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斌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渔业
  • 4篇渔业资源
  • 3篇声学评估
  • 2篇鱼类
  • 2篇资源量
  • 1篇底环
  • 1篇鱼礁
  • 1篇鱼类活动
  • 1篇鱼类资源
  • 1篇渔获
  • 1篇渔获率
  • 1篇渔业资源评估
  • 1篇声学
  • 1篇绳状
  • 1篇头足类
  • 1篇内支架
  • 1篇倾角
  • 1篇人工礁
  • 1篇人工鱼礁
  • 1篇资源密度

机构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南...

作者

  • 8篇李斌
  • 7篇陈国宝
  • 5篇郭禹
  • 5篇王东旭
  • 4篇王志超
  • 2篇于杰
  • 2篇张俊
  • 1篇贾晓平
  • 1篇梁沛文
  • 1篇陈作志
  • 1篇汤勇
  • 1篇李娜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鳞鱚目标强度的模型法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鱼类目标强度测量是渔业水声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基尔霍夫近似模型对19尾多鳞鱚(Sillago sihama)样品的理论目标强度进行近似计算,模型计算所需鱼类形态学参数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属X光机(SOFTEX M-100)拍摄X光影像获得。通过编程计算获得多鳞鱚不同频率下目标强度随姿态倾角的变化图案,并通过数据拟合方法建立了不同频率和倾角分布函数下多鳞鱚目标强度随体长变化的经验公式,并与常规的b20表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70 kHz、120 kHz和200 kHz 3种频率下多鳞鱚目标强度的倾角变化图案呈多峰状特征分布,且频率越高目标强度对倾角变化越敏感,波峰数增加,目标强度最大值对应的倾角增大。70 k Hz下多鳞鱚目标强度最大值出现在–15°~5°,120 k Hz和200 k Hz下目标强度最大值则出现在–10°~0°,且各频率下目标强度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各不相同。不同频率及倾角分布函数下多鳞鱚目标强度随体长变化特性各不相同,其中在角度函数为(–5°,15°)、频率为120 kHz,以及角度函数为(0°,10°)、频率为200 k Hz时目标强度对体长经验公式和常规的b_(20)表式曲线基本重合,拟合度较高,可将常规的b20表式直接用于多鳞鱚的资源评估;而其他情形下2种表式存在一定偏差,采用直接拟合的参数方程更为恰当。研究表明,基尔霍夫近似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多鳞鱚的目标强度特性,可为中国南海近岸鱼类目标强度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为提高渔业资源水声学评估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提供科学依据。
李斌陈国宝陈国宝王志超
南海中部海域渔业资源时空分布和资源量的水声学评估被引量:32
2016年
2014年3月~2015年2月对南海中部12°N^15°N、111°E^117°E海域进行了4次渔业资源声学调查,其中2014年3月~4月(春季)、11月~12月(秋季)和2015年1月~2月(冬季)利用"南锋"号船载双频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系统(Simrad EK60,38 k Hz、120 k Hz,挪威)进行探测,2014年7月~8月(夏季)利用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Simrad EY60,70 k Hz,挪威)进行探测。通过鱼类目标强度现场测定,使用回波积分法获得了调查海域内渔业资源的丰度密度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动特征。结合夏季调查灯光罩网采样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内评估对象种类组成并估算资源总量。结果表明,夏季共捕获鱼类18种,头足类2种,其中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为主要渔获种类,声学评估其资源量为2.36×106t,约占评估对象资源总量的73.19%。调查海域内单体目标强度均呈单峰状分布,且主要分布于-56.5^-41.5 d B,4次调查该海域范围内目标强度小于-71.5 d B的单体均分布于100 m以浅水层,而目标强度大于-20.5 d B的单体则均分布于100 m以深水层。
李斌陈国宝郭禹陈作志张俊王东旭
关键词:渔业资源声学评估南海中部
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2009-2014年在南海北部生产的183艘渔船的渔捞日志,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域马面鲀渔获率随作业方式、年际分布与季节分布间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渔获马面鲀主要作业类型为双拖、单拖、桁杆拖虾、围网、定置张网和刺网6种,其中单拖、双拖网作业渔获率较高;2009-2014年,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低于南海南部,整体渔获率呈逐年递减趋势,仅2011年渔获率突增,2014年马面鲀渔获率降为最低。马面鲀常年主要分布于珠江口、粤西、海南岛沿岸及北部湾海域,粤东海域偶有分布。海南岛沿岸、粤西及珠江口海域渔获率密度较大,北部湾和粤东海域渔获率密度相对较小。各区域渔获率季节变化明显,渔获率最大值常在夏季出现,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引起渔获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为自然条件与捕捞压力。本文通过对马面鲀渔获率变化及原因分析,为南海北部马面鲀合理捕捞提供依据。
郭禹陈国宝于杰李斌王东旭
关键词:渔获率马面鲀南海北部
基于水声学方法的海南陵水湾渔业资源评估
2014年11月27日(秋季)、2015年5月25日(春季)、8月31日(夏季)和2016年1月6日(冬季)利用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Simrad EY60,挪威)对海南陵水湾海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4次声学调查.通过回...
李斌陈国宝郭禹王东旭
关键词:渔业资源声学评估
大亚湾南部海域渔业资源水声学评估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大亚湾南部海域渔业资源的生物资源密度和总资源量进行水声学评估。[方法]2015年利用Simrad EY60声学系统进行了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4个航次的声学调查,并以传统拖网方式同步采集生物学资料,对大亚湾南部海域的生物资源密度和总资源量进行了评估。[结果]2015年4月春季调查航次的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7.38×103kg/n mile^2,总资源量为172.8 t,优势种为二长棘鲷(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2.37×103kg/n mile^2);2015年8月夏季调查航次的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8.58×103kg/n mile^2,总资源量为200.9 t,优势种为黄鳍马面鲀(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3.29×103kg/n mile^2);2015年10月秋季调查航次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6.52×103kg/n mile^2,总资源量为152.6 t,优势种为短吻鲾(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2.59×103kg/n mile^2);2015年12月冬季调查航次的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6.36×103kg/n mile^2,总资源量为148.9 t,优势种为皮氏叫姑鱼(平均生物资源密度为0.82×103kg/n mile^2)。[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大亚湾南部海域海业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王东旭陈国宝汤勇李斌王志超
防城港人工礁区内5种恋礁鱼类的声学标志跟踪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解人工鱼礁区鱼类的活动特点及使用超声波遥测方法进行人工鱼礁区鱼类研究的可行性, 2017年7月7日至9月8日于防城港人工鱼礁区利用Vemco定位系统(Vemco position system, VPS)对5种北部湾沿海常见的野生恋礁性鱼类共9尾[体长(21.7±3.8) cm,体重(314±186) g]进行超声波标志遥测跟踪。结果表明, 9尾鱼中的3尾定位效果较为理想(1749~9591个定位结果),活动范围较小,其中100%最小凸多边形(minimum convex polygon, MCPs)范围为12687.6~17123.2 m^2。而50%和95%核心利用分布(Kernelutilizationdistribution,KUDs)范围为5788.1~8708.9 m^2和10240.5~16463.7 m^2。另6尾鱼未取得理想的定位效果(0~14个定位结果),接收机接收回的定位数据可以被检测,表明鱼依然在礁区附近活动。在游离检测范围28~51 d后又有信号返回,说明样本鱼对人工鱼礁环境有一定的偏好性,研究期间样本鱼表现出一定的活动深度变化规律,在15:00~22:00时段活动深度相对较浅,主要集中于人工鱼礁礁体上方(距水底5 m以上)。研究表明,应用超声波遥测技术可以了解鱼类在自然生活状态下的活动特点,可作为鱼类研究的有效手段加以应用。
王志超陈国宝陈国宝李斌李斌
关键词:鱼类活动人工鱼礁
海南陵水湾口海域不同季节鱼类资源声学探查被引量:13
2018年
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间的不同季节,利用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对海南陵水湾口海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4次声学调查。通过回波积分方法并结合拖网采样对调查海域内渔业资源结构组成、数量密度、资源量密度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探查与评估。结果发现,2014年11月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86种,其中55种声学评估种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9.34×105尾/km2和5.08 t/km2。2015年8月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114种,其中63种声学评估种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12×105尾/km2和0.93 t/km2。2016年1月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105种,55种声学评估种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0.16×105尾/km2和0.32 t/km2。2015年5月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56种,其中声学评估种类34种。2014年11月和2015年8月鱼类回波均匀分布于30 m以浅水层,2015年5月主要集中于10~20 m水层,2016年1月则主要分布于20 m以浅水层,20~30 m水层次之且略大于0~10、10~20 m水层的一半。调查海域内单体目标强度以小于–58 d B的小规格鱼类目标为主,目标强度有随水深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且大于–50 d B的单体目标均分布于10 m以深水层。
李斌陈国宝陈国宝王东旭于杰王志超
关键词:渔业资源声学评估
一种浸泡头足类标本悬挂内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浸泡头足类标本悬挂内支架,包括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的相平行设置的顶环和底环,所述顶环的直径小于所述底环的直径,所述顶环和所述底环之间设有多根调整杆,所述顶环内设有多根以顶环圆心为交叉点的交叉设置的绳状物或...
陈国宝李娜郭禹张俊王东旭李斌梁沛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