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5
- 2020年
- "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目前部分高校"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着综合性实验训练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通用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在工程教育认证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2015年和2018年两次参加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专业认证,并较好地通过了专业认证。在此基础上,"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组为了落实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加强实践性训练的要求,提出在课程教学中首先应增加针对复杂环境问题实施的全流程环境监测训练,其次应强化对监测结果进行正确表达的训练,最后增加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个体担当与团队合作的考核内容。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落实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指标点,丰富了课程教学内涵,提高了学生环境监测的实战能力。
- 豆小敏王毅力梁文艳赵桂玲
-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
- 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5
- 2009年
- 分析了传统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实验教学相应的改革措施,并评价了所取得的成效。
- 梁英梅赵桂玲孙德智
- 关键词:实验教学
- 北京市夏季不同功能区气溶胶数浓度特征被引量:3
- 2015年
- 利用WPS宽范围气溶胶粒径谱仪,观测了2014年北京市夏季,二环内市中心和在四环外远离市中心地区的4个不同功能区(交通区、商业区、公园风景区、文教区)大气颗粒物个数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市内各功能区大气颗粒物个数浓度均较高,在不同功能区颗粒物数浓度分布中,粒径为10—500 nm的颗粒物个数明显多于粒径大于500 nm的颗粒物;在近市中心的二环内功能区,颗粒物个数浓度分布集中在50 nm和100 nm左右,呈现双峰型;在远离市中心的四环外功能区,其数浓度整体高于二环内,除奥林匹克公园区颗粒物数浓度谱呈现明显的单峰之外,各个功能区数浓度谱为双峰型,但峰值所出现的粒径范围不同.
- 徐小牧赵桂玲伦小秀
-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粒径分布不同功能区
-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思考被引量:16
- 2007年
- 结合21世纪科技和社会发展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该文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在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在北京林业大学的3届环境类专业本科学生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 王毅力张征梁文艳赵桂玲伦小秀邓文碧
-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 通过细菌数量评价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对纳污水体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城市污水的再生回用已经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再生水在城市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再生水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及安全问题的关注。污水厂对污水中微生物的去除效率直接影响到再生水的微生物安全性。通过检测污水处理厂不同季节各工艺段及纳污水体中细菌数量,进行了不同工艺的细菌去除效率及对纳污水体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二级处理出水的细菌去除率可以达到1.67 log10,对河流的还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沙滤与絮凝沉淀工艺处理出水的细菌去除率达到2 log10,但在用于喷洒、景观回用方面有必要消毒以保证不对公众健康有负面影响。
- 李伟赵桂玲谢响明何晓青
- 关键词:细菌指标污水处理环境影响
- 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设被引量:1
- 2006年
- 要加强高校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率。实验室管理体制设置可为三个层次,具体的工作模块的设计,根据用户工作需求的不同分为四类,并设置相应的工作权限。实验室设备管理,要抓好5个环节:计划、购置、保管、使用以及实验垃圾处理。
- 赵桂玲
- 关键词: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管理
- 松材线虫病对北京松树资源的威胁与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松材线虫病主要危害松属植物,具有扩散蔓延迅速、发病速度快、防治困难等特点。北京市有松材线虫的寄主植物、媒介昆虫和适宜的定殖环境,应引起高度重视。要采取措施,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除治工作。
- 陶万强陈凤旺赵桂玲
-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危险性分析松褐天牛
- 林业种苗管理技术要点被引量:4
- 2006年
- 赵桂玲
- 关键词:种苗管理林业站全过程
- 提高大学生创新性科研训练效果的探索——以“重霾污染天气时大气PM2.5数浓度谱分布特征研究”实验为例
- 2015年
-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申请并执行了大学生创新性科研训练项目——重霾污染天气时大气PM2.5数浓度谱分布特征研究。该文阐述了大学生在创新科研训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提高本类项目实施效果的途径:首先应确立可行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选题;其次要多途径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第三,用学术论文巩固科研训练的成果。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本科生的科研素养,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将大学生科研训练与本科生毕业论文相结合,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锻炼了学生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
- 马伟芳赵桂玲徐小牧伦小秀程翔
- 关键词: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