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豫军 作品数:6 被引量:7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被引量:61 2016年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茵栀黄口服液5 m L/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0.125 g/次,2次/d;共治疗7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7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记录两组胎便排空时间、每天大便次数、黄疸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 G、Ig A、Ig M、CD4^+/CD8^+。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7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胎便排空时间、黄疸持续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每天大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g G、Ig A、Ig M、CD4^+/CD8^+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 G、Ig A、Ig M、CD4^+/CD8^+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二者联用可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有关。 罗嫚丽 曹文芳 刘豫军 董雪珊 田淑新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免疫功能 布拉氏酵母菌 茵栀黄口服液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随访体系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随访体系建立的必要性。方法 102例CH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分别在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规范化随访,对照组仅于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随访率、病情变化、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内随访率分别为94.1%、80.4%,病死率分别为2.1%、9.8%,P均<0.05。两组随访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月后两组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建立CHD随访系统可降低患儿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罗嫚丽 曹文芳 刘豫军 董雪珊 田淑新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 生活质量评分 母亲心理疏导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开展母亲心理疏导对提升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接受治疗的CHD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采用相同基础护理方案,观察组同时强化母亲心理疏导,持续至出院3个月。应用照顾者自我知识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评价护理前后母亲家庭护理技能,测量患儿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氧饱和度(Sp O2)评价患儿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出院时样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照顾者自我知识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LVEF、Sp 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心理疏导有助于提升其自我知识及自我效能水平,进而显著提升新生儿CHD预后,值得推广。 罗嫚丽 曹文芳 刘豫军 董雪珊 田淑新关键词: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院外康复 母亲 心理干预 不孕妇女怀孕后早产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怀孕后早产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为预防产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医院住院分娩的90例不孕妇女怀孕后早产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 刘豫军关键词:不孕妇女 心理状况调查 心理干预研究 心理干预对不孕症助孕成功患者产后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助孕成功产后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不孕症患者,共24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121例观察组,121例对照组。二组患者在年龄,原发、继发不孕,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进行产后的常规护理,包括预防感染、产后指导、新生儿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使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对不孕症患者助孕成功产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使用PANAS(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积极消极情感量表,评价不孕症患者助孕成功产后的积极消极情绪。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F-36量表结果比较,八项指标中,除躯体健康外,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功能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ANAS量表结果比较,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提高了不孕症患者助孕成功产后的生活质量;积极情绪增加,消极情绪减少。 袁羽 刘豫军 卢艳关键词:心理干预 不孕症 生活质量 情绪 唐山地区新生儿CHD随访体系建立及母亲心理疏导对预后的影响 罗嫚丽 曹文芳 刘豫军 董雪珊 田淑新 该研究针对随访管理体系对新生儿CHD预后生活的影响问题,采用建立并应用新生儿CHD随访体系和先心病筛查与管理系统管理并结合患儿母亲心理疏导技术,解决了患儿预后生活质量问题,证实了应用新生儿CHD随访管理体系后,患儿的生存...关键词:关键词:新生儿