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梦影
作品数:
4
被引量:30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徐莹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
展茗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
曹凑贵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
黄见良
华中农业大学
李成芳
华中农业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专利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农业科学
主题
3篇
节水
3篇
灌溉
2篇
直播
2篇
生育
2篇
生育期
2篇
水稻
2篇
水稻节水
2篇
水稻生育
2篇
水稻生育期
2篇
控灌
2篇
间歇灌
2篇
间歇灌溉
2篇
长江
2篇
长江中游
1篇
直播稻
1篇
水稻直播
1篇
水分
1篇
水分利用
1篇
水分利用效率
1篇
土壤
机构
4篇
华中农业大学
1篇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4篇
王梦影
3篇
曹凑贵
3篇
展茗
3篇
徐莹
2篇
汪金平
2篇
蔡明历
2篇
李成芳
2篇
黄见良
1篇
葛均筑
1篇
赵明
1篇
凌霄霞
1篇
李淑娅
1篇
田少阳
传媒
1篇
作物学报
年份
1篇
2018
2篇
2016
1篇
2015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一种厢沟控灌水稻节水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厢沟控灌水稻节水栽培方法,它包括土壤耕作与开沟作厢、水稻直播或移栽、水分管理及其它田间管理等步骤。本发明采用厢沟模式种植水稻,视水稻生育期不同,通过满沟水‑半沟水,或满沟水‑沟中无水且厢面土表湿润的循环灌...
展茗
曹凑贵
徐莹
王梦影
蔡明历
黄见良
李成芳
汪金平
文献传递
长江中游固定厢沟直播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效应研究
选择适宜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对保障我国水稻生产及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从而提出适宜长江中游地区的稻田节水灌溉技术,为深入认识长江中游稻田节水潜力与途径提供理...
王梦影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一种厢沟控灌水稻节水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厢沟控灌水稻节水栽培方法,它包括土壤耕作与开沟作厢、水稻直播或移栽、水分管理及其它田间管理等步骤。本发明采用厢沟模式种植水稻,视水稻生育期不同,通过满沟水-半沟水,或满沟水-沟中无水且厢面土表湿润的循环灌...
展茗
曹凑贵
徐莹
王梦影
蔡明历
黄见良
李成芳
汪金平
文献传递
长江中游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2015年
发展长江中游玉米生产是解决本区域玉米产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长江中游玉米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出现了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等新型的一年两熟制种植模式,为探明其适应性和实用性,2013—2014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设置了传统种植的双季稻(对照)、春玉米–晚稻、双季玉米和早稻–秋玉米共4种两熟制种植模式,分析比较其周年产量及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周年产量显著高于早稻–秋玉米和双季稻。与双季稻相比,春玉米–晚稻周年产量、光能生产效率、光能利用率、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8.3%、14.1%、23.4%、16.4%、37.2%和44.3%,双季玉米分别提高了13.5%、8.1%、26.1%、11.4%、88.8%和37.8%。春玉米其产量、积温生产效率、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两年平均比早稻分别高出30.6%、29.5%、57.2%和96.1%,而秋玉米和晚稻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不同玉稻模式周年产量差异主要源于第一季春玉米和早稻产量的差异。可见,春玉米–晚稻和双季玉米是适宜在长江中游推广的两熟制种植模式。
李淑娅
田少阳
袁国印
葛均筑
徐莹
王梦影
曹凑贵
翟中兵
凌霄霞
展茗
赵明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