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8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生态足迹预测模型优选--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在收集武汉市1978—2004年城市人均生态足迹、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指标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揭示出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总人口数与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呈显著相关。通过建立GS-SVR,PSO-SVR,GA-SVR三种模型,对随机选取的武汉市5年人均生态足迹进行模拟预测和相应的精度分析,并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拟合功能强于SVR模型,而GA-SVR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是预测生态足迹的最佳方法。
- 刘永超郭怀成代超
- 关键词:生态足迹SVR
- 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云南宝象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被引量:45
- 2015年
- 本文引入降雨、地形因子(α、β)对经典的输出系数模型(ECM)进行改进,基于1999~2010年云南宝象河流域气象、水文、社会经济等数据,利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IECM)对该地区(位于滇池的东北部,绝大部分在官渡区内,西北部少部分在盘龙区内)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显示,2008年宝象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所占比例(分别为74.2%和68.0%)要显著高于点源氮、磷污染的所占比例(分别为25.8%和32.0%).氮污染中,不同非点源的贡献率依次为土地利用类型〉大气沉降〉农村生活〉畜禽养殖;磷污染中,不同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为土地利用类型〉农村生活〉大气沉降〉畜禽养殖.宝象河流域的非点源氮污染比例要高于整个滇池流域,非点源磷污染比例与滇池流域较为接近.与实际观测值比较,IECM对TN、TP负荷的估算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5%和-6%,ECM对TN、TP负荷的估算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54%和17%.这表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IECM)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为滇池流域的污染(尤其是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提供参考方法。
- 任玮代超郭怀成
- 关键词:输出系数模型非点源TNTP
- 基于Dyna-CLUE模型的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情景设计与模拟被引量:30
- 2015年
- 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9年、2002年两期TM遥感解译数据和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应用Dyna-CLUE模型模拟2008年滇池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合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与退耕还林政策,设定了三种土地需求情景,模拟2022年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两期模拟结果 Kappa系数分别为0.6814与0.7124,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明Dyna-CLUE模型在滇池流域有较强的适用性。2三种情景的模拟结果显示,至2022年流域内未利用地、耕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林地显著增加,水域与草地相对变化较小,因加大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力度,三种情景中,位于官渡区、呈贡区、嵩明县及晋宁县的耕地与林地呈现不同的变化情况。3滇池流域建设用地扩张,增加了滇池非点源污染负荷。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将会恶化滇池水质,加剧水环境压力。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合理规划与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 陆文涛代超郭怀成
- 关键词:情景分析滇池流域
- 基于正交设计及EFDC模型的湖泊流域总量控制——以滇池流域为例被引量:10
- 2016年
- 构建了基于正交设计-水质模拟-方案评价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方法体系,并应用于滇池流域.选择TN、TP作为总量控制指标,将滇池流域划分为6个子区单元,通过设计5水平(0%,5%,10%,15%,20%)6因素的正交试验表,得到25种不同削减方案;耦合EFDC模型模拟得到25种不同削减情景条件下湖泊水质的TN、TP浓度分布,计算各方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筛选符合中度富营养化标准(60
- 杨澄宇代超伊璇陆文涛郭怀成
- 关键词:正交实验设计EFDC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滇池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