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世琴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茎干
  • 3篇茎干液流
  • 2篇环境因子
  • 2篇荒漠
  • 2篇荒漠植物
  • 2篇固沙
  • 2篇固沙植物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方差分...
  • 1篇沙拐枣
  • 1篇生长季
  • 1篇时滞效应
  • 1篇梭梭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西北干旱
  • 1篇西北干旱区
  • 1篇耗水
  • 1篇方差分析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吉喜斌
  • 3篇金博文
  • 3篇徐世琴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典型固沙植物梭梭生长季蒸腾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8
2015年
蒸腾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受到多个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该文利用热平衡包裹式茎干液流仪Flow32监测系统,对河西走廊中段绿洲—荒漠过渡带主要固沙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长季的蒸腾过程进行连续监测,并分析了其对环境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梭梭茎干液流速率随枝直径的增加而增加,液流密度随枝直径的增加而降低,梭梭液流密度日变化呈多峰特征,整个生长季液流密度变化比较稳定。(2)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2、3主成分能够分别解释环境信息49%、15%、12%的变化,第一主成分中水汽压亏缺、光合有效辐射及气温反映了大气的蒸腾需求。(3)S型模型对液流密度日变化模拟精度达到0.86,考虑时滞效应后模拟精度提高至0.9,降水天气条件下模拟精度降低至0.65。(4)液流密度对主要环境要素存在非对称响应,同光合有效辐射呈逆时针环状,同水汽压亏缺、蒸腾需求指数呈顺时针环状。
徐世琴吉喜斌金博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茎干液流
西北干旱区典型固沙植物夜间耗水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5年
利用热平衡包裹式Flow32茎干液流仪和环境要素监测系统研究了河西走廊中段典型固沙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夜间液流活动特征,分析影响3种植物夜间耗水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利用途径。结果表明:(1)梭梭、白刺、沙拐枣茎干夜间液流密度在前半夜(20:00~0:00)较大且迅速降低,在后半夜(0:00~6:00)仍有微弱液流密度且波动较大;梭梭、白刺、沙拐枣的夜间液流密度差异极显著,平均夜间液流密度依次为3.73、1.12、6.07g·cm^-2·h^-1,且在典型降雨天气条件下3种植物夜间液流活动明显减弱。(2)在观测期间,总夜间耗水量与基茎显著相关,但3种植物夜间耗水分配在不同月份间差异不显著;梭梭、白刺、沙拐枣夜间耗水对日总耗水贡献率变化范围分别为1%~30%、0.1%~16%和1.5%~20%。(3)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仅能解释梭梭、沙拐枣、白刺夜间液流密度24%、25%、27%的变化,3种植物夜间液流主要用以茎干补水。
徐世琴吉喜斌金博文
关键词:茎干液流单因素方差分析荒漠植物
典型荒漠植物沙拐枣茎干液流密度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24
2016年
采用热平衡包裹式茎干液流仪和微气象监测系统,模拟中国西北河西走廊中段荒漠生态系统典型固沙植物沙拐枣2014年6—9月茎干液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沙拐枣茎干液流密度日变化呈宽幅单峰型,其峰值滞后于光合有效辐射峰值约30 min,提前于气温和水汽压亏缺峰值约120 min,其日变化与这3个环境因子日变化之间存在非对称性响应.观测期间,茎干液流密度变化与大气蒸腾需求密切相关,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和水汽压亏缺是影响沙拐枣茎干液流密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构建的基于茎干液流密度与气象因子响应关系的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不同天气条件沙拐枣液流密度的变化,而且经过时滞校正模型模拟精度进一步提高,但是该模型对低液流密度和夜间液流密度存在低估,这主要与植物的生理特征有关.
徐世琴吉喜斌金博文
关键词:茎干液流时滞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