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作品数:17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胚胎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先天性脊柱裂大鼠脊髓NGF和BDNF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研究胚胎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移植对显性脊柱裂胎鼠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全反式维甲酸致畸的显性脊柱裂大鼠模型,妊娠16d通过胎仔外科与显微注射相结合的方法将BMSC移植入胎鼠脊髓缺损部位,待胎鼠成活至妊娠21 d取脊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BMSC后脊髓缺损部位NGF和BDNF的表达,同时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显性脊柱裂胎鼠BMSC移植后脊髓内BDNF、NGF的表达增强,而且BMSC移植区表达升高最显著,TUNEL染色显示BMSC移植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 胚胎期BMSC移植后改变脊柱裂病变区微环境,可能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脊柱裂神经损伤的修复. 苗佳宁 刘波 吴迪 赵桂锋 李慧 袁正伟关键词:显性脊柱裂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hop及Grp78基因在先天性脊柱裂大鼠胚胎12天神经管中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Chop及Grp78基因在先天性脊柱裂大鼠胚胎12d神经管及神经上皮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取畸形大鼠12d胚胎神经管组织,荧光实时定量PCR考察Chop及Grp78基因表达。另取12d正常大鼠胚胎,分离消化神经管行神经上皮干细胞培养。荧光实时定量PCR考察Chop及Grp78基因表达。结果先天性脊柱裂大鼠胚胎12d神经管内Chop基因及Grp78基因表达异常增高。神经上皮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后Chop及Grp78基因的表达上调。结论Chop及Grp78基因在先天性脊柱裂大鼠胚胎12d神经管中表达异常增高,二者在神经上皮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后表达上调,可能与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凋亡有关。神经上皮干细胞培养培养体系稳定、高效,可以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实验模型。 吴迪 刘波 范洋关键词:先天性脊柱裂 神经上皮干细胞 上皮特异性抗原和CD44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测定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上皮特异性抗原(ESA)和CD_(44)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查并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52例(结直肠癌组),选择同期来院检查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患者20例(正常黏膜组)及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20例(不典型增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对三组ESA和CD_(4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年龄>50岁、肿瘤直径>3 cm、浸润深度至浆膜及Dukes分期C+D期的ESA阳性表达率高于年龄≤50岁、肿瘤直径≤3 cm、浸润深度累及肌层、Dukes分期A+B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C+D期CD_(44)蛋白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A+B者(P<0.05)。结论 ESA、CD_(44)蛋白表达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在结直肠癌组织检测中同步检测ESA、CD_(44)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病理判断,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吴迪 苏琪 殷红专 尹剑桥 闫兆鹏关键词:原发性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MUC3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中MUC3A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神经母细胞瘤新鲜冰冻原发肿瘤组织44例,采用RT-PCR法检测44例肿瘤组织标本中MYCN基因扩增状态,MSP检测肿瘤组织MUC3A甲基化状态。结果:NB中MUC3A基因甲基化发生率达79.55%(35/44),且与患儿年龄、肿瘤分期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P<0.05),低危组甲基化发生率38.46%明显低于中危组100%及高危组92.31%(P<0.05);MYCN扩增的肿瘤患者MUC3A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明显升高(RR=1.46,P<0.005)。结论:预后不良的NB中MUC3A基因呈高甲基化,与MYCN基因扩增具有相关性,该基因的表达对NB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 吴迪 张可仞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甲基化 低管电压CT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眼眶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IR)在眼眶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眼眶CT平扫患者90例,随机分为120 k V组(A组)、100 k V组(B组)、80 k V组(C组),每组30例。A组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和C组行IR重建(idose3)。对各组进行图像质量主观及客观评价,记录各组辐射剂量。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各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7.3±0.7)m Sv、(4.5±0.3)m Sv、(2.2±0.2)m Sv,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3分,且两观察者对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好或非常好。低剂量组的图像背景噪声较常规剂量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联合IR技术在眼眶CT检查中能明显降低CT辐射剂量同时图像满足诊断要求。 吴迪 郭文力 赵珑 陈志安关键词:眼眶 化浊通脉散对ASO家兔IL-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化浊通脉散对ASO家兔IL-1表达的影响,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50只新西兰家兔以高脂饮食和股动脉球囊扩张后建立ASO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A)、模型组(B)、化浊通脉散组(C)、西洛他唑组(D)、通塞脉片组(E)。各组分别测定药物干预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实验结束后应用RT-PCR方法检测IL-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化浊通脉散组ASO家兔IL-1表达显著降低(P<0.01),TC、TG、LDL-C等亦降低(P<0.01),但HDL-C未出现明显升高。结论化浊通脉散具有降脂作用,能显著降低IL-1的表达,可保护动脉血管内膜,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程磊 李慎贤 金钟太 胡莹 吴迪 张丽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血脂 白介素-1 先天性巨结肠的SEMA3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SEMA3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先天性巨结肠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扩增后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11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和93例正常人群中SEMA3Ars7804122、rs7978212个SNP位点基因型。结果SEMA3A基因rs79782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先天性巨结肠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7804122位点的G等位基因(26.9%)和GG(5.0%),AG(43.7%)基因型在先天性巨结肠组中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9%、1.1%、23.7%,P〈0.05)。结论SEMA3A基因是先天性巨结肠重要的易感基因.其rs7804122位点G等位基因是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的危险因素。 王莉莉 范洋 张一 周凤华 李慧 吴迪 苗佳宁 黄天楚 袁正伟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显性脊椎裂胎鼠宫内干细胞移植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一种先天性显性脊椎裂胎鼠宫内干细胞移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孕16、17、18天的雌性大鼠各30、30、26只,制备先天性显性脊椎裂胎鼠模型。采用胎仔外科、显微外科和显微注射技术,将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到脊椎裂胎鼠脊髓中。大鼠孕20天时剖腹、取胎,计算胎鼠成活率;制作胎鼠脊髓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胎鼠脊髓干细胞移植情况。结果接受手术的孕鼠86只,孕20天成活81只,成活率为94.2%。行干细胞移植的先天性显性脊椎裂胎鼠258只,共取出198只,成活率为76.7%(198/258),其中胎龄为16、17、18天的胎鼠成活率分别为72.1%(80/111)、77.3%(78/101)、87.0%(40/46)。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胎鼠脊髓切片,可见呈现绿色荧光的MSCs;干细胞移植成活的胎鼠195只,成活率为98.5%(195/198)。结论成功建立先天性显性脊椎裂胎鼠宫内干细胞移植的新方法;该方法干细胞成活率较高,可用于神经管畸形治疗。 赵桂锋 刘波 苗佳宁 吴迪 李慧 黄天楚 袁正伟关键词:胚胎 显微手术 显微注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新型迭代重建算法(IMR)和iDose^3重建技术在骨盆外伤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比较新型迭代重建算法(IMR)和iDose^3技术在骨盆外伤CT扫描中的图像质量,评价其低剂量在骨盆外伤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拟行CT检查的25例骨盆外伤患者,采用管电压80 k V,自动管电流扫描,扫描后的数据同时进行IMR和iDose^3重建技术重建,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图像的客观噪声和主观图像质量。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A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及主观评分均优于B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外伤低剂量CT检查中IMR重建较iDose^3重建技术能显著减低图像噪声,在相同辐射剂量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图像质量。 吴迪 郭文力 林坤 次旦旺久 陈志安关键词:骨盆 外伤 螺旋计算机 多层螺旋CT在小儿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切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在小儿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前进行切除风险评估,尝试提出新的术前判断肿瘤可否安全切除的影像分级标准,从而探讨多层螺旋CT在辅助和指导小儿腹部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患儿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影像资料,所有患儿腹部肿瘤与毗邻重要血管的关系均归类于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分为A、B、C、D、E五类中的一类,结合实际手术所见,分别计算以相应组别标准作为可切除标准时,CT术前诊断的各统计指标。找出拥有相对最佳指标的组别,作为CT在术前诊断的划分可切和不可切的界限。结果43例患儿的所有纳入统计的血管数为473条,按其在CT中与肿瘤的关系分为A级283条、B级65条、c级32条、D级76条及E级17条。结合手术情况,运用SPSS17.O软件绘制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B组作为可切除标准时,肿瘤不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4.47%、89.73%、69.60%、95.40%、88.58%,因此将B组标准作为CT进行术前判断肿瘤可切除性最为合适。结论根据影像特点和手术情况所得的术前判断肿瘤可否安全切除的影像分级标准,以肿瘤包绕大血管超出周径1/2。 尚聪 张可仞 尹璐 高玉颖 贾莹 吴迪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神经母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