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
-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U患者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ICU患者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ICU患者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入住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且发生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患者148例,采集其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实验,统计并分析其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结果所有148例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者痰标本经实验室培养鉴定,检出病原菌185株,其中,真菌15株(8.11%),细菌170株(91.89%)。革兰阴性菌141株(82.94%),革兰阳性菌29株(17.06%)。在所有检出的病原菌中,位居前3位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8.82%)、铜绿假单胞菌(18.2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92%)。检出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最多,约为所有检出革兰阳性菌的79.31%。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对于抗生素多具有耐药性,且多数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及时检测ICU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细菌种类,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情况,按照患者感染细菌种类以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转归,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 董咪娜王峰田雨郭利明
- 关键词:ICU患者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细菌种类耐药性
- 高压氧治疗ICU重症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ICU重症颅脑损伤(SC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67例SC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27例;年龄23~65岁,平均47.0岁;道路交通伤44例,坠落伤20例,击打伤3例;损伤类型:脑挫裂伤56例,颅内血肿10例,其他1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高压氧组(n=35)与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高压氧组给予常规+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淀粉样蛋白A(SAA)、髓鞘碱性蛋白(MBP)等脑损伤指标及FGL 2,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 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 2)、脑氧摄取率(ERO 2)等脑氧代谢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疗程后,高压氧组血清NSE、RBP 4、GFAP、SAA、MBP、FGL 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92±0.21)ng/mL vs.(2.04±0.23)ng/mL,(11.32±1.26)mg/L vs.(12.37±1.33)mg/L,(8.06±0.83)pg/mL vs.(8.62±0.89)pg/mL,(3.42±0.36)mg/L vs.(3.68±0.40)mg/L,(23.86±2.51)ng/mL vs.(26.08±2.72)ng/mL,(68.94±7.87)ng/mL vs.(73.64±8.07)ng/mL,P<0.05)]。高压氧组ERO 2、SjvO 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0.22±2.41)%vs.(21.36±2.44)%,(61.29±6.26)%vs.(64.64±6.55)%],Da-jvO 2、SpO 2高于对照组(45.39±4.72)mL/L vs.(42.68±4.38)mL/L,(99.76±10.28)%vs.(94.17±9.62)%,P<0.05)]。高压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71%vs.62.50%,P<0.05)。高压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6%vs.21.88%,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ICU SCI恢复期患者可有效改善脑氧代谢指标,缓解机体免疫炎性反应,降低FGL2水平,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 田雨苗树船黄进秦艺玮
-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压氧血清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