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电池
  • 5篇离子
  • 5篇离子电池
  • 4篇石墨
  • 3篇天然石墨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2篇石墨烯
  • 2篇喷雾干燥
  • 2篇喷雾干燥法
  • 2篇微球
  • 2篇钠离子
  • 2篇钠离子电池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合金
  • 2篇积炭
  • 2篇合金
  • 2篇包覆
  • 2篇比表面
  • 1篇电化学

机构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6篇沈丁
  • 6篇董伟
  • 6篇杨绍斌
  • 6篇孟阳
  • 3篇王中将
  • 3篇张佳民
  • 2篇李思南
  • 2篇王晓亮
  • 2篇于海晶
  • 1篇孙闻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热处理对Sn-Co/石墨复合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球磨法将Sn-Co合金与石墨复合制备了Sn-Co/石墨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Co/石墨复合材料由Co Sn相和石墨组成,Sn-Co合金一部分嵌入石墨颗粒内部,一部分吸附在石墨颗粒表面。电化学测试表明,Sn-Co/石墨复合材料兼具高容量和长循环寿命的优点,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伦效率分别为349 m A·h/g和81.3%,经过25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8.3%。热处理导致Sn-Co合金的晶粒长大和Co3Sn2新相的出现,同时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当热处理温度为500℃时,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伦效率分别为362 m A·h/g和83.6%,经过25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达92.8%,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沈丁杨绍斌董伟孟阳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石墨电化学性能
球磨时间对天然石墨微观结构和可逆储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天然球形石墨储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延长,材料由椭球状变为薄片状;晶化程度降低,无定形程度增强,平均晶面间距增大,晶体尺寸减小。编号为Pt0、Pt10、Pt20和Pt30的样品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7.2 mAh/g、62.1 mAh/g、128.4 mAh/g、120.1 mAh/g;20次循环以后可逆容量分别为13.9 mAh/g、64.6 mAh/g、114.3 mAh/g、101.6 mAh/g。当电流密度为80m A/g时,Pt20可逆容量达到96.3mAh/g,材料电化学性能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球磨时间延长产生更多的表面和缺陷,为钠离子的嵌入(或吸附)构筑更多的活性点。
杨绍斌董伟沈丁王中将张佳民孟阳孙闻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天然石墨高能球磨
一种锂离子电池炭包覆Sn-Co/石墨烯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中尚无基于Sn-Co合金的能够同时具有储锂容量高、库伦效率大、循环寿命长和充填密度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炭包覆Sn-Co合金/石墨烯复合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
沈丁杨绍斌董伟王晓亮李思南孟阳
文献传递
一种锂离子电池炭包覆Sn-Co/石墨烯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针对现有技术中尚无基于Sn‑Co合金的能够同时具有储锂容量高、库伦效率大、循环寿命长和充填密度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炭包覆Sn‑Co合金/石墨烯复合微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
沈丁杨绍斌董伟王晓亮李思南孟阳
文献传递
钠离子电池的低比表面积炭/炭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的低比表面积炭/炭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首先将天然石墨球磨处理,再加入粘结剂,制备石墨颗粒物,再采用有机包覆的方法进行包覆处理,高温煅烧,得到比表面积1.5-3m...
杨绍斌董伟沈丁于海晶王中将张佳民孟阳
钠离子电池的低比表面积炭/炭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的低比表面积炭/炭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首先将天然石墨球磨处理,再加入粘结剂,制备石墨颗粒物,再采用有机包覆的方法进行包覆处理,高温煅烧,得到比表面积1.5‑3m...
杨绍斌董伟沈丁于海晶王中将张佳民孟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