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聪
- 作品数:22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固体介质中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及演化
- 由于实际地球介质中广泛存在断裂、微裂缝等地质现象,地下介质的应力-应变曲线在一定条件下不符合虎克定律而表现出非线性弹性特征。当考虑波动方程的非线性条件时,可能会出现一种有限振幅、且只有一个波峰或波谷的波,称为孤立波。王庆...
- 周聪王庆良
- 关键词:非线性孤立波有限差分
- 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的地震脉冲信号检测方法被引量:5
- 2020年
- 四川省汶川地震发生前,一些测震和形变台站记录到了低频脉冲信号。为了进一步分析和判别这类脉冲信号的真实性,提出了基于深度自编码算法的地震脉冲信号检测方法。以汶川地震为例,首先收集四川省49个台站震前9天的波形数据作为样本集,采用连续小波变换获得波形数据的时频谱,然后利用深度自编码神经网络对其进行训练,并应用于地震脉冲异常信号的自动识别。测试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对新数据的识别准确度在93%以上。最后初步统计了汶川地震前1个月四川省出现的疑似脉冲异常的空间分布,从断层慢滑移运动的角度给出了一种可能解释。
- 周聪曾祥芝袁静李兴泉王庆良陈文胜
- 关键词:连续小波变换异常信号汶川地震
- 考虑频散效应的一维非线性地震波数值模拟
- 线性地震波的数值模拟中,因为出现陡峭间断面、数值振荡和误差的指数级增长现象,使得获取稳定、收敛的数值解变得复杂且困难。本文基于Hokstad改造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实现固体介质中一维非线性地震波数值模...
- 周聪王庆良
- 关键词:地震波数值振荡
- 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研究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周边地区波速变化
- 2024年
- 使用2013—2018年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周边地区23个宽频带流动台站的连续波形记录,通过背景噪声干涉测量,计算获取了台站对之间的相对地震波速变化;计算了5个不同周期的相对波速变化,重点分析了2018年石棉M_(S)4.5地震前后的波速变化。结果显示:在1~3 s周期,相对波速变化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即每年的6—10月,相对波速变化显示出缓慢的降低趋势,误差也较小,而每年的1—5月的相对波速变化呈现出随机变化特征,且误差较大。结合当地气象数据推测,地震波速变化可能与季节性降水引起的孔隙压力变化有关。3~8 s周期的波速变化呈离散型分布,更长周期的6~15 s和8~20 s波速变化较弱,在零值线附近波动,表明中下地壳介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高频段1~4 Hz结果显示,石棉地震后近震源区的部分台站出现波速降低,而未见震源区地表破裂,推测波速变化可能是由地震动引起浅部裂隙的张开或闭合所致。
- 张佩周聪周聪王文青刘庚刘庚
- 关键词:背景噪声波速变化
- 地震4.0--新一代智能地震技术体系SCPS被引量:2
- 2020年
- 200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首次提出CPS(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概念。本文借助CPS概念、架构、特征,在对地震技术体系演进过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地震4.0--新一代智能地震技术体系SCPS(Seismic–Cyber–Physical Systems)的创新理念,并对地震4.0的内涵、架构、平台和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和论证,期望推进地震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 刘文义李丽周辉王文青周聪
- 关键词:CPS
- 基于弹簧块体模型的应变波特征分析及初步应用
- 周聪朱良玉周琳
- 利用重复地震研究安宁河断裂带及周边地区深部滑动速率
- 2023年
- 基于西昌流动台阵和安宁河断裂带附近固定台站2013—2019年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资料,利用波形互相关方法进行相似地震识别,同时对P,S震相到时进行校正。结合S−P相对到时差约束地震相对距离的方法,在安宁河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识别得到10组重复地震。对研究区内近震事件和重复地震分别进行重定位,并根据重复地震发震时间间隔计算断裂带深部滑动速率。结果显示:汶川—茂县断裂带西南段滑动速率约为4.37—6.09 mm/a;安宁河断裂带北段滑动速率约为2.30 mm/a;木里地区滑动速率在2.03—8.46 mm/a之间。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推测汶川—茂县断裂西南段处于持续蠕滑状态,与孕震凹凸体附近的断层运动特征相符,暗示该区可能存在发生强震的风险;由重复地震和地震重定位结果推测安宁河断裂带具有北段蠕滑、南段闭锁的特征;木里地区浅部地震事件数量多于深部,且浅部滑动速率高于深部,符合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
- 史克旭周聪张佩张蒙
- 关键词:重复地震安宁河断裂
- 基于地倾斜数据的九寨沟Ms7.0地震旋转运动场构建被引量:5
- 2019年
- 过去几十年由于对地面旋转运动认识的不足以及直接测量旋转分量存在实际困难,所以一直忽视了地震旋转分量的观测和研究.目前国内尚缺乏地震旋转量直接测量的工作,文章尝试讨论从地倾斜资料中获得地震旋转量的可能性.基于均匀全空间弹性波场的位移公式,推导了剪切位错源在水平面产生的旋转运动场,对比分析了三分量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近、中、远场的特征.并根据自由表面旋转量与倾斜量的对应关系,获得了间接构建分层半空间中旋转运动场的方法.最后计算出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产生的理论旋转运动场,结果表明九寨沟Ms7.0地震产生的旋转运动场集中在震中附近约150km范围内,主要分布在近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区域.自由边界的存在对整个地震旋转运动场有衰减作用,特别是在旋转分量的能量优势方向衰减剧烈.通过实际地倾斜数据与理论旋转运动场的对比,发现特别是在远场区域,实际资料与理论计算结果的趋势性基本一致.表明了可以尝试从地倾斜资料中获得地震旋转运动水平分量,为完整描述地下介质的运动特征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 周聪曾祥芝王庆良刘文义汪翠枝
- 关键词:地倾斜走滑断层
- 2018年5月松原M_S5.7地震序列发震断层及应力场特征被引量:16
- 2019年
- 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8年松原M_S5.7地震序列中ML≥1.0地震重新定位,之后使用CAP方法求解松原M_S5.7地震序列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再借助MSATSI软件包反演得到松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综合分析以上研究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松原M_S5.7地震序列发生在NW走向的第二松花江断裂与NE走向的扶余—肇东断裂交会处,将地震精定位结果沿两条断层走向作剖面分析,NW向剖面主轴长度约为5 km,震中分布均匀,NE向剖面主轴长度亦约为5 km,震中呈倾向NE的高倾角分布;(2)该序列中的4次ML≥3.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节面Ⅰ走向为NE向,节面Ⅱ走向为NW向,均为高倾角走滑断层。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节面解与第二松花江断裂性质基本一致,由此推断第二松花江断裂是本次松原地震的发震断层;(3)松原地区的主压应力方位角为N86°E,倾角为7°,主张应力方位角为N24°E,倾角为71°。松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既受到大尺度的板块构造运动的控制,又受到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太平洋板块对北东亚板块向西俯冲作用下,东北地区产生了近EW向的主压应力,受周边地质构造控制,松辽盆地内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会处易发生走滑型地震,2018年松原M_S5.7地震正是在这种构造作用控制下发生的中强地震。
- 李君王勤彩郑国栋刘庚周辉周聪
- 关键词:双差定位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
- 基于重复地震的安宁河断裂带深部滑动速率研究
- 安宁河断裂带位于川滇菱形块体以东,南接则木河断裂。两条断裂带共同构成川滇菱形块体和华南块体的边界带。在块体间相互作用的控制下,断裂系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北侧鲜水河断裂北西西向的走滑运动被南北走向的安宁河-则木河以及相邻的...
- 史克旭周聪张佩张蒙
- 关键词:滑动速率重复地震安宁河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