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嫣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顶空进样
  • 1篇一次性输液
  • 1篇一次性输液器
  • 1篇有机溶剂
  • 1篇脂肪乳
  • 1篇脂肪乳注射液
  • 1篇质谱
  • 1篇溶剂
  • 1篇输液
  • 1篇输液器
  • 1篇偏苯三酸
  • 1篇偏苯三酸三辛...
  • 1篇全降解
  • 1篇注射液
  • 1篇洗脱支架
  • 1篇辛酯
  • 1篇进样
  • 1篇雷帕霉素
  • 1篇雷帕霉素洗脱...
  • 1篇冠脉

机构

  • 2篇国家食品药品...
  • 2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2篇魏嫣
  • 1篇付步芳
  • 1篇王春仁
  • 1篇马立群
  • 1篇黄元礼
  • 1篇艾鸣哲

传媒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全降解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有机溶剂残留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space sampling-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测试全降解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有机溶剂残留的情况,最终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headspace sampling-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HS-GC-FID)定量测定丙酮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S-GC-MS,全扫描模式对全降解支架系统中的含药支架、球囊、输送系统、支架原料及裸支架5种被测对象进行残留有机溶剂的定性分析,并采用HS-GC-FID对其中残留较多的丙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5种被测对象中均有多种有机溶剂残留,主要为芳香烃类(甲苯)、酮类(丙酮)、卤化烃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醇类(乙醇等)、酯类(乙酸乙酯等)。丙酮在9.0~44.8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n=6,RSD=1.2%),精密度为2.0%(n=5)。结论新产品注册检测含药支架有机溶剂残留的同时,建议考察支架原料、裸支架的有机溶剂残留。建立的定量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全降解支架系统中残留有机溶剂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王丽付步芳魏嫣史国华杨光王春仁
关键词:质谱顶空进样全降解有机溶剂
DEHP和TOTM增塑的PVC一次性输液器与脂肪乳注射液药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通过研究含有邻苯二甲酸二乙基乙酯(di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和偏苯三酸三辛酯(trioctyl trimellitate,TOTM)两种增塑剂的一次性输液器与脂肪乳注射液的药物相容性,考察新型增塑剂TOTM对脂肪乳注射液的安全性。对DEHP和TOTM增塑的PVC输液器的风险评估提出可行性依据。方法模拟临床使用条件,收集不同时间点经过输液器的脂肪乳注射液,采用HPLC进行测试,考察两种输液器对于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的吸附性能及增塑剂的迁移情况。建立了同时检测脂肪乳注射液中DEHP和TOTM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脂肪乳中的大豆油在两种管路中吸附情况不同,两种输液器对大豆油均有一定的吸附作用,DEHP为增塑剂的输液器在模拟使用4h内大豆油浓度变化率为875%~920%。TOTM为增塑剂的输液器对大豆油吸附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吸附渐大,在使用的前2h几乎无吸附,大豆油浓度相对于零时间的变化率为984%~996%;在使用2h后开始有明显吸附,大豆油浓度相对于零时间的变化率达479%~520%。增塑剂迁移试验中,在本实验的检出限条件下,未检出DEHP的迁移,TOTM的迁移在脂肪乳流经输液器30~60 min过程中有检出。结论本方法考察了TOTM和DEHP为增塑剂的PVC一次性输液器与脂肪乳注射液的药物相容性,为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魏嫣黄元礼王丽马立群艾鸣哲
关键词:偏苯三酸三辛酯脂肪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