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 2014年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评议
- <正>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出版中心,1949年以后的社会地位虽稍有下降,但作为仅次于北京的学术中心和文化中心,上海的学术研究同样值得重视。以下,谨就上海学者在2014年发表的部分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进行一番...
- 张仲民林秋云
- 文献传递
- 交游、品鉴与重塑——试论清代中后期北京的梨园花谱热被引量:2
- 2016年
- 清代中后期,一类专门品评活跃在京城地区的男伶的文本大量涌现。这一现象的发生首先得益于男伶取代女妓成为社交圈中的要角。同时,戏曲演出商业化所导致的"重色轻艺"也为梨园花谱的撰写提供了可能。消遣娱乐之外,花谱作者更试图借品评伶人建立交游网络。作为传统的建立在士人文化基础上的品鉴文本,梨园花谱还具有标识身份的功能。商业化与消费伶人的社会群体范围的扩大,使得往昔风雅日趋俗化。撰写花谱,也是士人力图以其品位重建阶层差异,掌握士优交往话语权,扭转以金钱为取向的都市娱乐的一种尝试。
- 林秋云
- 关键词:士人品鉴
- “变质”的慈善:晚清沪北栖流公所初探被引量:3
- 2017年
- 以往对沪北栖流公所的研究,多将其视为慈善机构,而对会审公廨的研究,亦未注意到与其关系密切的栖流公所。本文通过对栖流公所的设立及职能的变化发展的考察,发现其最初虽然与清代大部分救助流民的栖流所无甚差异,然因地处租界,经费主要依赖官局拨发,实际操作中则成为公廨饬发各类人员的接收机构。为补救妇女发押官媒与善堂择配的弊端,栖流公所增建房屋接收公廨涉讼妇女,是为栖流女所。在工部局与会审公廨争夺女犯关押权的过程中,作为因应之策,栖流女所被正式确立为有别于传统女牢的女犯分所。同时,原囚禁于工部局西牢的男性案犯亦有部分改发栖流公所。这使得栖流公所在承担各种善举之外,亦具有近代监狱的职能。
- 林秋云
- 关键词:会审公廨监狱
- 清代乡村演剧的风行与厉禁——以康雍乾时期的江南地区为例
- 2014年
- 有清一代,戏曲演出活动极为兴盛,除了传统的神庙演剧、堂会演剧,戏曲还被列入了朝廷仪典,宫廷演剧频繁。不仅如此,乾隆以后,随着专门的营业性质的戏园子兴起和普及,戏曲演出活动更是得到了发展。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代也是官方颁布戏曲演出活动禁令最多的朝代。
- 林秋云冯贤亮
- 汉唐之间的胎教之道被引量:1
- 2013年
- 志怪小说并非都是荒诞不经的,张华《博物志》中关于"胎教之法"的记载,实是汉唐之间胎教观念的反映——为求得好子,在配偶选择、行房求子、饮食起居、日常行动、情绪调节等方面要均要避免触犯禁忌,遵守一系列规范。这些约束既有来自儒家伦理道德上的要求,亦有来自医家以生命为重的关怀。从受胎到分娩前的规范与禁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的思维,在他们的世界里,天地人之间是交相感应的,万物与人皆由气构成,人们行动时不仅要注意到一切异象,以达到"天时地利",还要主动地采取对胎儿有利的措施使之"外象内化"。
- 林秋云
- 关键词:《博物志》胎教身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