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 作品数:34 被引量:2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原油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油田,通过GC-MS分析技术,系统剖析了尕斯库勒油田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正构烷烃呈偶奇优势,其中浅部油藏中有部分原油正构烷烃缺乏,遭受到轻度的生物降解。对于正常原油,均具有较低的姥植比,同时具有含量丰富的伽马蜡烷和C35升藿烷,揭示了原油形成于强还原咸水环境,对比深部E13油藏和浅部N1—N12油藏,浅部油藏的成油环境的古盐度略低于深部油藏;原油中C21-/C22+值在1.02~1.71之间,且具有高含量的C27甾烷,指示了其母质来源以菌藻类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原油中C29αββ/(αββ+ααα)值以及Ts/Tm值都较低,都表现出了低熟油的特征,同时C2920S/(20S+20R)值普遍偏低,在深部E13油藏该值分布在0.31~0.40之间,而在浅部N1—N12油藏该值相对较低,分布在0.29~0.36之间,深部油藏的成熟度略高于浅部油藏。
- 莫晓靥张敏张敏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原油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 塔里木盆地牙哈油气田沥青垫特征及成因──烃的特征与沥青垫成因被引量:9
- 1998年
- 塔里木盆地牙哈油气田储层的沥青垫、油砂、沥青砂岩和原油正构烷烃、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及芳烃组成特征具有相似性,说明它们的烃类来自相同的烃源岩。
- 张敏张俊
- 关键词:油气田油气藏饱和烃盆地
- 塔里木盆地牙哈油气田沥青垫特征及其成因──分布产状与宏观组成特征被引量:3
- 1996年
- 利用薄层色谱-氢火焰检测技术(TLC-FID,简称薄层色谱)和岩石热解技术,在塔里木盆地牙哈油气田下第三系陆相油气藏中,发现并准确地鉴定出两层沥青垫。这些沥青垫储层岩石抽提物族组成中,沥青质的相对含量大于30%,而对应的油层中,其值不足20%,在油藏地球化学描述剖面中,沥青垫和油层之间存在着沥青质骤变之趋势,这是沥青垫判识的重要标志。
- 张敏张俊梅博文
- 关键词:沥青质塔里木盆地
- 轻烃星图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1998年
- 利用轻烃C6、C7化合物编制两种星图。一种是轻烃蚀变星图,用来研究原油由于水洗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和蒸发分馏作用等次生蚀变作用对轻烃化合物组成的影响;另一种是轻烃对比星图,用来进行原油之间的地球化学参数对比研究。应用这两种星图对塔里木盆地同一口井和同一个油气田的凝析油与原油之间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探讨了同一个构造中相同成因原油之间的次生蚀变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图3表2参12(梁大新摘)
- 张敏张俊徐中一
- 关键词:石油勘探气相色谱原油
- 塔里木盆地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分馏作用
- <正> 塔里木盆地典型油藏剖面上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异构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对比值的变化规律表明,尽管油藏剖面上原油物性变化悬殊,有轮南11井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上的重质油,也有轮南1井三叠系TⅢ油组凝析油,还有TⅠ油组正...
- 张敏张俊赵红静
- 文献传递
- 塔中地区油藏烃类组成的非均质性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2年
- 利用岩石热解分析技术、薄层色谱 -氢火焰检测技术、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可以有效地表征油藏烃类组成的非均质性。塔中北斜坡石炭系油藏烃类组成东西端表现出共同性质 ,即总烃含量高 ,极性化合物丰度相对较低 ,含油率T值较高 ,表现出油层的特征。相反 ,中端各井尽管T值含量高 ,但烃类组成中 ,总烃含量低 ,沥青质含量高 ,表明该油藏曾遭受破坏。塔中北斜坡志留系油藏地球化学描述表征西端古油藏遭到较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 ,且后期轻质油的注入对此油藏影响较少 ;而东端古油藏原油没有发生生物降解作用 ,且后期轻质油的注入比例高。根据储集岩烃类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 ,塔中北斜坡石炭系油藏存在着两期充注过程 ,第一期充注的石油形成现今的沥青砂或油砂 。
- 张敏张俊毛治超赵红静胡伯良
- 关键词:油藏烃类组成非均质性油藏地球化学正构烷烃
- 塔里木盆地原油轻烃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4
- 1999年
- 通过塔里木盆地540个原油样品中轻烃,尤其是G7烃类异构烷烃、环烷烃和正构烷烃的研究,认识到2-MH与3-MH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要高于2-MH与2-MP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而MCP与MCH的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最差。原油K1值分布在0.78~1.54之间,其中80%原油样品的K1值为0.90~1.20。原油中(2-MH+2,3-DMP)与(3-MH+2,4-DMP)占总烃(C4~C7)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还表明,原油K1值的异常变化可能反映出烃源岩特殊的沉积环境。此外,根据稳态催化过程中G7轻烃的组成特征,利用P2(%)与P3/N2和nC7(%)与CPs/CHs关系图,对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湖相油和塔中断隆海相油进行了成因分类。
- 张敏张俊张春明
- 关键词: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原油塔里木盆地
- 油藏地球化学研究及应用
- 张敏张俊梅博文张春明朱翠山赵红静毛治超张光明向廷生龙长河徐中一袁志华郑玉龙龚福华莫代修
- 该研究以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辽河油田、冀东油田和华北油田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采集了原油和储集岩样品,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储集岩烃类的宏观组成和分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详细的剖析,揭示了研究区储集岩自由烃和包裹烃类...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球化学油藏
- 双环倍半萜的分布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8
- 2002年
- 对中国南海原油样品的分析发现 ,双环倍半萜异常丰富。双环倍半萜分布特征显示 ,A区原油重排补身烷含量相对较高 ,C区原油补身烷含量相对较高 ,这一特征与塔里木盆地海相和湖相原油特征相一致 ,暗示南海A、C区原油可能属不同成因类型 ;这一特征与其原油分子组成的非均质性在油区内的变化颇具一致性。此外 ,绝对定量分析发现 ,多数原油样品双环倍半萜的含量基本上恒定于 10 0 0~ 2 0 0 0 μg/g之内 ;但藿烷含量的变化幅度十分明显 ,变化范围为 179~ 4130 μg/g 。
- 张春明郭康良张俊张俊
- 关键词:油气藏地球化学原油
- 塔里木盆地轮台断隆油藏聚集史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针对轮台断隆油藏原油地球化学性质的非均质性,尤其是原油成熟度存在的差异性,确定了湖相油(正常比重原油和黑油)注入方向为该断隆的西南端,而煤成油的注入方向则为东北端。正常比重原油和黑油形成的油藏为原生油藏,而凝析气藏则为原生油藏原油经运移分镏作用而形成的次生油气藏。
- 张敏张俊梅博文
- 关键词:原油成熟度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