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鳗鲡(Anguilla japonica)性腺发育和饥饿胁迫下生物学指标及体内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变化
- 王婷刘利平
- 中国淡水硅藻新记录——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被引量:5
- 2019年
- 于2016年5月对浙江省仙居国家公园进行藻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中国淡水硅藻的1个新记录种--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Encyonema ventricosum var.hankensis(Skvortzov) Rodionova&Pomazkina]。该文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浙江种群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并将其与该种的其他地理种群及内丝藻属其他相似物种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同时讨论了该物种的生境特征。结果表明:(1)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壳面均具明显背腹之分,背缘明显拱起,腹缘轻微波曲;端部呈头状至喙状。(2)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浙江地理种群在背部中央区域具一孤点,而其兴凯种群对孤点这一特征未有描述。(3)偏肿内丝藻兴凯变种在俄罗斯的兴凯湖和贝加尔湖等地有分布,该种在中国是首次报道。
- 王婷王婷卢剑轲王先云王先云张瑞雷张瑞雷
- 关键词:新记录种
- 海洋酸化对贝类的生理生态学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2年
-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_(2))大量排放,约四分之一被海洋吸收,导致海水pH值和碳酸钙饱和度降低,出现了海洋酸化的现象。海洋酸化及引起的碳酸盐化学体系的变化已对各种海洋生物产生影响。贝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生物类群,自身具有一定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但其属于钙化生物,极易受到海水酸化的影响。在对贝类进行酸化生理生态响应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海洋酸化影响到贝类整个生活史和几乎大部分生理过程,尤其是早期生活史阶段呈现高度敏感性。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贝类在酸化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响应进行了综述和讨论,为贝类应对海洋酸化响应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王婷王婷胡梦红胡梦红王有基
- 关键词:贝类PH酸化生理
- 人工诱导花鳗鲡成熟过程中卵巢内6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及变化被引量:3
- 2015年
- 为分析成年花鳗鲡经多次注射鲤鱼脑垂体(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每周12 mg/k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每周300 IU/kg)后,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6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及变化,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方法对花鳗鲡性腺内这6种类固醇激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睾酮(testosterone,T)、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17β,E2)、雌三醇(estriol,E3)、17α,20β-二羟基-4-孕烯-3-酮(17α,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17α-羟基孕酮(17α-hydroxyprogesterone,17α-OHP)在x Bridge C18色谱柱上得到良好分离,在0~200 ng/m 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测限为0.1~0.5 ng/g,回收率为89.00%~94.83%,相对标准差均小于20%;注射外源激素后,6种性类固醇激素在花鳗鲡卵巢中的含量及变化情况如下:第2次注射后,T、P、E2、E3、DHP、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0.27±0.05)、(0.64±0.05)、0、(1.17±0.19)、0、0 ng/g;第9次注射后,T、P、E2、E3、DHP、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0.73±0.13)、(1.28±0.38)、(1.27±0.27)、(0.83±0.14)、(1.50±0.59)、(0.43±0.25)ng/g;第16次注射后,T、P、E2、E3、DHP、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1.17±0.14)、(2.23±0.51)、(5.59±0.96)、(2.46±0.70)、(2.29±0.65)、(4.56±0.74)ng/g。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雌二醇和雌三醇。研究表明,雌二醇和雌三醇是花鳗鲡性腺发育的关键因素;随着性腺发育,花鳗鲡卵巢中6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UPLC/MS/MS法能同时定量测定这6种性类固醇激素,具有灵敏、高回收率、稳定的优势。
- 林静湛嘉帅滇王婷王倩王磊俞雪钧刘利平
- 关键词:花鳗鲡卵巢类固醇激素
- 胶网藻对水体中恩诺沙星的毒性响应及去除作用被引量:4
- 2020年
- 恩诺沙星是医药及水产养殖业广泛使用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我国地表水中残留量较多的抗生素种类之一;然而有关该抗生素对水体中浮游植物毒理作用以及后者对其去除作用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以绿藻门的胶网藻(Dictyosphaerium sp.)为对象,通过12 d室内培养实验,分析在不同浓度(0、5、25、50和100 mg·L^-1)恩诺沙星暴露的条件下,胶网藻的生长、光合作用活力和胞外多糖的响应变化及其对不同浓度恩诺沙星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中胶网藻的生物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恩诺沙星对胶网藻的生长和光合色素积累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01).通过拟合分析,计算出恩诺沙星对胶网藻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41.29±7.33)mg·L^-1,表明胶网藻能够适应高浓度的恩诺沙星胁迫.同时发现,当恩诺沙星浓度<5 mg·L^-1时,能够促进胶网藻的最大光合速率(Fv/Fm),但浓度>5 mg·L^-1时则对胶网藻具有抑制作用(P<0.01);实际光合速率(Yeild)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在12 d内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胶网藻在6 d后可逐渐适应胁迫环境而恢复一定的光合活力.此外,恩诺沙星可刺激胶网藻释放胞外多糖,水溶性多糖(RPS)和胞外胶鞘多糖(CPS)含量均随恩诺沙星浓度升高而增加.实验结束时,4个无藻对照组(5、25、50和100 mg·L^-1)中恩诺沙星的去除率分别为7.27%、5.56%、5.30%和4.88%,而添加胶网藻的处理组其去除率分别为对照组的3.21、3.01、2.69和2.83倍,表明胶网藻对于恩诺沙星的去除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本研究结果为理解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水体初级生产者的生态毒性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为水体抗生素残留的生态去除和淡水微藻的生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王振方韩子玉王梦雪马逸驰王婷王婷王丽卿
- 关键词:水溶性多糖
- 鳗鲡(Anguilla japonica)性腺发育和饥饿胁迫下生物学指标及体内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变化
- 自然条件下,鳗鲡(Anguilla japonica)自降河入海至性腺发育成熟需洄游数千公里、耗时半年以上,且整个过程中不摄食.本文以降海洄游、人工促熟和长期饥饿(20个月)三种状态下的鳗鲡为材料,研究其在性腺发育和饥饿...
- 王婷刘利平
- 关键词:鳗鲡性腺发育饥饿胁迫生物学指标粗蛋白氨基酸
- 鳗鲡(Anguilla japonica)性腺发育和饥饿胁迫下生物学指标及体内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自然条件下,鳗鲡(Anguilla japonica)自降河入海至性腺发育成熟需洄游数千公里、耗时半年以上,且整个过程中不摄食。本文以降海洄游、人工促熟和长期饥饿(20个月)三种状态下的鳗鲡为材料,研究其在性腺发育和饥饿胁迫时的主要生物学指标(包括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性腺指数、含肉率)以及肌肉、肝脏和性腺中的粗蛋白与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探讨鳗鲡性腺发育和饥饿胁迫下的营养物质来源与变化。结果发现:人工促熟鳗鲡的肝体比、脏体比和性腺指数显著高于降海洄游鳗鲡(P<0.05),而含肉率、肝脏和卵巢内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及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显著低于降海洄游鳗鲡的含量(P<0.05);长期饥饿鳗鲡的肥满度、肝体比、含肉率、肌肉(鲜样)、肝脏内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显著低于降海洄游鳗鲡(P<0.05)。结果表明,鳗鲡性腺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肌肉,其性腺的发育依赖自身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流动和转化,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均被利用,转化成性腺发育所需要的物质。
- 王婷刘利平陈桃英张利娜林静王倩帅滇
- 关键词:鳗鲡性腺发育饥饿胁迫生物学指标粗蛋白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