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LWB型混输泵在油田的使用被引量:1
- 2005年
- 为降低油田部分井站集输管线的回压,提高抽油泵泵效,延长检泵周期,减少管线穿孔,提高原油产量,使用LWB型混输泵改造油气集输系统。文章介绍了LWB型混输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详述了现场使用情况及其经济效益。
- 高敏高峰杨明飞聂雨欣
- 延长出砂井抽油泵寿命的综合方法被引量:4
- 2006年
- 根据我厂抽油机井井况和工况统计的结果,针对出砂井对抽油泵的损害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有效地延长了出砂井的检泵周期。
- 黎勇高敏刘桂云高峰左潍芳昂灵辉
- 关键词:抽油泵防砂
- 沥青质沉积特征及控制策略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15年
- 对于含沥青质油藏,沥青质可能在原油生产整个过程中析出,沉积在近井地带储层、生产系统的内表面或者生产设备中,从而造成流动保障问题。在石油的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沥青质沉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成为石油工业中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针对沥青质沉积问题,分析了沥青质的组成和分子结构,调研了沥青质析出原因及有效控制策略,总结了沥青质稳定性评价方法、析出动态表征方法和沥青质析出后的补救措施,并提出了沥青质下一步研究方向,对解决油藏沥青质沉积问题提供了思路。
- 廉培庆马翠玉高敏冯汝强
- 关键词:沥青质稳定性絮凝相态抑制剂
- 卫城油田卫58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2003年
- 剩余油分布的描述和预测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课题。应用开发地质学方法对卫58块油藏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在分析该区的沉积、构造和非均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开发过程中的动态资料,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 杜远宗孙剑波李世超高敏程戈奇
- 关键词:剩余油储层非均质性
- 卫城油田低渗透油藏滚动增储研究
- 2012年
- 本文针对卫城油田低渗油藏含油层位多,构造复杂,油层平面和纵向上非均质严重,分层动用程度不均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开展工作。通过合理井网密度研究;油层保护技术;高效射孔技术;整体压裂优化设计和实施技术;早期注水保持地层压力方法;深抽工艺技术;裂缝性油藏注水压力和井网部署研究;使低渗油藏注采系统得到优化、开发效果得到改善,达到了项目预期的各项经济和技术指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徐红旗邱伟生孙贤进苏彦梅高敏
- 关键词:卫城油田低渗透滚动增储非均质裂缝性油藏
- 中东地区Y油藏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Y油藏位于中东地区的扎格罗斯盆地,属于中低孔、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受成岩作用影响大、非均质性强,含油层系为上部的S组和下部的F组。S组埋深2 750~3 500 m,岩性主要为层状灰岩;F组埋深4100~4500 m,岩性以厚层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为主。基于岩心X-CT图像和数字岩心分析方法,开展了识别储层的孔隙、溶孔、裂缝的研究,进行了渗流机理实验研究,分析了Y油藏的渗流特征。用Amott方法研究了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得到了Y油藏的孔隙结构特征、润湿性、渗透性及孔渗关系等特征。研究得出S组和F组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具有多样性,且储层内整体上随着孔隙度增大,渗透率也增大;但从整体上看孔、渗之间相关性差,而孔隙型岩样有着较好的孔、渗之间相关性。这些认识对类似油藏的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高敏
- 关键词:孔隙结构渗流特征碳酸盐岩
- 常规油管锚的性能及使用被引量:2
- 2004年
- 提出了冲程损失与动液面深度的关系 ,以及油管锚设计的 5项基本要求。分析了目前现场使用的 5种油管锚的结构原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油管锚 (油管张力锚除外 )不仅可以控制管柱的伸缩 ,而且可以改善管柱的受力状况 ,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建议推广使用带有泄压装置的液压单向卡瓦油管锚。
- 高敏高峰杨明飞聂雨欣
- 关键词:油管锚管柱动液面冲程损失液压结构原理
- 旧玻璃钢抽油杆的检测
- 2004年
- 郭明安尹兰何杰高敏苏彦芳
- 关键词:玻璃钢抽油杆清洗液外螺纹
- 致密油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方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随着非常规能源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开发致密油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基于对加拿大致密D油藏研究和文献调研,提出了致密油藏的特点及与常规油藏的区别,分析了致密油藏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机理,综述了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和补充地层能量的方法,包括水平井多段压裂技术、体积压裂技术、CO2混相驱和水气交替注入开发技术等。总结出致密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下一步发展方向,为我国致密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价值。
- 高敏廉培庆李金龙冯汝强
- 关键词:致密油藏渗流机理水平井体积压裂CO2混相驱
- 综合运用注水工艺技术实现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油田稳产被引量:2
- 2004年
- 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注水开发油田的平面、层间、层内三大矛盾,在注水、产液、储采三大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马寨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伴随着井况的恶化,油田的开发效果难以提高,递减的控制难度加大。2001年以后,通过油藏工程研究为基础,以井网层系调整、注水工艺为手段,进一步地精细地质研究,深化油藏认识,落实了储层和构造,掌握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并依靠现有井网,综合实施油田调整,大力度地实施分注及差层改造技术,全面地提高一、二、三类层的动用,从而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实现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油田稳产。
- 陈永孟建华高敏贺晓红曹庆领
- 关键词:注水工艺稳产马寨油田增压注水调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