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6个竹种的空间点格局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选取翠竹、髯毛箬竹、菲白竹、铺地竹、毛竹和金佛山方竹6个竹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和Taylor幂法则对6个竹种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距离尺度下6个竹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为优化优良竹种的空间种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竹类资源在我国的开发利用。结果表明:(1)空间点格局分析和Taylor幂法则两种研究方法对6个竹种的空间分布检验结果一致;(2)翠竹、髯毛箬竹和铺地竹均呈现较强的聚集性分布特征;在给定的距离尺度下,菲白竹呈现较弱的聚集性;毛竹和金佛山方竹都介于聚集性分布和随机分布之间,但严格上应划为随机分布。
- 顾琪王平焦月潇曹俊杰曹俊杰时培建时培建王福升
- 厚壁毛竹与毛竹地下茎发育规律的比较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进一步解析厚壁毛竹茎秆节间壁厚腔小的细胞学机制。【方法】通过石蜡切片观察细胞学结构差异,采用超椭圆方程精确描述顶端分生组织外轮廓。【结果】厚壁毛竹竹鞭实心、无髓腔、横切面布满维管束组织,而毛竹竹鞭横切面中心为髓腔。连续纵切及横切切片显示,厚壁毛竹鞭笋顶端分生组织在发育过程中未分化出髓组织;且厚壁毛竹顶端分生组织相比于毛竹,形态细长、细胞数目多、面积大,但细胞层数相似。数学建模分析显示,毛竹与厚壁毛竹顶端分生组织外轮廓均可以被超椭圆方程精确描述,但是毛竹长轴与水平轴的夹角约呈45°,而厚壁毛竹的夹角近乎90°,显著不同于毛竹。在光学显微镜下与毛竹比较,厚壁毛竹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细胞质浓、形态更规整。【结论】厚壁毛竹顶端分生组织形态及结构异常是导致其竹鞭实心的细胞学原因。
- 魏强高志鹏陈铭曹俊杰郭琳于芬杨光耀丁雨龙
- 关键词:厚壁毛竹毛竹顶端分生组织竹鞭
- 4种地被竹大个体空间分布的点格局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植物个体大小存在的差异,是植物种群空间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探究大个体在种群空间中分布的类型、大小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为城市绿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髯毛箬竹(Indocalamus barbatus)、菲白竹(P.fortunei)和铺地竹(Pleioblastus argenteostriatus)4种地被竹种,依据竹株高度分为大个体组(观测组)和小个体组(控制组),运用空间聚集性的二阶分析法,并结合Monte-Carlo检验,分析大个体的空间分布类型,使用估计的方法计算空间强度趋势面。【结果】翠竹、髯毛箬竹、铺地竹的大个体竹株分别在其给定的距离尺度下呈现出显著的随机分布,未表现出聚集性特征;菲白竹大个体则在给定的距离尺度下呈现出较弱的随机分布;4种地被竹在各自样地内的分布存在不同特征上的理论强度。【结论】地被竹个体大小的差异影响个体在生长空间、资源等方面的竞争,大个体的空间分布是地被竹种群在生境中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自然环境中,地被竹种群在个体差异基础上,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和一系列生态过程,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
- 秦鹏顾琪顾琪曹俊杰王福升曹俊杰
- 关键词:地被竹
- 毛竹笋芽初生增粗生长的关键分子机理研究
- 毛竹笋芽的初生增粗生长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成竹竹秆各节间的围度差异,但目前对毛竹地下笋芽的初生增粗生长的关键性过程及其分子机理仍所知甚少。本文利用发育生物学手段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毛竹不同发育阶段笋芽皮层、基本组织、维...
- 曹俊杰冯建元于芬费章君丁雨龙魏强
- 关键词:毛竹厚壁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