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1篇断肝
  • 1篇信号
  • 1篇血流
  • 1篇血流信号
  • 1篇造影
  • 1篇诊断肝血管瘤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软组织
  • 1篇嗜酸
  • 1篇嗜酸粒细胞
  • 1篇皮下
  • 1篇皮下结节
  • 1篇皮下软组织
  • 1篇细胞
  • 1篇粒细胞
  • 1篇淋巴
  • 1篇淋巴肉芽肿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婷婷
  • 2篇游丽霞
  • 2篇袁芳
  • 1篇邱思花
  • 1篇郭艳燕
  • 1篇李水平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彩超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分析(附19例报道)被引量:4
2015年
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彩超诊断资料,对其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并对其声像图表现特征进行分析。19例肝血管瘤彩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符合率为89.5%(17/19);漏误诊2例,占10.5%(2/19),分别为肝癌1例,肝囊肿1例。通过彩超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准确率较高、无损伤、无痛苦、方法简便单等优势,在临床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婷婷袁芳游丽霞郭艳燕
关键词:彩超肝海绵状血管瘤
浅表部位木村病超声表现被引量:1
2016年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又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由中国金显宅等在1937年首先报道,日本Kimura在1948年对本病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木村病是以淋巴结、软组织和唾液腺损害为主的慢性炎性疾病,常表现为无痛性皮下结节或硬结,多位于头颈部,可累及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因病程进展缓慢、早期症状隐匿而易被误诊、漏诊。
袁芳游丽霞张婷婷李水平邱思花
关键词:木村病淋巴肉芽肿嗜酸粒细胞皮下结节血流信号皮下软组织
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血管瘤的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学诊断为标准,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肝血管瘤的检出情况。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检出率为96.30%,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的83.33%(P<0.05);超声造影对≤3cm肝血管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对≤3cm肝血管瘤的检出率(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3cm肝血管瘤检出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超声造影对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不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的检出率(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的检出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大小肝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整体信号增强变化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3cm组肝血管瘤斑片状增强型信号明显高于≤3cm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肝血管瘤的血流状况,可提高较小肝血管瘤及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婷婷
关键词:肝血管瘤超声造影常规超声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