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浩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煤层细微变形量自动测试装置
- 煤层细微变形量自动测试装置,包括设在煤层钻孔内的内上楔形块、内下楔形块、外上楔形块、外下楔形块、钢丝绳、不锈钢管、刻度尺、数显表和防爆外壳。当煤层发生变形后,不锈钢管和钢丝绳随之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带动刻度尺或数显表移动,...
- 王立国曹超王兆丰吴家浩董庆祥祁晨君徐青伟
- 开采上保护层下伏煤岩应力效应演化规律被引量:9
- 2015年
- 为研究青龙煤矿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下伏煤岩层的应力效应演化规律,评价保护层开采效果,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被保护层最大主应力沿走向分布状态,并对被保护层变形特性和瓦斯流量进行了现场考察,分析了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的卸压规律。结果表明: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最大主应力沿走向呈现"四带"分布特征,卸压带内应力最大释放率为43%;煤层相对膨胀变形率最高达到4.9‰;钻孔瓦斯流量最高为0.194 m3/min,提高28倍。煤层变形特性及瓦斯流动规律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卸压区域更加有利于瓦斯排放,合理布置钻孔可有效提高抽采效果。
- 吴家浩王兆丰王立国曹超
- 关键词:数值模拟上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瓦斯流量瓦斯抽采
- 煤中H2S热成因模拟与吸附机制研究
- 选择低煤级煤开展了煤热解和不同条件下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模拟,分析了两种热模拟方式下H2S等气体产出浓度和产率特征以及TSR反应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煤中H2S热成因机制。基于不同煤级煤开展了H2S吸附物理实验和...
- 吴家浩
- 关键词:煤硫化氢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 自吸水分对煤中瓦斯解吸的综合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研究自吸水分对煤中瓦斯解吸的影响,利用自主设计的实验装置,实现了水分在煤中的自发渗吸,单独研究了水分对瓦斯的置换效应,并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煤中瓦斯的置换解吸量、卸压解吸量以及残余瓦斯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分能够促进煤中吸附态瓦斯发生置换解吸,且含水率越大,置换解吸量越大;卸压解吸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含水煤样瓦斯解吸量小于干燥煤,且随着含水率升高,解吸量逐渐减小;充分解吸后含水煤样的残余瓦斯含量小于干燥煤,在4%~10%含水率,随着含水率升高,残余瓦斯含量逐渐降低;针对晋城矿区永红煤矿的无烟煤,自吸水分对瓦斯解吸整体上表现为促进作用,水分对瓦斯解吸的影响是置换效应与水锁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 吴家浩王兆丰苏伟伟陈金生
- 关键词:渗吸瓦斯解吸残余瓦斯含量
- 含瓦斯煤水锁效应实验研究
- 煤层注水是防治瓦斯灾害的重要措施,然而实施煤层注水后会在煤中产生水锁,从而对消突和瓦斯抽采效果产生影响。本文为了研究水锁对煤中瓦斯解吸的影响,通过搭建含瓦斯煤外加水分渗吸/解吸实验平台,开展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吸附平衡压力...
- 吴家浩
- 关键词:煤层注水水锁效应
- 文献传递
- 煤矿瓦斯中H_2S气体的吸附特性及其对治理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基于新疆和山西气煤及瘦煤对H_2S、CH_4和N_2的平衡水条件下的等温吸附实验及Langmuir模型和D-A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模拟结果,来研究煤矿瓦斯中H_2S气体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H_2S异常矿井的治理关系。结果显示:不同于CH_4和N_2在煤中主要以微孔吸附为主(90%以上),煤中H_2S气体的微孔吸附量仅占Langmuir最大吸附量的36.26%~57.21%,平均为45.99%;气体分子本身的性质是影响煤中H_2S吸附的主要因素,尤其分子直径是影响H_2S气体V_0/V_L远小于CH_4和N2的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微孔中H_2S气体难以解吸的主要原因;基于H_2S气体在煤中吸附解吸特征,提出应从H_2S气体分子本身入手,结合矿井煤层地质条件来治理煤矿中的硫化氢。
- 薛景战傅雪海吴家浩丁永明
- 关键词:煤矿瓦斯H2S吸附解吸
- 煤层细微变形量自动测试装置
- 煤层细微变形量自动测试装置,包括设在煤层钻孔内的内上楔形块、内下楔形块、外上楔形块、外下楔形块、钢丝绳、不锈钢管、刻度尺、数显表和防爆外壳。当煤层发生变形后,不锈钢管和钢丝绳随之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带动刻度尺或数显表移动,...
- 王立国曹超王兆丰吴家浩董庆祥祁晨君徐青伟
- 文献传递
- 含瓦斯煤自然吸水渗吸试验研究及机理探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为了研究含瓦斯煤体自然吸水条件的渗吸作用,在自主搭建的试验平台上,研究了煤体在不同瓦斯吸附平衡压力下,自然吸入不等水量后的渗吸效应,并理论探析了渗吸机理。结果表明:含瓦斯煤样自然吸水后,煤样罐内压力自动升高,吸附态瓦斯被置换为游离态,验证了渗吸现象;在相同吸附平衡压力下,随着含水率增加,游离瓦斯增量和渗吸率均逐渐增大,在含水率2%~6%区间呈线性增加,随后增长梯度减缓,逐渐趋于稳定,表明存在极限含水率可使渗吸效应最强;在不同瓦斯吸附平衡压力下,煤样自然吸水的最大渗吸率趋于相等。试验验证了渗吸是利用煤体双重介质特性提供水分运移动力,水分强于甲烷的吸附能力进一步置换吸附态瓦斯,促进煤体瓦斯解吸,降低瓦斯含量。
- 王兆丰苏伟伟陈向军吴家浩
- 关键词:含瓦斯煤渗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