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保护高糖损伤内皮祖细胞丹参活性部位的质量控制研究
- 2016年
- 目的:建立保护高糖损伤内皮祖细胞的丹参药渣水煎液部位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丹参素钠、丹酚酸B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药渣水煎液部位中丹参素钠和丹酚酸B的含量。对10批次不同时间制备的丹参药渣水煎液部位进行测定,建立了丹参药渣水煎液部位标准指纹谱,并计算各批次的相似度。结果:TLC专属性强,简单可行。HPLC法测定丹参素钠在0.29~1.45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9%,RSD为3.42%;丹酚酸B在0.32~8.0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7%,RSD为2.17%。10批次丹参药渣水煎液部位相似度均大于0.950,质量较为稳定,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及指纹图谱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参药渣水煎液部位的质量控制。
- 徐有伟焦方文孔辉周洪雷张玲
- 关键词:丹参素钠丹酚酸B
- PLGA-b-PEG纳米粒的合成与表征
- 2015年
-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为载体,连接聚乙二醇(PEG)分子,制备PLGA-b-PEG纳米粒。方法采用EDC/NHS催化法和乳化溶媒蒸发法合成PLGA-b-PEG纳米粒,用1H NMR(CDCl3,400 MHz)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结果 1H NMR(CDCl3,400 MHz)显示PLGA-b-PEG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的峰形和位移,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大小均一,粒径为200 nm。结论此法成功制备了PLGA-b-PEG纳米粒。
- 焦方文张盼盼徐有伟王集会刘玉红
- 坚叶樟化学成分研究
- 本论文对具有Nrf2诱导活性的樟科樟属植物坚叶樟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了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坚叶樟萃取物进行了提取、分离,应用薄层色谱、紫外荧光分析等方法对化合...
- 徐有伟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文献传递
- 全蝎酶解产物成分分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测定全蝎酶解产物中的蛋白质、多糖等成分的含量,并研究全蝎酶解产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福林酚法和硫酸-苯酚法分别测定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全蝎酶解产物对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食管癌细胞(EC109)的抑制率。结果全蝎酶解产物中蛋白质含量为42.03%,多糖含量为13.84%;全蝎酶解产物对A549的抑制作用较强,且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全蝎酶解产物中蛋白质为主要成分,且抗肿瘤作用具有选择性。
- 焦方文王利娜王颖徐有伟王集会
- 关键词:多糖抗肿瘤活性全蝎酶解产物
- 藤菔降压片质量控制研究
- 2015年
- 目的 建立藤菔降压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藤菔降压片中芥子碱硫氰酸盐、钩藤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芥子碱硫氰酸盐和钩藤碱的含量。结果 TCL专属性强,简单可行。HPLC法测定芥子碱硫氰酸盐在41.2∽412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8%(RSD=3.98%,n=6);钩藤碱在9.54∽159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0%(RSD=2.06%,n=6)。限定本品每片含芥子碱硫氰酸盐(C6H24NO5·SCN)含量限量在6.001∽7.335 mg之间。限定本品每片含钩藤碱(C22H28N2O4)含量限量在1.182∽1.444 mg之间。结论 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藤菔降压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 徐有伟黄真周洪雷李运伦蒋海强齐冬梅刘震
- 关键词:芥子碱硫氰酸盐钩藤碱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中药麦芽发酵前后总多糖的含量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比较生、炒麦芽提取液经不同益生菌发酵前后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生、炒麦芽提取液发酵前后多糖的含量。结果生、炒麦芽提取液发酵前后多糖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3种益生菌混合发酵生麦芽多糖含量最高,为5.598%,而短双歧杆菌发酵炒麦芽多糖含量最高,为6.218%。结论不同益生菌分解多糖的能力不同,本实验可为以后麦芽发酵的药用提供依据。
- 焦方文徐有伟王集会
- 关键词:麦芽多糖益生菌
- 潺槁木姜子地上部位化学成分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对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Lour.)C.B.Rob.]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潺槁木姜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确证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潺槁木姜子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获得5个化合物,并鉴定为pubinernoid A(I)、吐叶醇(II)、滨藜叶分药花苷(III)、1,2-dihydro-6,8-dimethoxy-7-1-(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N1,N2-bis-[2-(4-hydroxyphenyl)ethyl]-2,3-naphthalene dicarboxamide(IV)和胡萝卜苷(V)。结论化合物I^IV为首次从潺槁木姜子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I^III为首次从木姜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徐有伟周洪雷任冬梅娄红祥沈涛
- 关键词: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