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良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五苓散合四君子汤加减配合敷脐疗法治疗胸痹1例
- 2015年
- 胸痹最早见于《内经》,主要表现为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能平卧等。其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并涉及它脏。病性可分虚实,如气血阴阳不足,心脉失养,不荣则痛,为虚证;又可见于气滞、血瘀、寒凝、痰湿等痹阻心脉,不通则痛,为实证。
- 王宏良陈金秒
- 关键词:五苓散四君子汤敷脐胸痹
- 中风防治灵Ⅰ号配合敷脐疗法治疗痰热腑实型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Ⅰ号配合大黄敷脐疗法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热腑实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风防治灵Ⅰ号方(太子参、制何首乌、大黄、决明子、胆南星、水蛭、天麻、全蝎)配合大黄敷脐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分类积分的变化,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分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风防治灵Ⅰ号配合大黄敷脐疗法能明显改善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赵彦青王松龄王宏良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痰热腑实型敷脐疗法
- 王松龄教授防治缺血性中风经验被引量:1
- 2016年
- 王松龄教授对缺血性中风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提出了独到见解,总结并实践了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方防治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
- 王宏良王松龄
- 关键词:中风防治灵名医经验
- 应用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干预脑梗死二级预防观察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方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为脑梗死二级预防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属风火上扰、风痰火亢、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五个证型者加服中风防治灵Ⅰ号,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两个证型者加服中风防治灵Ⅱ号。观察两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平均随访1年。结果:最后153例完成试验,其中对照组75例,试验组78例。对照组各事件的累积发病率21.3%,脑梗死10.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9.3%,脑出血1.3%,总死亡率4.0%,因事件死亡率2.7%;试验组分别为总事件7.7%,脑梗死2.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9%,脑出血1.3%,总死亡率2.6%,因事件死亡率1.3%。两组对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出血、总死亡率、因事件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脑血管事件的累积发病率、脑梗死、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脑梗死及TIA),对比两组资料,则显示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能降低脑血管事件特别是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而不增加脑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对脑梗死的二级预防作用明显,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王宏良王松龄
- 关键词: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