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寒
- 作品数:22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宿州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 2025年
-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载体。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层层部署,不断探索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种养大户创办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司”“行业协会带动合作社”等模式。合作社的发展已遍布全国大多数农村。然而需清醒地认识到困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各有不同,其核心是合作社各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及完善。须充分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的内涵,分析时下困扰利益联结机制有序运行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解决利益创造、利益联结、利益分配等问题。
- 秦寒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 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价值、内涵意蕴与实践要求被引量:2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力量,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支撑,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要求,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力量,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新质生产力内涵意蕴丰富,遵循“科技—经济—治理”范式,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工具”及其优化组合不断跃升;新质生产力主阵地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精准发力。从“环境—要素—产业”3个维度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优环境:完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聚要素:充分释放要素的聚变效应;强产业: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秦寒陈媛媛
- 浅议新形势下地市级药检机构的发展对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总结新形势下地市级药检机构的发展现状,尝试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发展对策。方法:从人才、仪器设备及科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地市所应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方面入手,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 左登平秦寒
- 药品快检车的运行情况分析与体会
- 2015年
- 介绍了药品快检车在宿州市运行的基本情况,总结了使用快检车的心得体会,并对进一步提高药品检测车效能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 左登平秦寒
- 关键词:药品快检车运行情况
- 制造型企业产业升级驱动因素与实现路径研究——基于绿色价值链的视角
- 2014年
- 面对当前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制造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拟从绿色价值链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制造型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其产业升级的驱动因素,并提出绿色价值链视角下制造型企业产业升级的实现路径。
- 秦寒王景敏
- 关键词:绿色价值链
- 食品安全中的政府执行力建设
- 2014年
-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引人关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府执行力不强。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盛行的今天,为了更好地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到位,必须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从政府与市场关系、体制、具体制度建设等方面提高政府对食品市场的规制水平。
- 秦寒左登平
-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执行力
- 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困境及路向分析
- 2023年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有效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宿州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政策、资源和市场3个维度来分析宿州市乡村旅游所面临的机遇与困境,并提出建议。
- 秦寒
- 关键词: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时代价值、架构与实践路径被引量:1
- 2019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治理领域的探索进行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未来社会治理的崭新谋划。“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它既是对我国社会建设规律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积极回应,更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积极适应和适时调整。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应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共治的角度来把握“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架构,并结合我国国情,探索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
- 秦寒
-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组织
- 欠发达地区创新人才共享机制的困惑与出路被引量:5
- 2017年
- 为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实现弯道超车,从三螺旋理论来思考欠发达地区创新人才共享的机制机理,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创新现状,梳理出影响欠发达地区创新人才共享的问题,并建言献策。
- 秦寒
- 关键词:人才共享三螺旋理论欠发达地区
- 新时代背景下宿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重塑城乡关系的新路径,也是未来一段时期缩小城乡差距的新举措。为研究宿州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宿州市城乡空间、人口、经济、社会及环境等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用2017年宿州市城乡发展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测算出城乡综合融合度,并与安徽省其他地市作比较研究。通过模型回归结果,分析了宿州市城乡融合发展在全省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地市的差距,为未来制定城乡发展政策及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 李红波秦寒
- 关键词:城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