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振华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2篇小说
  • 1篇代人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少数民族
  • 1篇身份
  • 1篇身份确认
  • 1篇深描
  • 1篇史诗
  • 1篇谱写
  • 1篇主题
  • 1篇作家
  • 1篇小说创作
  • 1篇小说创作论
  • 1篇写作
  • 1篇写作主题
  • 1篇民族
  • 1篇民族书写
  • 1篇后土
  • 1篇多重身份
  • 1篇儿童

机构

  • 4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田振华

传媒

  • 1篇小说评论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中国当代文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70后作家地域文化的杰出书写——以叶炜长篇小说《后土》为例
2016年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自新文学发现以来,一代代作家都把地域文化书写看做文学创作的重中之重。70后作家叶炜无疑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文章以叶炜的长篇新作《后土》为例,主要从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原型、文化象征符号、方言口语等展现苏北鲁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几个方面来阐释作品中流露出的地域文化情结,以及对这种地域文化书写的重要意义,进而透视70后作家的地域文化书写状况。
田振华
关键词:70后作家地域文化
悲壮谱写的时代史诗——读黄蓓佳《太平洋,大西洋》
2022年
《太平洋,大西洋》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叙事,讲述了跨越两个时代的令人感动的故事。作家笔触细腻,给儿童带来笑声与泪水的同时,探讨了关于儿童成长与人生追求的深刻主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解读《太平洋,大西洋》:一是“复调”叙事结构,小说将两条线索放在地点、背景都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仿佛复调的乐曲,两个声部相互应和,一步步把故事推向高潮,串起两个时代人的信仰;二是人物群像,小说在人物群像的塑造中展现宏大历史图景,将时代性与人物形象塑造化为一体,用时代大背景烘托人物形象,用人物形象展现宏大历史图景;三是儿童本位视角,小说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充分描摹儿童的成长经历,为读者即孩子们传递着积极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了作者以悲壮谱写的时代史诗。
黄紫萱田振华
关键词:儿童本位
“孤岛”的深描——杨则纬小说创作论
2023年
如果从16岁左右开始创作算起,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杨则纬已有了近二十年的创作生涯。杨则纬是极少数的从写作主题到创作风格都长时间保持基本一致而又风格独特的作家。她将自我创作的关注点放置在与她年龄相仿的同代青年人身上,集中书写着他们在这样一个时代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迁。作者在对作品主人公即同代人进行主体身份确认的过程中,实际上也表现出了自我的代际风格。认识杨则纬,需要从她的多重身份谈起。
田振华
关键词:多重身份小说创作论写作主题身份确认
新世纪以来汉族作家少数民族书写研究
进入新世纪,经历了改革开放后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全球化以及后现代的各种因素已经渗透到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更加注重自己的文化传统,强调自身发展的主体意识的文化自觉时代,而文化自觉的时代...
田振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