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慧玲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水体
  • 1篇氧传质
  • 1篇智能化
  • 1篇生活污水
  • 1篇试剂
  • 1篇水处理
  • 1篇水体中氨氮
  • 1篇水污染
  • 1篇水污染现状
  • 1篇碳素纤维
  • 1篇曝气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主成分分析法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现状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流域
  • 1篇流域污染

机构

  • 5篇广西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西益江环保...
  • 1篇广西益江环保...

作者

  • 5篇吴慧玲
  • 4篇胡湛波
  • 3篇王璀
  • 2篇柴欣生
  • 1篇辛丽平
  • 1篇梁益聪
  • 1篇陆晖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轻工科技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快速检测水体中氨氮含量的双波长光谱法被引量:7
2016年
氨氮是衡量地表水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现行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检测氨氮含量过程中,水样预处理(絮凝沉淀法)、剩余浊度与仪器基线漂移等因素给检测过程带来不确定影响。据此,提出一种双波长(420和650nm)光谱的改进方法,通过扣除由剩余浊度与仪器基线漂移引入的吸光度,以消除检测干扰。先确定水样在420nm处的浊度修正系数k,后以420nm处的吸光度减去650nm处吸光度与k值的乘积,得到氨氮显色反应的净吸收值,从而实现对氨氮含量的准确定量检测,并对该方法的精确度与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单波长法中,仅由絮凝沉淀法过滤过程引入的相对偏差可达8.67%,而双波长法无絮凝沉淀步骤,不受该偏差影响。双波长法5次重复实验的精度标准差低至1.58%,回收率在98.5~103%之间,因此更为准确、可靠。与现行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方法既省略了水样预处理的步骤,又扣除了剩余浊度的干扰,显著提高了实验的效率,特别适用于大批量地表水样中氨氮含量的快速检测。
吴慧玲胡湛波柴欣生王璀杨瓯蒙
关键词: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新型智能化曝气控制系统在生活污水A/O处理工艺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究AOSD(automatic oxygen supply device)智能化曝气控制系统在A/O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了实验组智能化曝气控制的A/O工艺(I-A/O)与对照组连续曝气的A/O工艺(C-A/O)处理生活污水启动期和稳定期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I-A/O和C-A/O两个系统均能在15 d内达到稳定,I-A/O对COD、NH_4^+-N、TN去除率分别达到89.53%、95.27%和91.48%,C-A/O对COD、NH_4^+-N、TN去除率分别达到90.25%、98.58%和85.64%;I-A/O对TP去除率达到92.08%,而C-A/O无显著除磷效果;第15天I-A/O和C-A/O好氧池内粒径大于10μm的污泥,其粒径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I-A/O比C-A/O日节省鼓风曝气系统电耗52~54%。AOSD是一种有效的智能化曝气控制系统。
杨瓯蒙胡湛波王璀吴慧玲徐旻旸陶村贵
关键词:A/O工艺污水处理节能
南宁市流域污染现状分析及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2015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宁市大部分流域出现严重污染,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通过阐述南宁市流域污染的现状及其成因,提出适宜的农村污染源治理模式、工业废水治理模式以及流域治理模式,以期为南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李振友李畅吴慧玲
关键词:流域治理水污染现状
微纳米曝气氧传质影响因素分析及经验模型建立被引量:6
2016年
考察微纳米曝气装置在不同空气流量、温度条件下氧传质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空气流量在1~6 L/min范围内,微纳米曝气过程氧总体积传质系数(KLa)随着空气流量增大而增加,标准氧传质效率随着空气流量增加而减小。微纳米曝气的KLa与标准氧传质效率均高于鼓风微孔曝气。在温度20~35℃范围内,微纳米曝气的KLa与标准氧传质效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鼓风微孔曝气趋势与其相同。相对于温度而言,微纳米曝气KLa对于通气量变化更敏感。同时,文章还考察了水体污染水质条件对微纳米曝气中氧传质特性的影响。曝气组KLa随着pH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在pH在7左右达到最小。水中NH4Cl和浊度也会对曝气时的KLa产生影响,KLa分别随着NH4Cl增大而下降,随着浊度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还建立了溶解氧、不同影响因素和时间之间的经验模型,为微纳米曝气对污染水体曝气过程中条件选择提供了定量依据。
胡湛波陆晖刘恺华吴慧玲王璀徐旻旸
主成分分析法优化治理黑臭水体的碳素纤维铺设密度被引量:2
2015年
在治理黑臭水体的碳素纤维铺设密度优化研究中,借助统计学软件(SIMCA-P),以4个指标(COD、TP、NH3-N、TN)作为分析变量,探讨了单指标优化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样本数据的差别。结果表明:单指标优化法可以确定4个指标各自的最优铺设密度,而主成分分析法能综合4个指标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优选出碳素纤维的最优铺设密度为40 cm2/L,为碳素纤维的综合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吴慧玲胡湛波辛丽平柴欣生梁益聪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黑臭水体碳素纤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