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历
-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OVCF患者共2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12例采用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112例采用高粘度骨水泥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骨水泥弥散系数,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年两组Cobb角、椎体高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水泥弥散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术后1年,两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治疗OVCF患者与高粘度骨水泥PKP治疗效果相似,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骨水泥渗漏率,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椎体高度,减轻疼痛,提高术后满意度。
- 房根强赵正历靳宪辉张庆胜崔胜杰魏巍闫广辉武佳奇赵磊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VAS评分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内皮素-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内皮素-1(ET-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系膜细胞分为:(1)高糖组(高糖培养液);(2)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高糖组,含1μmol/L白藜芦醇的高糖培养液;(3)SIRT1 RNAi干扰+高糖组,加入pTRC-shSIRT1慢病毒感染;(4)正常对照(NC)组。检测各组细胞SIRT1基因表达,以及ET-1和TGF-β1水平。结果高糖组、SIRT1激动剂+高糖组、SIRT1RNAi干扰+高糖组及NC组ET-1含量分别为(56.1±6.3)、(31.9±5.1)、(105.63±8.2)和(17.3±3.4)pg/ml;TGF-β1含量分别为(43.3±5.7)、(27.5±4.9)、(87.4±7.3)和(15.6±3.6)ng/ml。高糖抑制SIRT1表达,上调ET-1和TGF-β1表达(P<0.05);SIRT1激动剂可改善高糖对SIRT1的抑制,下调ET-1和TGF-β1表达(P<0.05);沉默SIRT1,可上调ET-1和TGF-β1表达(P<0.05)。结论 SIRT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ET-1和TGF-β1可能起负调控作用。
- 谷巍耿建林张雪坤赵正历孙殿静路玉李
- 关键词:内皮素-1转化生长因子Β1
- E3泛素连接酶Siah-1与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E3泛素连接酶Siah-1与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方法器官浴槽和血管张力系统测定雄性C57BL/6小鼠,以及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的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张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Siah-1和连环蛋白(β-catenin)水平。结果糖尿病小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对乙酰胆碱(Ach)引发的舒张反应低于正常小鼠(t=24.270,P=0.000),Siah-1抑制剂孵育30 min的糖尿病小鼠对Ach引发的舒张反应与正常小鼠无明显差异(t=1.991,P=0.327)。各组小鼠对硝普钠(SNP)引发的血管舒张呈现良好的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5,P=0.541)。经Siah-1抑制剂处理的糖尿病小鼠Siah-1浓度明显降低(t=5.483,P=0.017),而β-catenin浓度明显升高(t=6.670,P=0.023)。在有β-catenin抑制剂的情况下,使用Siah-1抑制剂的糖尿病小鼠血管内皮舒张反应明显低于正常小鼠(t=1.441,P=0.378)。结论 E3泛素连接酶Siah-1参与了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对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有关。
- 谷巍张雪坤赵正历孙殿静路玉李耿建林
-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
-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皮素-1、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按照治疗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口服格列美脲每次2 mg,每天1次,根据血糖变化进行调整;试验组患者腹部注射利拉鲁肽(0.6 mg·d^-1)联合皮下注射胰岛素(0.5 u·kg^-1),并根据血糖变化进行调整,均连续治疗12周。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内皮素-1、瘦素、胰岛素抵抗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三酰甘油(TG)水平分别为(2.18±0.65)和(1.55±0.71)mmol·L^-1;这2组的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4.43±0.92)和(2.87±0.93)mmol·L^-1;这2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3.07±0.79)和(2.12±0.58)mmol·L^-1;这2组的内皮素水平分别为(57.89±12.65)和(50.11±16.76)pg·mL^-1;这2组的瘦素水平分别为(4.43±1.87)和(2.43±0.88)pg·mL^-1;这2组的空腹血糖(FPG)水平分别为(7.17±1.08)和(6.12±1.32)mmol·L^-1,这2组的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分别为(9.01±1.56)和(7.81±3.76)mmol·L^-1;这2组的稳态模型评估(HOMA-IR)水平分别为3.78±0.90和2.89±0.83。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素-1、瘦素及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赵正历冯玉俊耿建林谷巍张雪坤
- 关键词:利拉鲁肽胰岛素注射液内皮素瘦素
- 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血清TSH、TTF-1与超声造影参数相关性及联合检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与超声造影参数相关性及联合检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河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甲状腺微小癌患者106例作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106例作为良性组。比较两组血清TSH、TTF-1、超声造影参数[造影剂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TIC-AUC)],分析血清TSH、TTF-1与超声造影参数相关性,评价血清TSH、TTF-1、超声造影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甲状腺微小癌价值,分析血清TSH、TTF-1、超声造影参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恶性组血清TSH、TTF-1高于良性组,PI、TIC-AUC低于良性组,TTP长于良性组(P<0.05);血清TSH、TTF-1与PI、TIC-AUC呈负相关,与TTP呈正相关(P<0.05);血清TSH、TTF-1联合PI、TIC-AUC、TTP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AUC为0.914(95%CI:0.868~0.948),敏感度为87.74%,特异度为84.91%,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血清TSH、TTF-1、TTP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I、TIC-AUC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呈负相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血清TSH、TTF-1与超声造影参数PI、AUC、TTP显著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途径,且与多项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能为临床评估病理进展提供有效信息。
- 刘海楠冯玉俊郭连峰王林娜赵正历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转录因子-1超声造影
- 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8
- 2019年
- 背景:有研究证实,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进行椎体成形治疗,可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目的:分析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骨病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00例,其中男82例,女118例,年龄60-82岁,随机分2组:试验组(n=100)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治疗,对照组(n=100)采用低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治疗,记录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1年,利用目测类比评分、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评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利用影像学检查评估伤椎椎体高度恢复与Cobb角矫正情况。试验已获得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5-2-003(卫)。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7%,P=0);②治疗后3个月、1年,两组的目测类比评分、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SF-36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治疗后3个月、1年,两组的伤椎椎体高度与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伤椎椎体高度与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高黏度骨水泥与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使用高黏度骨水泥的骨水泥渗漏风险较低。
- 房根强赵正历靳宪辉张庆胜崔胜杰魏巍闫广辉武佳奇赵磊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
- 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甲状腺癌中miR-1296、miR-637和miR-1243的表达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的甲状腺癌(TC)患者癌组织中miR-1296、miR-637和miR-1243的表达情况,探讨miR-1296、miR-637和miR-1243与TC患者病理类型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100例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取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肿瘤边界2 cm以上)及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不同组织中miR-1296、miR-1243、miR-637水平,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分化型患者miR-1296、miR-637和miR-124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低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型患者(P<0.05);癌组织miR-1296、miR-637、miR-1243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296、miR-637和miR-1243高表达是TC患者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保护因素(OR<1,P<0.05)。100例TC患者随访24个月,其中预后良好75例(75.00%),预后不良25例(25.00%);预后良好组miR-1296、miR-637和miR-1243相对表达量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miR-1243相对表达量及联合检测预测TC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癌组织中miR-1296、miR-637和miR-1243相对表达量与TC患者病理类型及分期密切相关,三者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及分期的分子标记物,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 冯玉俊王林娜赵正历刘海楠魏伟许沙沙李美云雷勇
- 关键词:甲状腺癌病理类型预后
- 血清sIL-2R、ps-Tg联合甲状腺自身抗体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的评估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联合甲状腺自身抗体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恶性程度的评估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92例DTC患者,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血清sIL-2R、ps-Tg、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分析血清sIL-2R、ps-Tg、TGAb、TPOAb水平与DTC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及诊断DTC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统计术后1年复发情况,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血清sIL-2R、ps-Tg、TGAb、TPOAb水平,分析各指标与DTC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包膜侵犯DTC患者血清sIL-2R、ps-Tg、TGAb、TPOAb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包膜侵犯DTC患者(P<0.05);DTC患者血清sIL-2R、ps-Tg、TGAb、TPOAb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呈正相关(P<0.05);血清sIL-2R、ps-Tg、TGAb、TPOAb水平诊断DTC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联合诊断的AUC最大,为0.921;复发患者术前血清sIL-2R、ps-Tg、TGAb、TPOAb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DTC患者血清sIL-2R、ps-Tg、TGAb、TPOAb水平与术后复发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IL-2R、ps-Tg、TGAb、TPOAb各指标联合在诊断DTC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良好诊断效能,且与术后复发有关,有助于指导临床评估患者预后。
- 冯玉俊王林娜赵正历刘海楠魏伟许沙沙李美云雷勇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红景天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终末期肾病透析的主要疾病之一,治疗不但花费高,而且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为重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临床应用大株红景天联合培哚普利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指标的变化,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 谷巍耿建林赵正历
- 关键词:红景天培哚普利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