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强

作品数:30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刑事
  • 5篇检察
  • 4篇司法
  • 2篇刑事案件
  • 2篇刑事错案
  • 2篇诉讼
  • 2篇检察工作
  • 2篇检察机关
  • 2篇错案
  • 1篇代表诉讼
  • 1篇心理偏差
  • 1篇刑事被害
  • 1篇刑事被害人
  • 1篇医患
  • 1篇医患矛盾
  • 1篇医疗纠纷
  • 1篇依法
  • 1篇有感
  • 1篇有效辩护
  • 1篇诈骗

机构

  • 14篇天津市人民检...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4篇林强
  • 2篇于新民
  • 1篇徐久生
  • 1篇白春安
  • 1篇李国宝
  • 1篇王魁
  • 1篇张文波

传媒

  • 8篇人民检察
  • 1篇北京政法职业...
  • 1篇中国检察官
  • 1篇天津法学
  • 1篇东南法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刑事被害人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以集资诈骗罪为例被引量:4
2019年
在集资诈骗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如何确定集资参与人的诉讼地位,进而在依法保障其诉讼权利的同时保证案件审理依法、有序、高效进行,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集资参与人并不是诉讼法上的规范概念,其诉讼地位与相应的诉讼权利仍有待研究与明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19年1月30日公布的《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图对此问题予以确定,但仅作了列举性规定,亦未提供区分的原则或标准。
张文波林强
关键词:集资诈骗罪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审理过程
刑事错案背后的心理偏差及其矫正
2015年
刑事错案产生的心理偏差主要包括因惰性、经验等感情因素而导致的心理偏差和因错误的价值取向导致的心理偏差。这些心理偏差分别表现在侦查阶段、检察环节和审判阶段,并导致刑事错案的形成。校正刑事司法中的心理偏差,应当更新侦查机关侦查思维,转变检察机关审查逮捕理念及方式,转变审判机关的审判理念,并弱化外部环境对司法人员心理偏差的影响。
于新民林强
关键词:刑事错案心理偏差
司法经验需要省察归纳体系化升华被引量:2
2022年
法律与司法经验密切相关,司法经验贯穿司法实践工作的全过程。司法经验是法律实践凝结的智慧,也是衡量司法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要维度。有人认为,司法经验是法律职业精神传承的纽带。司法经验包括法律适用、程序适用、事实和证据审查判断、天理国法人情的平衡等多方面。
林强
关键词:司法工作人员司法经验司法实践体系化
刑事案件有效辩护制度的审视与完善被引量:4
2016年
刑事案件有效辩护不足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顽疾之一,其症结在于辩护律师建设性辩护意见没有受到重视,法官与辩护律师之间缺乏充分有效的意见反馈及接纳机制。应当从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的角度提出纾解对策,通过法律思维模式的建构,增强职业交流认知体验;通过加强司法人员职业保障,祛除司法人员失衡心理的不当影响;强化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将司法人员非理性思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建立刑事辩护质量评价机制,有效提升辩护质量。
林强白春安
关键词:司法文化有效辩护法律职业共同体
检视与应对:刑事错案追责失范现象解构被引量:1
2017年
刑事错案追责是司法责任制的核心内容,对于倒逼提高刑事案件质量、促进司法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作用。刑事错案追责机制运行中的失范现象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反向剖析和检视刑事错案追责失范现象,发现有必要重申错案追责的法理依据,确保追责机制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对错案追责机制进行机理改造和体系构建,需要明确省一级的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为追责裁决主体,对追责中的'错案'概念进行严格区分界定,明确错案追责的条件是造成错案的法官、检察官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且在客观上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错案追责程序应当具有司法化属性,程序应当公开透明,并且应当赋予被追责对象程序抗辩权和一定的责任豁免权,这样既可以保证追责效果,又不至于造成法官、检察官动辄得咎的局面,避免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错案的纠正。
徐久生林强
关键词:刑事错案
理性视域下医患矛盾的法律化解被引量:3
2017年
我国医患矛盾具有易发多发的特征,极大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医患矛盾是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解决医患矛盾不能仅从制度性、技术性归因的角度看待,还必须从社会学的角度探寻根源。医患矛盾是多种社会问题集结的复合体,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行为,亦是群际冲突下的信任危机,必须构建具有体系性特征的法律解决机制,以公正、效率与秩序为价值理念指引,从而实现医患矛盾的根本化解,避免该领域非理性现象的发生。应加大对医疗事故责任及鉴定责任的处理力度,提高打击医患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度,实现司法维护公平正义价值上的双向取和。并通过建立医疗纠纷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医疗保险体系等举措,提供优良的外在制度环境。
于新民林强
关键词:医疗纠纷
新时代检察机关能动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定位和实现路径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治理的原理论、原观念,指引检察机关在内的所有国家机关依法参与社会治理。能动检察是检察机关履职内在要求,是参与治理的逻辑支点,直接决...
林强
关键词:社会治理检察机关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运行与制度完善被引量:1
2017年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试点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形成一套差级有序的多元化刑事诉讼程序格局具有积极探索意义。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应兼顾公正与效率的双重价值。从试点情况看,适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办案质量高,司法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试点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及时转变司法人员理念认识,扩大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罪名适用范围,制定相应的量刑指引;统一程序操作规程;保障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理顺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向简易程序、普通程序转化的环节;着力强化程序激励与实体激励,提高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实现预设价值目标的效力。
林强
以科学管理理念构建系统的检察案件管理体系
2023年
检察案件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具有检察工作特点的管理运作体系。科学管理理念要求提升科学管理的意识,加强对管理规律的研究,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精准把握检察工作整体发展环境和理念,契合司法规律、检察权运行规律要求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的检察案件管理体系,包括检察业务的科学评价分析体系、检察业务质量的科学监控体系以及检察业务管理的内外部格局构建,充分发挥科学管理理念对检察案件管理的指引作用,提高检察生产力。
林强
关键词:检察业务检察工作司法规律
真挚朋友
2016年
从事检察工作快五年了,五年不算太长,但确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总想找个机会梳理一下感受,但总是耽于繁忙工作而无暇顾及。当我看到《人民检察》创刊60周年征文启事时,内心有种莫名的感动。回想这五年工作经历,《人民检察》在很多时候见证了我工作中的成长与进步,是我成长道路上的真挚朋友!
林强
关键词:朋友真挚检察工作征文启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