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栋

作品数:1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沥青
  • 6篇路面
  • 4篇沥青路
  • 4篇沥青路面
  • 3篇碾压
  • 3篇公路
  • 3篇荷载
  • 3篇车辙
  • 2篇养护
  • 2篇应力
  • 2篇油石
  • 2篇油石比
  • 2篇使用性能
  • 2篇碎石
  • 2篇碾压砼
  • 2篇排水型
  • 2篇配合比
  • 2篇配合比设计
  • 2篇配合比设计方...
  • 2篇评价指标

机构

  • 17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江苏省交通科...
  • 1篇学研究院
  • 1篇贵州省建筑设...

作者

  • 17篇吴栋
  • 7篇田小革
  • 6篇李绍鹏
  • 5篇彭凯
  • 4篇袁冠军
  • 4篇李烨
  • 4篇魏冬
  • 4篇陈军
  • 1篇刘娜
  • 1篇于峰
  • 1篇李少鹏

传媒

  • 5篇北方交通
  • 2篇公路与汽运
  • 2篇交通科学与工...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性能的排水型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具有一定排水能力、且各项路用性能良好,可用于沥青路面下面层的排水型粗集料间断半开级配改性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首先在沥青稳定碎石的级配范围内初拟几组4.75mm或/和9.5mm粒径的粗集料间...
田小革李绍鹏李烨魏冬袁冠军陈军李谟忍吴栋王盘盘
文献传递
基于灰色理论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被引量:23
2017年
依托辽宁某高速公路工程多年的路面检测数据,应用灰色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建立了沥青路面性能衰减模型,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确定模型对路面性能预测的准确性,然后对路面衰变模型进行分析,预测辽宁省某高速公路路面近年的性能衰变过程,从而确定需要采用的养护方式。
吴栋田小革田小革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评价指标
碾压砼基层沥青路面荷载应力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临界荷位处沥青层底、基层板底应力,分析轴载、沥青层厚度、碾压砼(RCC)厚度、地基模量、板长、板宽6个因素对碾压砼基层沥青路面荷载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板长、板宽对RCC层纵向边缘中部板底荷载应力影响微弱,而轴载、沥青层厚度、碾压砼厚度、地基模量对RCC层纵向边缘中部板底荷载应力影响显著。
但瑞强李绍鹏彭凯李谟忍吴栋
关键词:沥青路面荷载应力
再生骨料的关键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再生骨料的基本特性与天然骨料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再生骨料压碎值大、吸水率高,将其用做混凝土材料时,这两个指标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再生骨料的这两个关键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采用饱水压碎值作为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根据再生骨料的组成性状提出了适用于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精确测试方法,得出了再生粗骨料孔隙吸水所占的比例范围,以及再生粗骨料吸水率与粒径及浸水时间之间的关系规律。
李绍鹏刘良骏李谟忍吴栋
关键词:再生骨料吸水率
片麻岩混合集料AC-13路用性能研究
2016年
片麻岩属于弱酸性集料,在路用性能方面较玄武岩、石灰岩等岩石差。通过汉堡车辙试验、疲劳试验以及低温弯曲蠕变试验,将片麻岩粗集料与石灰岩细集料、片麻岩粗集料与玄武岩细集料、片麻岩粗细集料分别制成沥青混合料,与符合规范要求的玄武岩粗细集料沥青混合料在抗水损害能力、抗疲劳性能以及低温抗裂性能等方面比较,结果表明,片麻岩粗集料能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袁冠军吴栋李烨魏冬陈军
关键词:片麻岩石灰岩玄武岩路用性能
含RAP材料的碾压混凝土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对再生料的级配进行测定,通过级配计算出各档料的用量。通过改变碾压混凝土中粗细集料中再生料的含量,对比碾压混凝土抗压模量,劈裂强度和弹性模量,研究碾压混凝土中的再生粗细集料对碾压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最后得出当再生的粗细集料各占碾压混凝土集料的50%时,性能最好。虽部分性能与全天然集料有所差异,但是仍能满足低等级路面的要求。
吴栋
关键词:集料碾压混凝土
沥青路面中双层半刚性基层的倒装效应被引量:3
2017年
为探讨具有2层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中半刚性基层的结构组合与材料选择原则,采用BISAR3.0对常用的具有2层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其基层倒装后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荷载效应分析;并成型了由2层不同半刚性材料构成的复合梁式试件,通过进行四点弯曲强度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比了这两种结构的强度和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常用结构的下半刚性层所受拉应力、拉应变大于上半刚性层,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取决于下基层;通常将性能稍差的材料用于下层,而性能较好的材料用于上层的结构组合原则与结构的水平应力状态不吻合;将其倒装后,性能较好的材料承受较大的拉应力,而性能较差的材料承受较小的拉应力,特别是当下层的模量大于上层模量的3倍时,上半刚性层会处于受压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各层材料的性能,且提高整个结构的抗裂性能;结构分析和试验均表明倒装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均有显著提高;在进行半刚性基层的结构组合与材料设计时,应该根据结构层的水平拉应力状态进行结构组合与材料设计。
田小革韩海峰李新伟吴栋魏东
关键词:道路工程倒装结构荷载效应半刚性路面
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
2015年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国内外几种抗车辙剂对AC-20型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以及低温抗裂性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几种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且效果优于岩沥青改性沥青。个别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有所减弱。综合试验结果确定了最佳抗车辙剂。
彭凯吴栋李谟忍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
混合集料中颗粒间接触应力的离散元法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离散元程序PFC2D,对骨架空隙结构型混合集料PA-13和悬浮密实型混合集料AC-13的数字试件中的内部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以研究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组成的混合集料中颗粒间接触应力状态的差异。提出了根据混合集料级配生成二维数字试件的方法。选用PA-13和AC-13级配中值的混合集料进行逐级加载的压缩试验,并应用PFC2D对生成的对应数字试件进行相同加载条件的虚拟压缩试验,通过调整混合集料数字试件的微观参数,使模拟得到的荷载-位移关系与实测结果间的误差满足要求,从而得到这2种级配混合集料数字试件的微观参数。将已获得的混合集料微观参数进行虚拟的压碎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碎值试验荷载下,PA-13型级配混合集料中颗粒间的法向平均接触力和最大接触力分别是AC-13型级配混合集料的1.71倍和1.28倍。为保证骨架空隙型混合集料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提高该种混合集料中所用粗骨料的压碎值标准。
韩海峰田小革李新伟吴栋李谟忍
关键词:离散元法级配压碎值
碾压砼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2016年
在室内进行碾压砼小梁的三分点弯曲疲劳试验,采用威布尔模型对碾压砼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碾压砼的疲劳寿命具有较大的离散性,但服从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同时得到了碾压砼的log S-log N方程及不同失效概率下的疲劳方程。
李绍鹏何林彭凯李谟忍吴栋
关键词:公路碾压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