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发生率为62.2%~90.2%。门静脉癌栓是导致肿瘤细胞在肝内播散转移和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对门静脉癌栓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治疗更趋于积极,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 周俊凌昌全
-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形成肝癌生命质量肿瘤细胞发生率
- 原发性肝癌阳虚证患者血清代谢组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阳虚证患者血清代谢组模式改变特征,为实现肝癌阳虚证诊断的客观化、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肝癌基本证候定性诊断标准和量化分析模型判定原发性肝癌基本证候类别,将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阳虚证组21例,非阳虚证组21例作为对照病例。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波谱(NMR)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获得血清1H NMR谱,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模式识别、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发掘不同基本证候样本代谢组变化模式,并对主要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分析其生物学意义。结果:利用1H NMR谱信息,用PLS-DA分析可以把阳虚证组和非阳虚证组代谢谱变化区分开,代谢物鉴定发现,肝癌阳虚证组和非阳虚证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的差异代谢物有6类,分别是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VLDL/LDL)、异亮氨酸、乳酸、脂类、胆碱、葡萄糖/糖类。这些差异代谢物浓度肝癌阳虚证组较非阳虚证组明显下降。结论:肝癌阳虚证与非阳虚证代谢谱的差异提示阳虚证特征性代谢网络的失调,主要表现为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等多种代谢的紊乱或衰减,VLDL/LDL、异亮氨酸、乳酸、脂类、胆碱、葡萄糖/糖类等代谢物浓度的下降可能是肝癌阳虚证特征性的代谢物改变,是潜在的肝癌阳虚证生物标志物。
- 陈群伟黄雪强杨根金戴卫星郎庆波严诗楷周俊张卫东凌昌全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代谢组学阳虚证核磁共振波谱血清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救治
- 2009年
- 自发性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致命并发症之一,如能及时有效救治,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9月本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周俊王忠鑫凌昌全陈群伟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