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仵菲斐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急性
  • 4篇细胞
  • 4篇淋巴
  • 3篇血液
  • 3篇肿瘤
  • 3篇淋巴瘤
  • 3篇恶性
  • 2篇血液病
  • 2篇伊曲康唑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分析
  • 2篇真菌
  • 2篇真菌感染
  • 2篇髓系
  • 2篇髓样
  • 2篇侵袭性
  • 2篇侵袭性真菌
  • 2篇侵袭性真菌感...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4篇仵菲斐
  • 10篇孙慧
  • 9篇马杰
  • 8篇甘思林
  • 6篇王卫敏
  • 6篇谢新生
  • 5篇孙玲
  • 5篇刘延方
  • 5篇万鼎铭
  • 3篇克晓燕
  • 2篇刘林湘
  • 2篇姜中兴
  • 2篇王亚楠
  • 2篇王冲
  • 2篇刘晓艳
  • 1篇李宁
  • 1篇张巍
  • 1篇朱明霞
  • 1篇王艳芳
  • 1篇岳保红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白血病.淋巴...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治疗研究进展
2015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外的低度恶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约占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0%~50%。其发病部位广泛,治疗方法多样。现就近年来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仵菲斐克晓燕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药物疗法放射疗法外科手术
共刺激分子B7-H1、B7-H3和B7-H4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3种共刺激分子B7-H1、B7-H3和B7-H4在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方法:分别采用RT-PCR、q 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3株血液肿瘤细胞中B7-H1、B7-H3和B7-H4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情况,设12例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MNC)为对照。结果:3种共刺激分子的mRNA在12例志愿者PB MNC和13株血液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其中B7-H4表达水平相对偏低;3种共刺激分子分别在Maver、Z138和HL-60中表达最高,B7-H3和B7-H4在CZ1中不表达。3种共刺激分子的胞核及胞浆蛋白仅在恶性血液肿瘤细胞中异常高表达,分别在U937、Z138和Raji细胞中表达最高,B7-H3和B7-H4在CZ1细胞中不表达。在同一肿瘤来源的细胞株中,3种共刺激分子的mRNA和胞核及胞浆蛋白表达均存在差异,且差异不全一致。B7-H3膜蛋白在U937、M aver和Z138中表达丰度较高;B7-H1和B7-H4的膜蛋白在13株细胞中呈不表达或低表达。结论:共刺激分子B7-H1、B7-H3和B7-H4在mRNA水平均广泛表达,但蛋白水平仅在血液肿瘤细胞中异常高表达,且亚细胞定位多在胞核及胞浆,膜蛋白水平普遍低表达或不表达。同一肿瘤来源的细胞株中3种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可存在差异。
张巍王晶王艳芳朱明霞万文丽李海申仵菲斐闫新星克晓燕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B7-H1B7-H3B7-H4血液恶性肿瘤
10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06例患者中,男64例,女42例,中位年龄62.5(19~87)岁,≥60岁者占52.8%(56/106),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占66.0%(70/106),结外病变≥2处者占46.2%(49/106),骨髓受累者占20.8%(22/106),Ⅲ~Ⅳ期者占67.0%(71/106),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1分26.4%(28/106),2分22.6%(24/106),3分16.0%(17/106),4、5分34.9%(37/106)。接受化疗者102例,90例完成疗效评估,完全缓解率为52.2%(47/90),经分析LDH>240 u/L(χ^(2)=6.136,P=0.017)、IPI评分3~5分(χ^(2)=5.257,P=0.022)患者缓解率低。106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533.5 d。单因素分析示年龄(χ^(2)=7.061,P=0.008)、B症状(χ^(2)=5.188,P=0.023)、骨髓受累(χ^(2)=14.074,P<0.001)、分期(χ^(2)=4.030,P=0.049)、LDH水平(χ^(2)=5.219,P=0.022)、β2-MG水平(χ^(2)=10.979,P=0.001)、IPI评分(χ^(2)=14.886,P=0.002)、化疗强度(χ^(2)=36.992,P=0.001)是DLBCL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示LDH水平(HR=1.001,95%CI:1.000~1.001,P=0.004)、化疗强度(HR=0.403,95%CI:0.164~0.988,P=0.047)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DLBCL预后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LDH水平、化疗强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仵菲斐刘晓艳王亚楠甘思林王卫敏马杰孙慧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
CCR7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髓外病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7(CC-chemokine receptor 7,CCR7)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疾病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53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浆细胞CCR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年龄、性别、M蛋白、外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指标、骨髓浆细胞比例、免疫表型特点、溶骨改变、髓外病变等疾病特征的关系。结果:5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CCR7阳性者24例,阳性率为45.28%,CCR7阳性组髓外病变发生率高于CCR7阴性组(29.17%vs 3.45%)(P<0.05)。结论:CCR7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表达较高,其高表达与髓外病变发生相关,CCR7可能是预测多发性骨髓瘤发生髓外病变的重要指标。
王亚楠甘思林仵菲斐王卫敏李帅全马杰郭荣姜中兴岳保红孙慧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CCR7髓外病变
老年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老年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CN-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初治老年CN-AML(M3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用χ2检验分析完全缓解(CR)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对预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4例患者中首次化疗后可评价疗效者72例,CR率为38.9%(28/72),总有效率为55.6%(40/72).白细胞计数(WBC)〈100×109/L、NPM1突变阳性患者的CR率较高[59.4%(38/64)比12.5%(1/8),83.3%(10/12)比36.4%(8/22),均P〈0.05].104例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6.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继发AML、高WBC(≥100×109/L)、FLT3-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阳性、CD7阳性、达CR诱导疗程数〉2个以及Charlson合并疾病指数(CCI)评分≥2分的患者OS时间较短(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LT3-ITD突变阳性(HR=7.61,95%CI 1.80~32.11,P=0.006)及达CR诱导疗程数〉2个(HR=10.11,95%CI 2.38~43.03,P=0.002)是患者OS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CN-AML患者的预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FLT3-ITD突变阳性、 达CR诱导疗程数〉2个是老年CN-AML患者不良OS的独立影响因素.
张知鸷王卫敏仵菲斐甘思林马杰刘延方谢新生孙玲万鼎铭姜中兴孙慧
关键词:正常核型预后
长链非编码RNA RP11-87C12.5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RP11-87C12.5在急性淋巴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lncRNA RP11-87C12.5在17例对照组、33例初治ALL组和26例化疗后完全缓解(CR)ALL组骨髓细胞的表达水平。同时收集初治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RP11-87C12.5在初治ALL组中高表达(P=0.021)。与初治ALL组相比,其在化疗后达CR的ALL组中低表达(P=0.039)。在初治ALL组中,lncRNA RP11-87C12.5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T或B类型、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比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染色体核型、WT1基因、是否髓外浸润、1个疗程化疗是否缓解、是否复发均无相关性。在27例B-ALL中,与c CD79a高表达组对比,lncRNA RP11-87C12.5在cCD79a低表达组中明显高表达(P=0.004),与其他免疫分型无相关性。结论:lncRNA RP11-87C12.5在初治ALL组中高表达,在化疗后完全缓解ALL组中低表达。在B-ALL中lncRNA RP11-87C12.5在c CD79a低表达组中明显高表达。在初治ALL组中,lncRNA RP11-87C12.5高表达组的缓解率和复发率均高于低表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余丹王卫敏仵菲斐马平孙玲万鼎铭刘延方谢新生王冲孙慧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的200例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30 d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4例)和生存组(15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初治AL、复发后再次诱导AL、诱导化疗期AL、应用糖皮质激素、中性粒细胞缺乏、感染性休克、不合适初始抗感染治疗与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 d内死亡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感染性休克(95%CI:3.240~22.052,P<0.05)及不合适初始抗感染治疗(95%CI:2.151~13.367,P<0.05)是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及不合适初始抗感染治疗的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高,应合理应用抗感染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李亚雨马杰胡营涛李宁仵菲斐谢新生孙慧
关键词:白血病血流感染
长链非编码RNA RP11-69I8.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RP11-69I8.3与急性白血病的相关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4例初治急性白血病(32例AML,32例ALL)及25例ALL化疗后完全缓解(CR)患者骨髓液及17例对照组志愿者骨髓液中lncRNA RP11-69I8.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RP11-69I8.3在AML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初治ALL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在化疗后达CR的ALL患者组表达明显高于初治患者组(P=0.013);在初治ALL组中,lncRNA RP11-69I8.3在儿童组较成人组明显低表达(P=0.017),与患者性别、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T/B类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WT1基因、染色体核型、预后、是否髓外浸润、1疗程化疗是否缓解、是否复发均无相关性。在26例B-ALL中,lncRNA RP11-69I8.3的表达与CD10、CD19、CD20等免疫表型均无相关性。结论:lncRNA RP11-69I8.3在初治AML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初治ALL中低表达,在化疗后达CR组ALL中表达较未治疗时增高。在初治ALL组中,lncRNA RP11-69I8.3在儿童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成人组;在B-ALL中lncRNA RP11 69I8.
司佳佳王卫敏余丹甘思林仵菲斐孙玲万鼎铭谢新生刘延方王冲孙慧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急性白血病B-ALL
新型共刺激分子B7-H6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6年
B7-H6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共刺激分子,在正常细胞无表达,较特异性地表达于肿瘤细胞,并可在炎症状态下诱导表达于抗原呈递细胞,可被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下调表达。B7-H6通过NK细胞表面N Kp30活化NK细胞而杀伤肿瘤及转化细胞,并释放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细胞表面的B7-H6分子脱落后形成可溶性分子。B7-H6/N Kp30通路可能参与了干燥综合征的发生。因此,B7-16/NKp30通路可能成为肿瘤、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治疗的新靶点。
仵菲斐克晓燕
关键词:NK细胞肿瘤免疫
t(16;21)(p11;q22)/FUS-ERG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t(16;21)(p11;q22)/FUS-ERG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1年7月我科收治的6例t(16;21)(p11;q22)/FUS-ERG AML患者及汇总文献报道的90例成人t(16;21)(p11;q22)/FUS-ERG AML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免疫分型、基因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及NGS检测结果、治疗方案及疗效、随访结果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6例t(16;21)(p11;q22)/FUS-ERG AML患者占同期确诊AML的0.36%,免疫表型CD34、CD33、CD117、CD56均为阳性。FUS-ERG融合基因均为阳性,4例患者染色体可见t(16;21)(p11;q22)。6例患者均接受化疗,其中4例1个疗程完全缓解(CR),1例2个疗程CR,1例1个疗程因感染死亡。3例单纯化疗患者生存期分别为16.2个月、14.3个月和10.7个月;2例化疗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生存期分别为9.1个月和19.4个月。汇总文献结果显示,年龄<60岁患者1个疗程CR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无髓外病变患者1个疗程CR率高于髓外病变患者(P<0.05);化疗联合HSCT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高于单纯化疗患者(P<0.001)。结论t(16;21)(p11;q22)/FUS-ERG AML应纳入预后不良组,推荐尽早行allo-HSCT改善生存质量。
仵菲斐甘思林刘晓艳李涛孙慧马杰
关键词:融合基因急性髓系白血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