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外伤
  • 5篇脑外伤
  • 4篇预后
  • 3篇血清
  • 3篇伤患者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内压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压
  • 3篇出血
  • 2篇血清炎症
  • 2篇血肿
  • 2篇炎症
  • 2篇外科
  • 2篇外伤患者
  • 2篇细胞
  • 2篇颅脑
  • 2篇膜下
  • 2篇脑损伤

机构

  • 6篇常州市武进人...
  • 5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金鹏
  • 7篇卞晓星
  • 7篇蒋文庆
  • 6篇魏文峰
  • 5篇陈红春
  • 4篇刘平
  • 3篇袁雪松
  • 3篇蒋蔚
  • 2篇魏文锋
  • 2篇侯小山
  • 1篇武洪林

传媒

  • 3篇健康之路
  • 2篇江苏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苯酞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循环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脑循环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组(丁苯酞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治疗;丁苯酞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连续10 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脑CT灌注成像,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丁苯酞组患者的脑血流量(CBF)及脑血容量(CBV)水平显著提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显著降低(均P<0.05)。丁苯酞组患者在治疗后5 d和10 d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循环状况,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迟发性脑损伤。
金鹏蒋文庆蒋蔚魏文峰武洪林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丁苯酞脑循环
视神经鞘直径与中重度脑外伤预后的关系研究
2018年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量中重度创伤性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初始头颅CT中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来评估其对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53例2015年入住我院神经外科中重度脑外伤病人初始的头颅CT,测量每只眼睛ONSD,然后取其平均值,其结果与患者伤情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患者按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标准分为二组:(1)GCS9~12分组,(2)GCS3~8分组。出院后3个月,所有患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sle,GOS)标准,分为:(1)预后良好组(GOS IV^V级),(2)预后差组(GOS II^III级),(3)死亡组(GOS I级)。结果:53名患者中GCS9~12分组病人ONSD值为5.57±0.94mm,GCS3~8分组病人为6.18±0.65mm(P<0.01)。根据预后分组统计ONSD均值:GOS良好组为5.06±0.66mm,预后差组为6.18±0.3mm,死亡组为6.55±0.28mm,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P<0.01。结论:ONSD值与脑外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伤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蒋蔚蒋文庆金鹏
关键词:脑外伤预后
不同外科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开颅组(52例)和微创组(32例),开颅组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患者给予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与开颅组相比,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开颅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7.50%,开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8.4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但实际应用中仍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最佳的术式。
袁雪松卞晓星包卿魏文锋金鹏刘平
关键词: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性
颅内压监测对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前瞻性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有创颅内压监测(ICP)对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102例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ICP组和非ICP组。脑外伤术后,两组分别根据ICP值和临床症状及CT结果行阶梯式降颅压治疗。比较两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甘露醇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死亡率、GOSE评分、预后不良率。结果:两组的总住院时间、总体死亡率、GOSE评分及预后不良率无明显差异。与非ICP组相比,ICP组的ICU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甘露醇用量少,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根据术前GCS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组(GCS3-5分)和高分组(GCS6-8分)。低分组行ICP监测可显著提高GOSE评分,降低预后不良率。高分组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ICP监测可显著减少甘露醇用量,降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改善重型脑外伤低分组的预后。
蒋文庆卞晓星金鹏魏文峰陈红春
关键词:颅内压脑损伤预后神经监测
导致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多因素风险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导致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为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77例颅骨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计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结导致颅骨修补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结果 177例患者中,20例患者合并并发症,发生率为11.30%,其中皮下积液13例,癫痫4例,感染2例,皮瓣坏死1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脑积水、缺损面积≥40 cm^2是导致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钛合金修补材料、手术间隔<3个月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疾病状况、手术方案均密切相关,重视术前合并症的治疗并科学设计手术方案,有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袁雪松包卿魏文锋陈红春金鹏刘平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并发症皮下积液
颅脑损伤术后复查CT对改善预后价值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复查CT对改善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该院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20例(术后8h内均复查CT),将其随机分为定期复查组(术后3d、7d计划性复查CT)69例,对照组(未复查,含非计划性复查)51例。记录术前、术后7d、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术后临床症状、二次手术、住院天数、住院存活以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术后8h内、3d、7dCT发现明显异常者中,分别有48.8%、76.9%、75.0%的患者伴有临床症状。定期复查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其术后7dGCS、伤后6个月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定期复查CT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金鹏侯小山蒋文庆刘平
关键词: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预后
急性颅脑创伤术前的CT分级与预后被引量:2
2012年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是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通过CT扫描观察基底池及中脑的形态学改变,对判断患者的手术指征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2010年10月-2011年12月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116例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以基底池及中脑的形态学改变为主要变化的CT分级方法,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
金鹏蒋蔚卞晓星
关键词:急性颅脑创伤CT分级预后颅脑创伤患者术前神经外科医师
脑外伤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颅内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研究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颅内压(ICP)之间的关系。方法 32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均于术中放置ICP探头,术前及术后每12小时采集血清并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比较各炎症因子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记录每小时ICP值,以12h为周期,20mm Hg为基线,将该时间段超过20mm Hg的ICP差值累加,得到ICP的时间累积值(PTD-ICP20),将该值分别与该12h周期前(Pre)和后(Post)各炎症因子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血清IL-1β、IL-8及TNF-α均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本组患者的PTD-ICP20均值为(42.9±60.2)mm Hg/h。Pre-IL-8(r=0.554,P<0.05)、Pre-TNF-α、Post-IL-8及Post-TNF-α均与PTD-ICP20呈正相关(r=0.554、0.597、0.629、0.538,P<0.05)。结论血清IL-8及TNF-α可作为监测脑外伤患者ICP的生物标记物,对指导脑外伤诊治,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蒋文庆卞晓星陈红春魏文峰金鹏
关键词:颅内压炎症细胞因子神经炎症生物标记物
脑外伤患者血清IL-8和TNF-α表达与颅内压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重型脑外伤患者血清IL-8和TNF-α表达与术后颅内压(ICP)之间的关系。方法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29例。术中放置颅内测压导管监测ICP;术后每12小时记录IC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8和TNF-α水平,分析血清IL-8和TNF-α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后血清IL-8及TNF-α水平与ICP均呈正相关(P<0.01)。患者获6~17(8.2±5.3)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扩展量表(GOSE)评分(4.0±2.4)分,死亡7例(24.1%)。29例中,预后良好13例(44.8%),血清IL-8为20.3(12.6,30.7)pg/ml;TNF-α为4.7(2.5,8.6)pg/ml;预后不良16例(55.2%),血清IL-8为77.2(29.5,144.6)pg/ml,TNF-α为10.1(5.7,19.2)pg/ml;预后良好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1)。结论血清IL-8和TNF-α水平可反映脑外伤患者术后ICP变化,对判断患者病情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蒋文庆卞晓星金鹏魏文峰陈红春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脑外伤颅内压
脑外伤术后再出血需二次手术66例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脑外伤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针对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因术后再出血行二次手术的6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入院时病情多较重,GCS评分<8分占60.1%;再次出血多在术后24h内出现,占94.0%。出血原因主要包括脑挫裂伤灶清除不彻底、手术操作不当、减压后再出血、凝血机制障碍、术后血压升高等。结论:术后再出血原因较多,在手术之前要做好准备,在手术过程中以及在手术之后,都要注意再出血问题。
蒋文庆卞晓星金鹏魏文峰陈红春
关键词:脑外伤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