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时缺氧诱导因子-1α的水平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时的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水平。方法筛选MHD患者138例,采用心脏超声方法检查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和功能,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PAH组和非PAH组,收集同期基本资料,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及HIF-1α、内皮素(ET)-1、人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合并PAH患者共52例,患病率为37.68%。PAH组血红蛋白(Hb)低于非PAH组,HIF-1α、ET-1、ADMA等数值均大于非PAH组(P<0.05);PAH组左心房内径(LAD)、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大于非PAH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LVPWTd、LVMI、HIF-1α、ET-1、ADMA与MHD患者并发PAH显著相关。结论 MHD患者PAH患病率较高,心脏结构改变导致肺后性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可能是形成PAH的重要原因;HIF-1α、ET-1、ADMA等因子可能直接参与了MHD患者肺部血管病变,而导致PAH。
- 王启鹏董洪刘建香孟琛张丽红贾国瑜
- 关键词:血液透析肺动脉高压缺氧诱导因子-1
- 两种常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比较
- 2014年
- 目的对比使用血液透析滤过(HDF)结合血液透析(HD)和单纯血液透析(HD)两种透析方法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情况的疗效。方法将30例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医院治疗发生皮肤瘙痒症状的尿毒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HDF+HD,对照组行单纯HD,将两组皮肤瘙痒的疗效加以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PHT水平降低不明显(跃0.05),皮肤的瘙痒症状减轻也并不显著(跃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PHT降低显著(<0.05),皮肤瘙痒程度明显减轻(<0.05)。结论 HDF+HD的治疗组合结合适当的护理能使患者的PHT水平显著降低,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
- 董洪
- 关键词:尿毒症皮肤瘙痒HDFHD
- 糖尿病肾脏病透析患者社会经济地位与死亡率相关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采用回顾f生队列研究的方法,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透析患者社会经济地位(SES)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查阅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进行透析的DKD患者病例资料,调查受试对象的SES(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职业类型),按SES高低将其分为2组,比较2组第1年、第3年、第5年的死亡率,计算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并分析SES与各变量的相关性。结果2组间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肾病病程等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低SES组第1年死亡的RR=I.08,AR=I.5%,ARP=8.1%;第3年死亡的RR=I.38,AR=10.9%,ARP=27。6%;第5年死亡的RR=1.57,AR=24.5%,ARP=-36.4%。相关分析显示SES总分与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CRP)呈负相关(r分别为-0.542、-0.314、-0.392,均P〈0.01),与血清白蛋白(ALB)、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得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9、0.243、0.254、0.268、0.253、O.255,均P〈0.01)。结论SES可能是DKD患者死亡的的重要社会学病因,分析其可能通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控制水平、营养及炎症状态而影响DKD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 王启鹏贾国瑜董洪刘建香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