15 d后检测抗张强度.结果 第2天和第8天的细胞数目分别是(121±5)/cm2和(124±4)/cm2(P〉0.05).第5天时,I型胶蛋白的面积为原体积的45%,第10天时约为15%,第15天时约为原14%,羊膜间质细胞的存在对于Ⅰ型胶原蛋白基质具有重新塑形的作用(P〈0.01),羊膜间质细胞可以导致I型胶原蛋白的收缩,抑肽酶和GM6001也不能抑制这种收缩.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复合物抗张强度随人羊膜间质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增强(P〈0.01).结论 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有望成为修复胎膜破口的材料.
刘芳漆洪波
关键词:羊膜细胞
双胎妊娠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孕妇251例,回顾性分析孕妇及围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51例双胎妊娠中,围产儿不良结局有87例,不良结局发生率高达34.66%,围产儿死亡21例,围产儿死亡率8.37%。(2)单因素分析结果:受孕方式、绒毛膜性、孕妇合并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有明显差异(P〈0.050)。(3)多因素分析结果:剖宫产分娩是双胎围产儿结局的保护性因素(P=0.000,OR=0.086,95%CI=0.023~0.321)。未足月胎膜早破和单绒毛膜性是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0,OR=2.979;P=0.043,OR=5.689)。结论:单绒毛膜性、孕妇合并未足月胎膜早破双胎是双胎妊娠围产儿结局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剖宫产术是保护性因素。
李莉刘芳张媛何丹周玮
关键词:双胎未足月胎膜早破
髂内动脉结扎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结扎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合理应用及价值。方法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4月间发生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并行骼内动脉结扎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抢救成功,结扎髂内动脉后出血迅速减少,且无反复现象。结论髂内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出血中可以挽救产妇的生命,与子宫切除术相比,它保留了产妇的生育能力。
高燕刘菊莲冯丽娟刘芳程永红
关键词:髂内动脉结扎难治性产后出血
综合干预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阻断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婴传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产科门诊107例妊娠合并HIV患者,给予医学咨询,选择终止或继续妊娠,抗病毒药物治疗,妊娠期产时、产后的产科处理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107例孕妇中27例终止妊娠,80例均足月妊娠住院分娩。分娩的80例婴儿随访,在出生6周、3、12、18个月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是阻断妊娠合并HIV感染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陶兰刘芳张媛
关键词:妊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干预母婴传播
早产胎膜早破的治疗被引量:52
2008年
刘芳漆洪波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
人羊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分离培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和羊膜间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取足月妊娠剖宫产术中的羊膜组织剪成碎片,胰蛋白酶消化15min,共四次,取消化液1000rpm离心5min收集细胞。剩余羊膜组织加入1.0g/L的胶原酶和0.1g/L的DNA酶,39℃消化120min,消化液1000rpm离心5min收集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及细胞生长情况。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对细胞进行细胞鉴定。结果:通过不同的酶消化分离法可以将羊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进行细胞分离培养,羊膜细胞体外一段时间内表现出良好的细胞增殖能力和传代能力。胰蛋白酶消化的细胞角蛋白染色呈阳性,波形蛋白染色呈阴性。胶原酶消化的细胞波形蛋白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结论:羊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能够在体外分离、扩增。这为羊膜细胞进行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技术奠定了实验基础。
刘芳漆洪波
关键词:羊膜上皮细胞细胞培养细胞鉴定
水杨酸类药物的新用途——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状态被引量:2
2015年
慢性低度炎症参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资料显示经典的水杨酸类抗炎药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状态,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除了抑制炎症反应外,水杨酸类药物还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等多种途径发挥降糖效应。本文就近年来水杨酸类药物对糖代谢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从而为该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应用中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江昕刘芳邓华聪
关键词:水杨酸2型糖尿病炎症
重庆市35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 调查重庆市35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在重庆市35岁及以上人群中进行横断面调查,获得有效调查人数为5 384人,检测该人群的空腹血糖、血脂、身高、体重、腰臀围、血压等,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运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的MS标准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重庆市MS的粗患病率20.28%,标化患病率为18.72%,女性显著高于男性(25.55%对12.90%,P<0.01);(2)城市MS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26.65%对16.94%,P<0.01);(3) MS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4)MS的各组分中,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糖、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患病率分别为30.11%、26.17%、43.93%、54.03%和27.23%.人群中至少有1种以上组分异常的个体高达83.06%,同时合并4项危险因素的组合形式以“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糖+高血压”为最多.结论 重庆市35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较高,MS已越来越成为影响重庆城乡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亟需对MS做出早期诊断并加强综合防治.
邓敏邓华聪王行瞿华陈晨刘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流行病学
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检测不同糖耐量人群的血清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水平,探讨betatrophin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者11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7例(T2DM组)、糖调节受损者27例(IGR组)和正常糖耐量者36名(NGT组),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0~10min胰岛素水平,计算急性胰岛素反应(AIR3-5)及0~10min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betatrophin水平,分析betatrophin与以上指标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血清betatrophin水平在T2DM组和IGR组显著高于NGT组[分别为2.08(1.08~2.89)、1.52(0.54~2.55)、0.76(0.44~0.97)μg/L,F=16.142,P〈0.01]。双变量相关分析提示,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120min胰岛素、HOMA-IR和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r=0.288—0.562,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338,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HOMA-IR和TG是血清betatrophin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βHOMA-IR=0.438,βTG=0.300,均P〈0.01)。结论在T2DM及IGR个体中血清betatrophin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但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无直接相关性。
刘丹瞿华王行段阳刘芳邓华聪
关键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胰岛素抵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