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作品数:11 被引量:44 H指数:3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矢状位平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矢状位平衡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1月~ 2012年8月之间的50例接受TLIF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前及术后一年随访时,测量50位患者术前及术后一月、半年、一年... 高懋峰 杨旭 王棕逸 杨惠林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自锁式颈椎融合器ROI-C与前路钛板固定联合Cage植骨融合治疗老年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新型自锁式颈椎融合器ROI-C与钛板联合Cage植骨融合治疗老年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行颈椎前路减压ROI-C椎间融合的患... 赵康全 王晟昊 王羿萌 杨旭 杨惠林 皮斌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椎间融合器 自锁式颈椎融合器ROI-C与前路钛板固定联合cage植骨融合治疗老年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比较新型自锁式颈椎融合器ROI-C与前路钛板固定联合cage植骨融合治疗老年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行颈椎前路减压ROI-C融合器椎间融合的患者23例(ROI-C融合器组),行前路钛板内固定联合cage椎间融合的患者35例(钛板+cage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常规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并观察有无感染、食管损伤破裂、术后吞咽困难以及植入物移位、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果 ROI-C融合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低于钛板+cage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14.1个月(12.0~22.0个月),ROI-C融合器组1例发生吞咽困难,钛板+cage组9例发生吞咽困难,两组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手术节段不稳。结论 采用ROI-C融合器行椎间融合较前路钛板联合cage植骨融合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吞咽困难等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加大推广应用。 赵康全 王晟昊 王羿萌 杨旭 杨惠林 皮斌关键词:脊柱融合术 柠檬酸钙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及诱导成骨的研究 杨旭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接受TLIF治疗的LS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腰椎矢状位平衡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年腰椎前凸角(LL)和骶骨倾斜角(SS)增加(P<0.05),而VAS评分和ODI降低(P<0.01)。VAS评分、ODI与LL、SS均无关(P>0.05),而LL与SS呈正相关(P<0.01)。结论 TLIF治疗LSS的临床疗效满意,对腰椎矢状面平衡有一定保护作用。 杨旭 杨惠林 高懋峰 张彪 耿德春 孙树金 赵康全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与自体骨移植物在足与踝关节融合中运用对比的荟萃分析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评价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rhPDGF-BB)相较于自体骨移植物(ABG)在足与踝部融合的安全性及效能。方法采用了PubMed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及... 孙晗 杨惠林 周平辉 孙思炜 刘义杰 杨旭 沈晓峰 张洪涛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踝关节融合 关节融合术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疗效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 2014年1月之间的50例接受TLI... 高懋峰 杨旭 邹俊 杨惠林柠檬酸钙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及诱导成骨的研究 目的:1.制备具有一定压缩强度的柠檬酸钙骨水泥.2.探讨柠檬酸钙骨水泥的理化特性.3.检测骨水泥的生物安全性及柠檬酸在骨水泥中发挥的成骨效应.方法:1.将柠檬酸粉末及柠檬酸钠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出柠檬酸/柠檬酸钠溶液.... 杨旭 杨惠林关键词:柠檬酸 固液比 细胞毒性 成骨 对比单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了Pub Med 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等互联网搜索引擎作为检索工具,系统检索了从1900年1月至2015年7月有关比较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文献。纳入文献需为有关两种治疗方式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纳入及数据提取工作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并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6篇文献563例患者纳入本Meta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侧入路的手术时间短(MD:-23.19;95%CI:-27.08^-19.31;P<0.001),骨水泥用量少(MD:-2.07;9 5%CI:-2.23^-1.91;P<0.001),术后骨水泥渗漏率也低(RR:0.59;95%CI:0.35~0.99;P<0.05)。而两种手术入路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短期及长期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中期及长期随访)、后凸角恢复、椎体前高度恢复率、椎体高度丢失率、术后临近节段骨折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入路都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及有效的手术方式。然而,单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骨水泥使用量及辐射剂量少等优点。 孙晗 杨惠林 孙佳佳 刘义杰 杨旭 孙思炜 周峰 孟斌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TLIF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后疗效。结果 5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45.0±31.5)min,出血量为(191.0±40.3)ml,住院时间为(8.7±3.2)d,未出现神经根损伤、螺钉松动、椎间融合失败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ODI和VAS疼痛评分均降低[(12.0±5.9)%vs.(50.2±7.2)%和(1.5±0.7)分vs.(6.9±0.7)分](P<0.05)。结论 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减少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高懋峰 杨旭 邹俊 杨炎 杨惠林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