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聪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碳分配
  • 2篇贝氏体
  • 2篇贝氏体转变
  • 1篇轧板
  • 1篇韧性
  • 1篇韧性断裂
  • 1篇塑性
  • 1篇汽车
  • 1篇汽车用
  • 1篇汽车用钢
  • 1篇显微组织
  • 1篇相变
  • 1篇相变诱导塑性
  • 1篇冷轧
  • 1篇冷轧板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锰钢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夹杂物
  • 1篇夹杂

机构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张聪
  • 2篇罗丰
  • 2篇徐光
  • 2篇胡锋
  • 2篇吴开明
  • 2篇汪淼
  • 1篇易洪武
  • 1篇甘晓龙
  • 1篇陈婷

传媒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热处理技术与...
  • 1篇2009年薄...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热处理对一种高锰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对一种含锰为2.3%的高锰钢采用四种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分别得到马氏体、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以及再结晶贝氏体组织。对四种不同工艺处理后的试样进行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当该钢种为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时,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拉伸端口形貌说明这种贝氏体和马氏体混合组织的拉伸断裂为韧性断裂。
张聪徐光陈婷罗丰
关键词:高锰钢韧性断裂
超级贝氏体钢的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对比研究了一步、二步等温贝氏体转变及贝氏体转变+碳分配热处理工艺对超级贝氏体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处理后的试验钢组织主要为纳米级贝氏体铁素体及残余奥氏体,且与一步法相比,二步等温贝氏体转变及贝氏体转变+碳分配处理后的超级贝氏体钢组织更为细小,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下降,力学性能显著提升,而贝氏体转变+碳分配处理工艺的热处理时间则相对较短。
张聪汪淼胡锋吴开明罗迪欧诺娃.伊琳娜
关键词:贝氏体转变碳分配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相变诱导塑性汽车用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被引量:23
2016年
论述了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重点讨论了TRIP效应的机理及TRIP钢性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2种采用新型工艺(低温贝氏体转变和淬火-碳分配工艺)的TRIP钢,并且通过对TRIP钢研究的最新数据,对比了2种工艺下TRIP钢的高速拉伸性能;最后对汽车用TRIP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汪淼张聪胡锋吴开明伊琳娜.罗迪洛娃
关键词:相变诱导塑性汽车用钢
CSP基板冷轧冲压板非金属夹杂物研究
本文对某厂CSP基板生产的DQ和DDQ冷轧冲压板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和形貌等.结果表明,DQ冷轧板比DDQ冷轧板含有更多的夹杂物,DQ产品含有尺寸较大的复合夹杂物,而DDQ产品只含细小球状氧...
徐光易洪武甘晓龙张聪罗丰
关键词:非金属夹杂物冷轧板复合夹杂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