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璐
-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华北地区春季降水与ENSO的关系
- 利用196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华北地区53站降水资料,通过合成和相关分析法讨论了华北地区春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前期海温的关系以及春季500hPa环流对前期冬季Nin03区海温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
- 吴璐常军徐岩岩
- 西藏高原测站降水与TRMM估测降水一致性评估被引量:9
- 2015年
- 利用124个测站2011—2012年6—8月逐小时降水资料,分辨率为0.25°×0.25°的TRMM估测降水和DEM高程数据,采用相关系数、相对误差和准确性指标,分析了西藏高原TRMM估测降水整体表现能力及海拔高度对降水估测影响。结果表明:TRMM估测降水在西藏高原整体趋势较一致,降水量级偏大,次数偏多;平均无降水准确率远高于平均有降水准确率,漏测率低而空测率高,降水量大的测站TRMM估测能力相对强。西藏高原上大部分测站处于相对低洼(河谷)地带,海拔高度差较小的区域TRMM估测降水与测站降水误差小,较大的区域误差则大。
- 罗布坚参翟盘茂假拉吴璐赤曲次旦巴桑
- 关键词:TRMM
- 石家庄市夏季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2024年
- 利用2013—2020年6—8月石家庄市215个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其夏季短时强降水事件(flash heavy rainfall events,FHR events)和暴雨的精细化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石家庄夏季FHR events具有西部山区发生频次少,高频区分散且局地性强的特点。[200,600)m自动气象站分布在FHR events高频区的比例最大,600 m以上山地发生频次减少。山地高频区与山体走向和地形坡度有关。山地FHR events较平原持续时长长,但小时降水强度小。63.6%的暴雨日伴随FHR events发生,随着地形高度增加和暴雨日发生频次减少,有FHR events发生的暴雨日比例下降。短时强降水逐时发生站次随降水强度增大而骤减,60 mm·h^(-1)以上短时强降水日变化不明显。短时强降水平均小时降水强度日变化呈多峰型。石家庄FHR events高频区局地性强,发生于弱天气尺度强迫型下的FHR events为预报的难点,其地理环境及本地特征的影响有待深入分析。
- 钤伟妙吴璐吴璐李国翠李禧亮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 华北地区冬小麦各生育期干旱气候特征及其与前期海温关系分析
- 冬小麦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由于华北地区冬小麦涵盖了河南、河北和山东三个省份,考虑到该三个省份冬小麦主要发育期时段不尽相同,具体为:河南冬小麦播种期为10月上旬-10月下旬,拔节-抽穗期为3月下旬-4月下旬,灌...
- 吴璐常军
- 关键词:冬小麦生育期干旱海温
- 文献传递
- 河南烟区烤烟生育期地表温度日较差变化对烤烟化学品质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8
- 2020年
- 利用19612013年河南烟区64个气象站逐日0 cm地表温度资料和20032012年烤烟化学成分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烤烟生育期地表温度日较差(简称地温差)的变化对烤烟化学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省烟区烤烟化学成分与生育期地温差关系密切。河南烟区烤烟生育期地温差整体呈显著缩小趋势,下降趋势明显区域主要出现在三门峡、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和南阳。仅烤烟大田期和旺长期地温差存在突变点,且突变点基本上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前后,地温差在显著突变前对烤烟化学成分影响显著。河南烟区烤烟下部叶化学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空间差异更为显著。未来可能进一步缩小的地温日较差,将会导致上部叶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含量减少,钾氯比含量增加;中部叶的氮碱比、糖碱比减少,烟碱、钾含量增加;下部叶两糖比增加。
- 吴璐刘晓迎
- 关键词:烤烟化学品质
- 黄河流域夏季6-8月极端强降水的主要环流型被引量:2
- 2022年
- 黄河流域极端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开展该流域夏季极端强降水大尺度环流特征研究对提高其气候预测准确率和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使用1961-2017年黄河流域24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夏季逐日降水资料,首先分析该流域区域性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分布特征;再根据500 hPa主导环流系统,将影响该流域夏季区域性极端强降水的典型环流形势分为阻塞型、低槽型、台风外围型,并对其中的阻塞型、低槽型极端强降水发生时的环流特征及其水汽输送、前期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7 a来黄河流域夏季极端强降水阈值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加大,而极端降水次数上游源头地区较其他地区多。(2)阻塞型和低槽型极端强降水的200 hPa纬向风距平分布特征相似,其距平在20°—55°N范围自北向南均呈“-+-”分布;其500 hPa环流特征差异较大,在欧亚中高纬地区低槽型以纬向环流为主,阻塞型以径向环流为主,前者30°—65°N范围多小槽小脊活动,后者低纬地区为正高度距平控制。(3)阻塞型极端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低槽型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南海。(4)造成阻塞型极端强降水的阻塞高压以原地发展为主,其发生前1~2周就能捕捉到阻塞高压发生发展信号;造成低槽型极端强降水的低槽以移动性为主,其初始信号出现在极端强降水前7 d左右,强信号出现在极端强降水前2~3 d。
- 常军王君王君史恒斌吴璐
- 关键词:极端强降水低槽水汽源地
- 河南省森林火险月季尺度定量客观化预测被引量:2
- 2018年
- 基于火灾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百分位法,分析了河南省林区火灾的气候特征及防火关键期高火险日数的月、季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林区火灾次数年际波动较大,主要出现在每年的冬春季(12月次年4月),3月出现的次数最多,2月的次之。火灾峰值主要出现在13-16时。3月高火险日数存在显著增加的线性趋势,12月和1月高火险日数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月和4月高火险日数处在偏少的年代际背景下。林区春季高火险日数存在显著增加的线性趋势,在桐柏-大别山林区尤其明显。选取河南省防火关键期各月、季高火险日数与海温、积雪、环流场等130项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最好的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分别建立基于林区内各个气象站点的预测方程。通过回代检验和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对回归方程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回代曲线和历史曲线吻合好,表明预测方程预测结果接近实况。
- 吴璐
- 关键词:森林火险
- 未来气候情景下河南烤烟潜在种植分布气候适宜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气候变化对作物种植格局改变的影响正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河南烤烟种植地理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和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生育期尺度筛选出了8个影响烤烟潜在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累积贡献率超过85%),即伸根期≥10℃活动积温、伸根期降雨量、大田期降雨量、旺长期降雨量、成熟期≥10℃活动积温、大田期相对湿度、成熟期日较差和旺长期≥10℃活动积温,构建了河南烤烟种植分布-气候关系模型,对河南省烤烟不同种植分布区的气候特征、1961—2010年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2050s和2070s烤烟潜在种植分布年代际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适于模拟河南烤烟的潜在种植分布,基于最大熵模型构建的河南烤烟潜在种植分布与气候因子关系模型的准确性达到“好”的标准(AUC值为0.821)。1981—2010年河南烤烟潜在可种植区占全省面积的57.7%,大于当前烤烟的种植范围。年代际变化显示,20世纪70年代后,河南烤烟潜在可种植区总体呈增加趋势,表明河南烤烟生产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对于基准时段,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河南烤烟潜在可种植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两种情景,以RCP4.5情景影响较大。未来气候变化有利于河南烤烟种植区扩大。
- 刘晓迎吴璐
- 关键词:气候变化烤烟最大熵模型气候适宜性
- 前期东北大西洋-地中海西部海温异常影响河南省干热风的可能途径
- 2025年
- 河南省是中国冬小麦的主产区,也是较易受干热风影响的地区。目前对干热风的研究和预报多在天气尺度,从气候的角度研究干热风是否具有可预报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河南省干热风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哈得莱环流中心海温资料,分析了1980-2022年前期海温异常与河南省干热风日数的关系,及其可能影响途径。结果表明:(1)豫北、豫西北和豫中多年平均干热风日数较多,其他地区则相对较少。日干热风出现的概率由南向北、由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逐渐增加。全省平均干热风日数有显著增加趋势。(2)河南省干热风日数与当年3-4月东北大西洋-地中海西部(关键区)海温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均存在着密切相关,两者与干热风发生时段500 hPa高度场在去趋势前和去趋势后的显著正相关区在东亚中纬度地区位于新疆北部至贝加尔湖尔湖北部,显著负相关区位于我国东北至日本群岛附近,与850 hPa风场在去趋势前和去趋势后的相关在上述正、负显著相关区分别呈反气旋和气旋分布,气旋后部呈偏北风的显著相关,即3-4月关键区高海温年,出现的蒙古高压脊和东亚大槽造成了河南省的干热风天气。海温与环流场的相关在去趋势前和去趋势后在中纬度地区呈现出一个更明显的由东北大西洋经欧亚大陆至东北亚的纬向遥相关波列。(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偏南(北)时,干热风日数易偏多(少),而3-4月关键区高(低)海温则可以导致副高偏南(北)。(4)干热风偏多年和偏少年、3-4月关键区高海温年和低海温的干热风发生时段30°N-55°N经向平均的涡度差值,及高、低海温年的干热风发生时段500 hPa准地转流函数距平和波作用通量均显示在中纬度地区存在自东北大西洋至东北亚的纬向波列。也即表明,3-4月关键区海温可以激发出一个后期干热风发生时段的类�
- 竹磊磊竹磊磊潘攀吴璐潘攀
- 关键词:干热风海温
- 河南省秋季连续两个暴雨日的锋生和不稳定诊断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利用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9月河南省连续两个秋季暴雨日的锋生以及稳定度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暴雨日期间,河南省中北部存在东北—西南向锋区,锋区呈准静止特征。两个暴雨日锋生函数的相似之处是,在强降水即将发生之前,锋区大部基本都呈现锋生;在强降水发生时,高层和低层锋生加强,但中层600~500 hPa锋生相对减弱,且400 hPa附近出现锋消,这主要是由于垂直运动加强所造成的;在降水减弱时段,锋消区和高层锋生区在高度上均略有下降,与垂直运动的减弱相对应。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个暴雨日夜间对流层中层锋区陡立,且锋生中心更靠近暖区一侧,这是由于降水的对流性增强,降水效率加大,凝结潜热释放增加所造成的。锋生函数各项所起的作用不同,对锋生贡献最大的是变形项,而倾斜项则主要起锋消作用,强降水发生时,400 hPa的强锋消中心就是倾斜项贡献的突出表现。两个暴雨日均为惯性稳定。第一个暴雨日对流稳定,但具有对称不稳定,因而强降水带是由对称不稳定的释放所造成的。第二个暴雨日在锋区700 hPa附近出现了对流不稳定与对称不稳定共存的现象,强降水带由对流-对称不稳定造成,夜间所产生的雷暴具有高架雷暴特征。因而,第一个暴雨日,锋区靠近暖空气一侧整体呈现为一致的倾斜上升气流,且锋生中心、对称不稳定中心与上升运动中心相伴出现,说明了锋生的存在为对称不稳定的释放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个暴雨日,呈现出明显的倾斜对流与垂直对流混合的特征,强垂直上升气流的起点恰好就是对流-对称不稳定区,而且垂直上升气流远强于第一个暴雨日的倾斜上升气流,说明重力对流占主导优势。
- 贺哲竹磊磊竹磊磊王丽吴璐吴璐
- 关键词:秋季暴雨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