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雨露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脑力
  • 1篇导师
  • 1篇血压
  • 1篇研究生导师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石油
  • 1篇石油工人
  • 1篇脑力工作
  • 1篇脑力工作者
  • 1篇环境因素
  • 1篇基因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血压发病

机构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陈雨露
  • 4篇王茜
  • 4篇刘继文
  • 3篇连玉龙
  • 1篇陶宁
  • 1篇谷昆鹏

传媒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关于医学研究生导师考核情况的分析与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导师年度考核情况,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法对某医学高校2008年与2014年在岗导师年度考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在岗导师880人,与2008年(370人)相比,呈大幅度增加;2014年在岗导师在SCI/EI、CSSCI/CSCD以及其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8.98%、69.66%、47.50%,比2008年均有一定提升;2014年拥有科研经费者占63.98%,其中拥有50万以上科研经费者占22.84%,而2008年仅占6.76%。结论研究生导师队伍科研能力有一定提高,但为保证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仍需进一步完善导师考核机制,进行综合考核。
王茜陈雨露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
乌鲁木齐市脑力作业人群职业紧张水平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脑力作业人群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水平的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3200名脑力工作者,根据工作紧张测量问卷(JS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职业紧张得分情况评价其紧张反应水平。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程度及不同职业类型紧张反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工作紧张水平、工作压力、组织支持缺乏方面均显著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工作紧张均分为(2.76±0.36),女性为(2.63±0.42)(P〈0.01);30~40岁年龄组紧张水平、工作压力、组织支持缺乏均分相对其他两年龄组最高(P〈0.05);高学历的工作紧张水平、工作压力均高于低学历者(P〈0.01);安全保卫人员的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和组织支持缺乏均分相对其他两类职工最高(P〈0.01)。结论不同职业类型的脑力作业人群普遍存在着职业紧张,且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程度的个体,职业紧张程度不同。
王茜陈雨露连玉龙刘继文
乌鲁木齐市三大类脑力工作者职业紧张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岗位脑力工作者职业紧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作为制定干预措施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 200名脑力工作者作为样本,根据工作紧张测量问卷(JSS)、应激相关工作分析工具6.0(ISTA 6.0)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职业紧张水平:男性在工作紧张、工作压力、组织支持缺乏的得分均高于女性(P〈0.01),其中男性工作紧张均分为(2.76±0.36)分,女性为(2.63±0.42)分;30岁~年龄组工作紧张(2.72±0.38)分、工作压力(2.26±0.43)分、组织支持缺乏(2.11±0.45)分最高(P〈0.05);高学历的工作紧张水平、工作压力得分均高于低学历者(P〈0.01)。调节可能性、调节问题以及生活事件(正性事件刺激、负性事件刺激)与紧张水平呈正相关(r=0.090、r=0.346、r=0.338,P〈0.01);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幸福感与紧张水平呈负相关(r=-0.080、r=-0.093、r=-0.272,P〈0.01)。性别、教育学历程度、调节问题、正负性事件刺激、个人心理反应(幸福感反向评分)是紧张反应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不同岗位脑力工作者职业紧张水平存在差异,应重视脑力工作者职业紧张情况。
王茜陈雨露连玉龙刘继文
关键词:脑力工作者影响因素
石油工人职业任务状况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石油工人职业任务状况及其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以新疆某石油管理局中参与2013、2014年度体检并参与职业紧张调查的石油工人为对象,进行为期2年的队列研究,使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中的职业任务问卷和一般情况问卷组成的调查表对石油工人统一进行问卷调查,由专业人员对血压值等指标进行现场测量。调查进入队列的1 354名工人职业任务和高血压发病状况。结果随访结束时高血压累计发病率为17.1%;除任务不适和责任感外,石油工人与国内常模在职业任务其他项目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队列相比,除工作环境外,队列结束时职业任务得分均有上升(P<0.05);男性工人得分高于女性(P<0.05),年龄<35岁者得分高于35~45岁者(P<0.05);职业任务重度、中度和轻度组间高血压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增加、吸烟饮酒史、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与职业任务轻度组比较,职业任务重度组发生高血压风险比为1.562(1.072~2.277)。结论石油工人职业任务相比于其他人群较重,高血压发病风险随职业任务加重上升,职业任务过重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谷昆鹏陶宁陈雨露刘继文
关键词:石油工人高血压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紧张反应易感性影响
2015年
目的了解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紧张反应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病例研究设计,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工作紧张测量量表(JSS)得分>90%正常参考值的323名汉族职员进行量表调查,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GCCR基因4个位点:Rs10482605、Rs41423247、Rs258747、Rs17209237,完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结果 323名JSS得分较高的脑力作业者中,GCCR基因rs10482605突变型组工作紧张均分为(3.34±0.09)分,野生型组为(3.28±0.07)分,突变型组高于野生型组(P<0.05);GCCR基因rs17209237突变型组在生活事件总刺激项上均分为(49.41±15.60)分,高于野生型组均分(45.76±15.77)分(P<0.05);GCCR基因rs41423247突变型与主观支持有负相乘交互作用(P<0.05,OR=0.237)。结论 GCCR基因可能是紧张反应的遗传易感因素,且与环境因素(社会支持)存在交互作用。
陈雨露王茜连玉龙刘继文
关键词:基因环境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