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雅迪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转移
  • 5篇转移瘤
  • 5篇伽玛刀
  • 5篇脑转移瘤
  • 4篇伽玛刀治疗
  • 4篇疗效
  • 3篇多发
  • 3篇多发脑转移瘤
  • 3篇肿瘤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神经痛
  • 2篇伽马刀
  • 2篇伽马刀治疗
  • 2篇立体定向放射

机构

  • 11篇内蒙古医科大...
  • 4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王雅迪
  • 11篇王宏伟
  • 5篇何占彪
  • 3篇张国荣
  • 2篇尹俊
  • 1篇李心红
  • 1篇赵向东
  • 1篇何刚
  • 1篇徐海霞

传媒

  • 4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单发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的伽玛刀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估颅内单发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的伽玛刀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使用伽玛刀治疗的颅内单发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按Engel分级评价其癫痫改善情况,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价病灶缩小情况及脑水肿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获得完全随访,随访24~72个月,患者癫痫总改善率达80.00%(48/60),其中EngelI级24例(40%),EngelII级14例(23.3%),EngelIII级10例(38.8%),EngelIV级12例(20%),病灶体积缩小率43.3%(26/60),8.2%患者出现脑水肿(8/60)。结论伽玛刀可有效改善颅内单发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癫痫,并发症少。
杨泽兴何占彪王宏伟赵向东王雅迪张国荣
关键词:伽玛刀癫痫海绵状血管瘤
伽玛刀治疗双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王雅迪王宏伟
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直径为3~7cm的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头部伽玛刀治疗中心自2010年4月至2016年11月经伽玛刀治疗的肺癌脑转移瘤(直径为3~7cm)患者80例,其中行单次伽玛刀治疗46例(单次治疗组),行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34例(剂量分割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瘤周水肿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和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与单次治疗组比较,剂量分割治疗组患者肿瘤无进展者比例增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瘤周水肿分级增加者比例降低,KPS评分升高者比例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肿瘤直径是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单次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3.6个月,剂量分割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与单次治疗组比较,剂量分割治疗组患者半年、1年生存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年生存率、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次伽玛刀治疗相比.伽玛刀剂量分割在治疗直径为3~7cm的肺癌脑转移瘤方面更具优势。
由语迪王宏伟张国荣何占彪尹俊王雅迪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脑转移瘤肺癌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转移瘤预后影响因素: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转移瘤的生存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严格按入选标准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2月多所三甲医院放射治疗科(中...
王雅迪何刚王宏伟张国荣何占彪尹俊
关键词: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疗
DTI应用于伽玛刀治疗脑运动功能区肿瘤的初步研究
目的:将DTI应用于伽玛刀治疗脑运动功能区肿瘤的计划制定,以期在最大程度消灭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探讨 DTI在辅助伽玛刀治疗颅内功能区肿瘤中的应用,初步明确 D...
王雅迪
关键词:脑肿瘤伽玛刀治疗神经功能肿瘤控制
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评估单独采用伽马刀治疗的多发(≥2个)脑转移瘤中肿瘤数目及肿瘤总体积两个因素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头部伽马刀中心527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接受单一伽马刀...
王雅迪王宏伟
文献传递
基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引导的立体定向活检在颅内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代谢影像引导立体定向活检在颅内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6月基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患者23例,术前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扫描分析病变组织的生化及代谢情况得出影像学诊断,采用有框架立体定向活检系统进行活检明确病例性质,在立体定向活检中将MRS代谢影像与3D结构影像融合,选择病变内(胆碱/氮-乙酰门冬氨酸Cho/NAA)最大值代谢热区可作为穿刺活检首选靶点进行穿刺。结果23例患者中病理诊断成功率100%(23/23)。其中高级别胶质瘤3例,低级别胶质瘤8例,转移瘤5例,淋巴瘤7例,病理学诊断与MRS诊断符合率为91.3%(21/23)。其中1例术后出现局灶性癫痫发作,1例出现癫痫持续状态,1例穿刺部位有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MRS代谢影像引导立体定向活检诊断颅内病变阳性率高,瘤体内Cho/NAA最大值代谢热区可作为穿刺活检首选靶点。
何占彪王雅迪杨泽兴王鑫王宏伟
关键词: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立体定向活检颅内病变
伽玛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估单一伽玛刀治疗用于2~5个及5个以上脑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受单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103例多发(病灶数≥2个)脑转移瘤患者,包括新诊断的及复发的脑转移瘤患者.根据颅内病灶个数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2~5个病灶(A组63例),5个以上病灶(B组40例),并根据年龄、性别、民族、原发灶及KPS评分选择60例患者(两组各30例).使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伽玛刀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后3个月完全缓解25例(42%),部分缓解21例(35%),稳定10例(17%),进展4例(6%),肿瘤局部控制率94%,中位生存期7.5(9.47±7.21)月,但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 P=0.548).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肿瘤总体积(95%CI P=0.023)、KPS评分(95%CI P=0.004)及周边剂量(95%CI P=0.005)显著影响多发脑转移瘤患者伽玛刀治疗的疗效.结论:本项研究中接受单一伽玛刀治疗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其颅内肿瘤总体积、KPS评分及周边剂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子,而患者民族及转移瘤的个数对预后影响不大,所以肿瘤总体积或可以作为选择伽玛刀治疗的标准.
徐海霞王雅迪王宏伟李心红
关键词:伽玛刀多发脑转移瘤肿瘤体积蒙古族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体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现已成为临床追踪颅内白质纤维束走形最常用的工具之一。DTI技术在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制定与疗效评价以及纤维束损伤程度的判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与其他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王雅迪王宏伟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脑肿瘤功能磁共振
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单独采用伽马刀治疗的多发(≥2个)脑转移瘤中肿瘤数目及肿瘤总体积两个因素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头部伽马刀中心527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接受单一伽马刀立体...
王雅迪王宏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